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安公安新城分局长乐中路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推进落实西安市公安局党委部署的“眼睛向下关注人民群众三感”“人往下走和群众打成一片”“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优质便利服务” “三下”工程,大力推行“警社共治”“院落警长制”等工作机制,依托东尚社区资源,打造东尚暖心警务会客厅,常态化开展暖心服务和警社共治,打通了服务群众和社区治理最后一米线,社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增强,区域治理取得显著成效。据统计,今年4月份以来,东尚辖区未发一起入室盗窃和电动车被盗等可防性案件,电诈案件数、立案数同比下降60%,损失同比下降46%。
打造工作样板,全面拓展服务。东尚社区面积1.6平方公里,辖4个小区,5865户14600余人,社区面积大、出入口多、老住户多。今年3月份以来,长乐中路派出所全力推进主防“1551”工作模式,落实社情民意“三长” “三本账”制度,着力听民声、纳民意、受民诉、解民忧、暖民心。健全配齐勤务民警力量。新城分局党委和长乐中路派出所党支部决心把东尚暖心警务会客厅打造为全分局的样板标杆,着力健全组织、配齐力量,配备社区民警3人、辅警2人、院落警长8人、治安协理员20人,下设社区警务室、警社共治办公室、矛盾纠纷调解室、治安协理员办公室、警务网格监控室、微型消防站各1个。拓展“四位一体”为民服务主阵地。东尚暖心警务会客厅融“一站式”业务办理平台、便民暖心警务驿站、矛盾调解室和综合治理指挥警务系统平台于一体,并精心布置轮椅、微波炉、雨伞等生活所需用品,确保群众足不出厅办理居住证、身份证、无犯罪证明等公安业务,确保基层矛盾纠纷有地可诉、可调、可解,全面防范违法犯罪发生。线上线下交融互动,组建东尚社区三级网格警社共治群、东尚警社共治智囊团,设立东尚社区周三“解忧见面开放日”,东尚警长主动加入小区居民微信群拓展网上走访渠道,加强警民互动。推出“暖心警务二维码”,群众无需添加微信,通过扫二维码,即可反映诉求,办理各种公安业务,把暖心警务延伸到楼栋单元,延伸到居民家里,架起“党群连心桥”“警民沟通桥”。 针对院落警长制“微信群”中发现的部分老年人“无法在线上买菜买饭”的问题,东尚社区警长联系社区,在区政府、街道办、物业公司大力支持下,建立了西安市示范老年餐厅“饭大爷”,解决了部分老年人“吃饭难”问题。一年来,根据群众提供信息排查化解各类风险隐患345个,“心连心”平台上线以来,积极办结答复群众留言,满意率100%。警格网格一体联动。坚持与社区一体联动,将东尚警民网上“心连心”平台紧密契合东尚社区“全国智慧化老年社区创建”,创建一体联动警社平台。在大唐电信西北分公司技术支持下,通过安装智能手环,全面掌握辖区3名易肇事肇祸精神病人及36名病、残、独寡老人身体状况,确保特殊状态下点对点紧急处理和救助,防止异常情况发生。
依托院落警长制,暖心服务解民忧。深化“进建商”“联访解”活动,依托 “院落警长制”,把8名“院落警长”、3名社区民警包片、包点楼宇住户,“一对一”为每名住户服务,精细落实“服务+安心”。建立“东尚社区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小组”。将院落警长、社区民警、社区干部组织进来,定期召开院落警长和治安协理员联席会,研判院落社情民意,将居民间矛盾纠纷收集起来,将住户的怨气忧愁化解开来,先后化解各类矛盾纠纷38次,为群众提供紧急救助35次,将矛盾尽快化解在萌芽状态。开展“进建商”民意引领工作。长乐中路派出所主动邀请区内“两代表一委员”及企业代表、社区群众定期开展“进警营、建实言、商办理”活动,围绕群众关注的治安突出问题、急难愁盼问题和影响社会安全稳定的热点难点问题,征求意见建议,共同商议解决,形成警民良性互动、共商共建共治新格局。
