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从今年开展第二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汉滨区沈坝镇70多名干部始终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体要求,三个月来,从莲花池畔到铁山之巅,沈坝镇村干部忙碌身影活跃在辖区每一户居民家中,每一块田坎地头。
胡大爷的揪心事
“你看看我这满院子的玉米、红薯,这么好的粮食吃不完、卖不掉,我该怎么处理啊......”小沟村胡大爷拉着第一书记王旬的手,说着说着眼里闪现了泪花。
胡大爷是沈坝镇小沟村的一位分散供养五保户,在本该安享晚年的时候坚持卷起裤脚,拿起农具,侍弄起了庄稼。2023年,通过翻耕撂荒的土地和开垦新地,胡大爷一个人就种植了10亩地的玉米、红薯,到季收获了5000多斤玉米、2000多斤红薯,看着院子里堆得满满的玉米和红薯,胡大爷欣喜的同时却犯起了难,这么多的农产品,靠他一个人怎么能够销售出去。
正在胡大爷为难的时候,小沟村的第一书记王旬带领着驻村工作队员找上了门来,“胡大爷,上次入户和你聊到你说你种了这么多的玉米和红薯,我们回去帮你宣传了,这纯天然的玉米和红薯城里“俏”的很,我们交通局系统的干部职工找我们订了不少,能帮你卖掉一部分,另外我们联系了提供猪仔的渠道,除去卖的和自己吃的,剩下的简单加工一下,作为猪饲料,养猪的经济价值更好,你能收入的更高!”很快,9头猪仔被送到了胡大爷的家里,在村集体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场地被平整出来,圈舍被搭建了起来,胡大爷看着猪仔,心里想着来年能高上一截的收入,干劲十足得投入了新的忙活中。
“我们鼓励每一位村民自力更生,只要能让群众生活的更好,我们就坚定不移的支持。这9头猪给胡大爷是新希望、新憧憬,预计明年他的收入能增加两万多,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现在进行的主题教育就要求我们共产党员要突出实践导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解决好群众的身边事,就是我们共产党员的大事。”王旬书记坚定的说。
老曾头的烦心事
“徐站长,我看到村务公示栏上说要征集申报2023年区级示范家庭农场,我的天麻加工园能不能申报,手续麻烦不麻烦?”西元村农户老曾找到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徐辉易急切地说道。面对镇域内申请区级示范家庭农场和区级富硒粮油产业奖补的农户面临的提供资料“难”问题,老曾已经犯愁好几天了,这天决定到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寻求帮助。
为了切实解决这一实际难题,镇农业综合服务站三名干部商量采用送服务上门的方式,逐户的收集整理资料,现场踏勘产业发展现状,手把手指导农户制定规章制度、台账,开展相关培训,疏通堵点、化解难点。这次行动不仅帮助老曾解决了烦心事,还帮助20余户农户成功申报了区级示范农场和产业奖补,收到了农户的诚挚感谢和一致好评。
“我是快30党龄的党员了,始终坚持学习党的新思想新路线新政策,但是我觉得学以致用才是学习的最终目的,能帮助农户办好这些事,看着沈坝一天天更好,我也非常高兴!”徐辉易站长说。
乡亲们的操心事
“方支书,在你的带领下,去年我们的收入增加了不少,今年我们想扩大桑园的种植面积,你可要帮帮我们家啊。”村民小程对桥头村支部书记方益平说道。
方益平是一位回乡创业的青年,也是桥头村的支部书记。2016年他毅然决然的放弃了外省的高薪工作,回到家乡带领并不富裕的乡亲们发展起了蚕桑产业。由于今年蚕茧价格持续向好,很多农户尝到了发展蚕桑的甜头,纷纷提出今年想扩大桑园面积,但是随着蚕茧价格的上涨,桑苗的价格也水涨船高。
“怎么办呢?老百姓拿不出更多的钱采购桑苗,要发展,我们还得一起再想想办法”方益平将顶峰养殖农民合作社的成员聚集在一起,围着火炉,说出了乡亲们的操心事。“今天把大家聚在一起就是商量一下,看能不能合作社出一点钱,我再联系一下浙江的农科院找点捐赠,帮助一下大家?”大家纷纷同意,“你当初回村就是为了带领大家致富,现在合作社好起来了,你这个提议我们没有意见!”
自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沈坝镇全体干部和驻村干部,更进一步的团结在一起,拧成一股绳,以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导向,共谋难题破解,用汗水和担当凝固坚实脚印,俯下身子靠实当好群众幸福路上的“铺路石”。(供稿人:杜萍 马晓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