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记者帅华锋 通讯员 王雪梅)“这下好了,这片撂荒几年的土地终于种了,不然长满荒草很可惜。”在左家村撂荒地复耕现场,村民杨新建看到农机平整后的农田里,大家忙着翻地,内心十分感慨。
今年来,左家乡认真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总要求,把粮食安全责任记在心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将粮食种植扩面做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全面完成了耕地未耕种撂荒地核实排查整治工作任务,为全乡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奠定坚实基础。
树牢“粮心”,分类推进撂荒地整治
乡党委、政府高点站位,制定工作方案,主动对接县农业农村局农经部门,先后组织召开多次专题会议对全乡撂荒地整治工作进行部署推进,建立乡村组三级网格化管理责任体系,明确工作任务,靠实工作责任,明确整治目标、内容、时限及责任,每周定期掌握摸排整治进度,常态化开展督查指导,有力有序推进专项整治。
“俗话说‘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再不向撂荒地‘宣战’,那我们真的该心慌了。”“不论是山上,还是沟里,班子成员必须带头全部核查完!”……在整治撂荒地中,全乡干部首先开始了“脚丈荒地”行动,按照反馈图斑进一步理清撂荒面积、承包关系、地块坐标位置、耕地现状等情况,摸清“家底”。
培育“粮人”,激发群众种粮热情
“要坚持科技兴农,科学种粮,才能提高产量,增加产值。”各村村组干部在民事直说会上讲解种粮知识,并到田间地头指导农民科学耕种。同时,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以优质的服务激发群众种粮热情。
“家里有小孩,现在自己种点粮食,吃起来安全也放心。”左家村种植大户左六全说,村干部多次鼓励他种粮创业,并让他参加了种植技术培训,帮助他熟练掌握了玉米等种植技术。“学到技术就有了底气,今年我扩种了100多亩玉米,长势还不错。”左六全高兴地说。
在此期间,全乡还鼓励致富能手扩大种植面积,培育壮大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好示范带动。乡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宣传国家耕地保护法律法规和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引导农户积极复垦撂荒地,争取有条件的撂荒地尽快恢复农业生产,不断激发群众种粮热情。
找准“粮路”,实现稳粮增收“两不误”
“地有了,群众的热情也有了,我们到底种什么?”
各村结合本地区耕地撂荒实际情况,分类施策,因地制宜选择复耕复种的作物品种。对基本农田做到应种尽种,全部用于粮食生产,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对季节性的撂荒地,首先通过政策支持等途径引导农民能种尽种,确需季节性“留白”的,种植蔬菜、油菜等作物。2023年,整治撂荒地面积134.66亩,其中:种植小麦10.45亩,玉米124.21亩。
心中有粮,心里不慌。下一步,左家乡将紧紧围绕稳定种粮面积、保障粮食安全这一条主线,探索建立巩固整治成果的长效机制,着力解决荒地耕种难、效益差的制约瓶颈,总结撂荒地治理的好经验、好办法,盘活耕地资源,激发内生动力,确保全乡农业生产稳定,展现出端稳“中国饭碗”的“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