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今年以来,山阳县林业局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走“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高质量发展道路,把林业产业发展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推乡村振兴有效结合,促进群众持续增产增收。
突出三大流域,加快核桃产业提质增效。坚持落实《核桃提质增效实施意见》,突出磨沟河、峒峪河、靳家河流域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带,新建红仁核桃特色产业基地0.12万亩,完成红仁核桃嫁接改造0.2万亩,改造提升核桃基地3.29万亩。目前全县核桃总面积发展到65.5万亩,挂果面积28.8万亩,2023年已收获2.58万吨,预计年产值3.876亿元,覆盖林农8.65万户,户均增收4480元。
突出“改、建、管”,加快板栗产业基地提升。以漫川关、天竺山、高坝店、户家塬、小河口5个镇为重点,完成板栗嫁接改造0.2万亩、综合科管1.3万亩,改造提升基地3.5万亩。目前全县板栗总面积稳定在50.3万亩,其中挂果面积38.68万亩,2023年预计总产量1.218万吨、产值9744万元,覆盖林农2.62万户。
突出优势品种,加快中药产业基地建设。坚持落实《中药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突出“连翘、黄芩、五味子、苍术、林麝”五大优势品种,以磨沟河、峒峪河、金钱河、唐河、靳家河“五大流域”为重点,新建中药材基地4.53万亩,实施野生中药材抚育管护1.65万亩。目前全县中药材总面积发展到59万亩,2023年预计总产量29万吨、产值19亿元,覆盖林农5.04万户,户均增收1.05万元。
突出区域特色,加快林下产业经济发展。突出林药、林麝、林蜂、梅花鹿等区域特色,新发展林下种植0.2万亩,林下养殖1.58万只(头、箱)。 目前全县建成连翘、五味子、苍术等林下中药材基地39个,发展林下经济示范户150户8400亩,带动全县发展林下种植8.4万亩;发展林麝、鼯鼠、梅花鹿等特种养殖基地53个,带动全县发展林下养殖16.83万头(只、箱),其中林麝养殖经营主体达到8家,全县养殖林麝1850余只,成为林下经济的示范标杆;年采集华山松籽等干果600吨,实现“长、中、短”有效结合。2023年全县林下经济产业预计总产值达5.1亿元,比上年度增长5%,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带动模式,覆盖林农3.3万户,户均增收9800元。(供稿:华军 涂玉林 贾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