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镇巴位于陕西省南端,汉中市东南隅,原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省深度贫困县,2020年全县脱贫摘帽,2021年被确定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之一,全县脱贫户家庭20782户62400人,劳动力家庭15335户30119人。2023年以来,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激发群众“用勤劳双手建设美丽家园”内生动力,坚持就业优先政策,扛牢稳岗就业责任,念好“扩、稳、兜、带、强、促”六字诀,六项举措同向发力,拓岗赋能,稳就业促振兴。
一是援企稳岗“扩”就业。对就业政策优化调整,先后梳理制定出台《镇巴县稳就业促增收政策及服务办理流程》等15项稳岗就业政策,建立服务重点企业“人社专员”制度,持续做好“纾困解难、稳岗援企、服务进企”常态化保障服务,累计落实务工交通、一次性求职、一次性创业、技能培训、公益性特岗等就业创业政策补贴2.04万人1659.42万元。持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扩大失业保险保障范围等优惠政策,提升服务质量,企业参加失业保险273家6115人,发放失业金304人次49.72万元,落实失业保险稳岗返还23家557人34.06万元,工伤保险参保371家1.21万人,发放工伤保险待遇329人次346.78万元,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助力企业纾困发展。落实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318人111万元。城乡居民参保人数达到16.07万人,参保率达到99%以上。城镇累计新增就业209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在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推广以工代赈项目58个,组织1.26万人参与务工,累计发放劳务报酬1.02亿元,人均增收0.8万元,最大限度拓宽就业岗位,扩展就业空间,让本地脱贫劳动力进工地、入企业。
二是劳务输出“稳”就业。依托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等长期稳定劳务输出基地,抢抓苏陕协作机遇,开展公共招聘服务,大力推介岗位,加强劳务对接,提供跟踪服 务,持续以“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的就业援助,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村劳动力务工就业。2023年以来,全县农村劳动力实现务工就业74083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和监测对象29563人),创务工收入22.3亿元, 年户均增收3万余元,确保有劳动力且有劳动能力就业意愿的家庭实现至少一人就业,“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务工就业已成为增加全县农村居民家庭收入的主渠道,占家庭人均纯收入的70%以上。
三是开发公岗“兜”就业。将脱贫攻坚期的就业扶贫特设公益性岗位过渡成乡村公益性岗位,出台了《乡村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暂行办法》,整合人社、林业、水利、乡村振兴、交通、帮扶单位等行业部门资源,坚持“因事设岗、按需开发”原则,在全县镇(街道)、村、(社区)、集中移民安置点的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维护、村级公共服务等领域持续开发保洁保绿、管护、河道管理、防汛防灾、后勤服务、信息统计采集等乡村公益性岗位。2023年以来,以优先解决“三无”(无法外出,无业可就、无稳定收入来源)脱贫家庭未就业劳动力及监测对象家庭劳动力就业为导向,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就业2972人,年户均增收7000元以上。
四是市场主体“带”就业。持续通过“筑巢引凤”、实施归雁工程,用足用活政策大力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乡村能人就地创业、脱贫人口自主创业,积极引导农村致富能人、农民工、大学毕业生等返乡兴办实业,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和创业指导,全面落实补贴政策,优先享受创业担保贷款。累计支持返乡农民工、脱贫劳动力等群体自主创业202户,落实一次性创业补贴101万元,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46户4569万元,创业带动就业1000余人。争取支持,制定出台《镇巴县支持社区工厂发展暂行办法》,加大政策支持保障力度,每年从乡村振兴衔接资金中切块用于支持社区工厂吸纳就业的奖补资金,通过实施招商引资、苏陕援建和扶持能人大户等方式,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及周边兴办企业,全县共认定社区工厂和就业帮扶基地43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1084人,带动周边群众2000余人实现就业增收,人均增收近1万余元。
五是招引人才“强”就业。适当放宽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招聘限制,在机关事业单位招聘中拿出一定岗位数量,定向招聘高校毕业生带编入伍、机关事业单位、三支一扶、医疗卫生机构、高层次人才。2023年以来,组织实施招聘高校毕业生事业单位、高层次及急需紧缺人才、免费师范生、农村订单定向医学人才等76人,招转“三支一扶”、特岗教师等56人,较好解决了高学历、高素质人才就业问题。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落实雨露计划补助2862人3066人次459.9万元,建立未就业毕业生台账,精准掌握就业状态,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1131”(1次职业指导、1次政策宣介、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就业服务1453人次,深入挖掘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编制存量,稳定招录、招聘高校毕业生规模,充分对接企业、园区、院校等多方提供就业指导、政策咨询、岗位推送、就业见习等就业服务,实现高校毕业生在汉就业505人,募集就业见习岗位提供就业见习153人,有效缓解了新生代劳动力就业压力。
六是技能培训“促”就业。深化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推行“免费培训+定向输出+就业安置”等培训模式,与远元集团、院校等达成合作框架协议,常态化开展订单、定向、定岗式培训。立足本地生态旅游和特色产业前景,开展足部护理、中式烹饪、餐饮礼仪、酒店服务、茶叶加工、电焊工、藤编、创业等专项培训,打造“镇巴茶工”品牌。2023年以来,完成各类技能培训58期2140人,其中脱贫劳动力及监测对象1895人,对有就业意愿的培训对象全部定向安置就业,提高技能水平,培训后就业率达30%以上。
镇巴县持续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将稳就业做实、做细、做好,拓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激发了脱贫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实现了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目标,确保了全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夯实了群众持续增收和乡村全面振兴基础。(供稿: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