东尚小区东门口距离公园北路有一段近100米狭窄路,由于路面长期被摩托车、电动车碾压坑洼不平,遇到雨天雨水聚集、泥泞不堪,并且这条路还是小区学生上学必经之路,多次有人摔倒摔伤,针对群众关注的这一问题,社区民警多方筹措资金近10万元,8月31日,经过近一个月拓宽平整,修成水泥路,为群众解决了出行隐患,方便了群众出行。
东尚小区小学原属于韩森寨小学,韩森寨小学拆建2022年9月全部并入后宰门小学幸福小区,此时新学校距离东尚小区近4公里,路途遥远,孩子们上学极不方便,社区民警针对群众这件“烦心事”“揪心事”,联合社区积极联系教育局,不断沟通协调,最后东尚小区学区划分到家门口的黄河小区。
截至目前,长乐中路派出所聘任8名代表作为“民间智库”成员,开展“进建商”近10次,为群众解决问题21件,群众满意度持续上升。
深化警社共治,突出“四同”抓治理。依托院落警长制,加强与街道办、辖区企事业和社区协作配合,建立警社共治智囊团,持续深化警社共治,建立基础信息联采、安全隐患联治、治安防范联巡、矛盾纠纷联调、重点人员联管等机制,突出抓“四同”,持续推进共治共建模式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抓“交叉任职”,警社共治同推进。任命20名东尚治安协理员,由东尚社区民警担任东尚社区副主任兼任东尚治安协理员中队长;东尚社区主任兼任东尚治安协理员中队指导员,努力实现资源统筹,信息共享,隐患共治。抓“五联工作”,警社共治同落实。构建了由12名社区干部、36名社区网格员、20名治安协理员、8名东尚警长、长乐中路东尚社区民警、新城检察院1名检察官、新城法院1名法官、2名律师等组成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组。一年来东尚社区“警长微信群+暖心警务码”为群众办实事100余次,社区民警与社区工作人员信息联采、隐患联排、人员联管、纠纷联调、治安联防,推动共治共建模式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抓警治+自治,警社共治同强化。东尚社区组建了由小区内离退休干部组成的“红岭先锋”志愿巡逻队,协调社区赋闲大妈成立了反诈大妈宣讲团(联盟),由小区各阶层代表组成的“东尚警社共治智囊团”等自发组织,使小区居民自治、自防发挥实效。抓多方协同,警社共治同提升。通过“警企协同、警民协作”多种形式,促进辖区民众反诈法律意识提升,协同“招招出行”网约车队组成反诈先锋让反诈宣传动起来,协同各小区物业设立“反诈小喇叭”,把反诈口号喊出来,协调辖区奥斯卡影城并在影票上印上反诈标语,协同中信银行组织将反诈电影放演出来, 协同环球港公司将“反诈音乐会”办起来唱出来,协同辖区市场及时张贴“警情通报”让诈骗无缝可钻,切实让反诈融入群众生活,努力实现电诈案件双降目标。
坚持科技赋能,服务提升加速度。先后搭建了西安东尚一标三实基层基础信息采集平台,全面记录查询掌握本小区住户人员的信息状况和联系方式,为做好治安防范和治安管理及为民服务提供了有力支撑;搭建了电子围栏设备,在小区的6个门口设立高清摄像头,并接入了公安天眼系统,全面识别跟踪监控各类进入小区的各类具有违法犯罪记录人员、在逃人员等重点人群,及时控制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使得违法犯罪分子在东尚小区无处遁形;搭建了西安东尚智慧化社区建设及电子信息化建设系统,把“智慧警务”作为基层基础工作发力点,努力使社区警务融入科技化信息化大数据化,共设摄像头点位286个及保安系统26个巡更点位,全面防范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逐渐形成以技防为先导、物防为根底、人防为核心的治安防控格局,积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供稿:西安市公安局治安局户政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