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茶企秀山川 移民家园更美丽 ——镇巴县兴隆镇发展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美家园

2023-10-27 10:15:56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 片片绿叶闪金光,金山银山财源广。在茶叶采摘期,我每天把学生送到学校后,利用空余时间,从家里步行十几分钟到茶园摘茶,只要天气好,每天都能挣100多元”。来自镇巴县兴隆镇水田坝社区小西山组移民搬迁户洪福秀一边采茶,一边笑盈盈地说。



兴隆镇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乡村旅游与茶产业发展讲座
      
        位于兴隆集镇的袁家桥移民安置社区,占地65.35亩,共安置各村(社区)移民搬迁来的群众333户1075人。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让“土特产”成为“有特色”的品牌产品,兴隆镇坚持绿色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同步规划、同步推进、同步发展,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做好移民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结合实际,靠山吃山,让片片绿叶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张张钞票,重点突出绿色产业项目驱动和园区带动,惠及更多群众,把以茶兴业、以茶兴旅、茶旅融合的发展路子入脑入心,在移民安置社区周边村组重点规划布局发展茶 产业,通过做大做强产业链、供应链,把搬迁群众嵌入“链中”,就近就业,就近创收。



兴隆镇袁家桥社区附近的茶园一角
      
目前,仅袁家桥移民安置社区,通过“茶叶+旅游”产业发展,已在安置点周边逐步培育壮大茶叶经营主体5家,建成丰产茶园8000余亩,辐射带动当地800余户村民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产业发展增收效益十分明显,全镇各地搬迁来的村民在“茶产业链”中,就近找到了增收途径,较好地发挥了区域特色产业示范引领和惠农富农作用,实现了从“安居梦”到“富裕梦”的完美蝶变。

       “清明节前后,我镇就进入茶叶采摘期了,一直会持续到“秋茶”生产,茶叶采摘有技术标准,采摘的鲜叶要求达到“四无标准”,即无磷片、无胎叶、无冻叶、无虫害,采摘高峰期,仅我们这个茶叶公司,每天就需要100多名采摘工,带动了周边村组和社区移民点的劳动力就业”,镇巴县明玉生态农林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兴隆镇第七届人大代表林馨平说。

       近年来,镇巴县兴隆镇围绕全县“4+x”产业布局,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发展模式,坚持不懈发展绿色产业,久久为功,接续奋斗,逐步实现了农村增绿和农民增收同频发展,用勤劳双手把家园建设得更美丽,全镇培育茶企16家、茶园2.2万亩,其中精品茶园达到1.3万余亩,形成了汉中仙毫、镇巴毛尖系列 “十大茶场”(裕禾茶业、定元春茶业、“楮河茗饮”茶业、“怡溪春”茶业、巴山君子茶业、红伟茶业、“米仓雪芽”茶业、“青狮佳茗”茶业、“褚源春”茶业、“蹚古道”茶业)龙头企业,惠及全镇10个行政村、2个社区,72个村民小组18000余人,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最美茶园”、“省级生态镇”和“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如今的袁家桥移民安置社区,鳞次栉比的陕南民居、绿树成荫的茶里水街、人头攒动的茶山美景、登高望远的亭台画廊……处处可见宜居、宜游、宜业的生态美景,安置点所在的水田坝社区于2020年12月入选“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2023年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演暨农民丰收节文旅活动”于10月7日在镇巴县兴隆镇水田坝社区广场成功举办,丰富的文艺演出、非遗展、传统特色美食展、民间手工艺品展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民众“看热闹”、“庆金秋”,更使 袁家桥移民安置社区的居民又一次感受到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2023年全国秋季“村晚”示范展演暨农民丰收节文旅活动一角

       踔厉奋发新时代,勇毅前行向未来。兴隆镇将乘“三个年”活动东风,坚持党建引领兴产业,不负时代争双强,紧紧围绕“云居镇巴·茶栖小镇”建设目标和“农·旅”融合发展规划,依托国家3A景区楮溪源新优势,在全镇13个移民安置点附近,不断巩固提升“茶叶、魔芋、中药材、特色养殖”四大产业成效,培育壮大新兴市场经营主体,在乡村振兴新征程中,落实好党的惠农政策,不断拓宽就业渠道,鼓励和引导搬迁移民在产业发展中自主创业增收,支持和带动更多村民就业创业,做实做细移民搬迁后续帮扶工作,巩固提升了脱贫成效,全面促进乡村振兴,一个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新家园更加美丽!(段明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