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记者帅华锋 通讯员 王雪梅)错落有致的房屋与文明乡风相映成趣,蓬勃发展的产业与绿水青山交相辉映,过往的群众笑意盈盈,绘出一幅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净美左家。
今年来,左家乡持续推进农村改厕、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让乡村发展彰显温度、充满活力。同时,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统筹考虑村庄风貌、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积极进行村庄规划,连点成线,串珠成带,凝聚打造和美乡村示范带,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
乡村美,看“颜值”更要看“气质”。一面面生动的文化墙,一张张别具特色的村规民约,一幅幅五颜六色、图文并茂的宣传牌,将“冷冰冰”的墙面变成传播文明的窗口、教育群众的阵地、美化家园的“活教材”。与此同时,各村还持续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群众自觉参与乡村治理,建立积分制管理考评、环境卫生“红黑榜”和评选表彰制度,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人居环境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推行乡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的整治模式,全乡共划分网格19个,配备网格长19名,网格员140名,对群众提供精细化服务,大力弘扬文明新风,改善村风民风,使村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厕所革命”是左家乡因地制宜、改善人居环境的一个缩影。全乡坚持统筹推进改厕和污水处理,改厕694户,建立一户一档,在推动农村改厕数据信息化、规范化管理的同时,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村庄整治提升等做到一起规划、同步推进。
除了提升村庄“颜值”之外,为美丽村庄赋予内涵也是一项重要工作目标。在工作推进过程中,左家乡探索实施“一约五会”工作模式(即村规民约、民事直说会、协商议事会、红白理事会、评选表彰会、“双协”管理会),落实落细陇南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各村配备专职网格员1名,积极走村入户排查化解矛盾,让和谐之风吹入群众心田,使得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社会文明蔚然成风、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绘就了一幅既有“颜值”又有“内涵”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以前大家都不爱参加会议,现在每到十号,群众接到通知自觉到村活动室参加说事会,越来越多的人愿意说、喜欢说关于村里发展的大事及大家心中的愁事,群众的抱怨声和不满声没有以前多了。”左家村党支部书记杨莹说。
说事室、说事长廊、说事广场,说事议事的渠道畅通了,群众的难点痛点问题少了,党群之间的关系和谐了。
村庄讲整洁、言行讲文明、做事讲道德、相处讲和谐。左家乡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过程中,始终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既紧盯经济发展和物质生活改善,也注重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如今,漫步在左家大地,一首首和谐的文明之歌与群众的欢声笑语交相辉映,演奏着别样的幸福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