宁强县太阳岭镇火烽垭村:人勤春来早,菇农生产忙

2024-02-20 16:11:48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 近日,位于清河河畔的宁强县太阳岭镇火烽垭村香菇产业园内,机器轰鸣、人声鼎沸,20多名工人起早贪黑、有说有笑地进行打料、拌料、装袋、转运、灭菌、接种等作业,忙得热火朝天,为今年香菇丰产打下坚实基础。
        “我家就住在这个产业园附近不远。我来这里干活,既能照顾到年迈多病的母亲,还能在家门口挣到钱。”2月18日,来自火烽垭村5组的帅小伙李山林笑呵呵地对笔者说,“去年11月初,我从外地打工回来就一直在家闲着没事干。今年元月中旬,这个产业园又开工了,我就来这里干活了,从一开始的备料、紧接着的打料,再到后来的装袋等,有啥活干啥活,中间只是过春节休息了几天。一天至少挣120元,还管两顿饭,我已经挣了4000多元了……”

    “前段时间,我老公一个人来这里干活挣钱了。大年初四,我也跟着他来这里干活了。其实这里的活并不累,都是一些手上的活,我们两个人一天要挣近300元呢,我们每年都来这里干活呢……”来自火烽垭村二组的脱贫户刘小娥抑制不住心中的喜悦对笔者说。
 
  “前几天,我们两口子都还在外地跟儿子一家一起过年呢。但一想到我们自去年10月初就从新疆打工回家一直耍到现在了,听说大年初四这里就开工了,我们就立即赶回来挣钱了……”来自火烽垭四组的脱贫户赵明卫激动地说。
 
  ……
 
  火车跑得快,全靠头来带。起初,尽管火烽垭村有着丰富的森林资源,许多农户也有种植椴木木耳、香菇的经验和技术,但都是些“小打小闹”。2008年,已种了多年椴木香菇,又是二组组长的刘平在一次村组干部会上大胆提出利用当地资源发展大棚香菇的建议被村上采纳后,镇村干部分别到各组召开群众会,发动群众种植大棚香菇,但许多农户怕担风险不愿意种。于是刘平就自掏腰包,带着本组几个年轻人到外地学习大棚香菇种植技术。学成回来后,立即购置设备、备料、制菌、建大棚等,由此拉开了该村种植大棚香菇增收致富的序幕。经过不懈努力,他终于成功了。当年他种了1万袋净赚了2万多。一些村民看到刘平种大棚香菇赚到了钱,纷纷前来向他请教,他毫不保留地向他们传授技术并上门指导,许多人很快也因种大棚香菇脱了贫致了富。2011年,头脑灵活、有种植技术、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刘平被村民选为村主任;2015年,他当选为村支书,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他一如既往地带领村民大力发展食用菌、中药材等产业增收致富。
 
  为了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在帮扶部门宁强县委宣传部和太阳岭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下半年,累计投资150万元、年产袋料香菇15万袋,以“村党支部+基地+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的火烽垭村香菇产业园顺利建成并正常运营了。自建成运营以来,该香菇产业园每年为当地农户提供了40多个灵活就业岗位,每年支出工资15万元以上,每年为村集体增收7万元。

       “今后,火烽垭村香菇产业园将进一步加强管理,不断提高种植技术,适当扩大种植规模,以香菇产业园为龙头,引领更多农户通过种植食用菌、中药材等增收致富,吸引更多村民到产业园务工,不断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谈到今后的打算,村支书刘平说,(供稿:吴天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