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的水稻科技示范田里正在进行收获作业。新华社发(蒋宝栋摄)
“今年纯收入比去年能增加4万多元。”示范田种植户张立彬驾驶着收割机“踏着”稻浪呼啸而来,他告诉记者,今年他种了220多亩水稻,根据长势和已收获地块产量综合判断,平均亩产将在1100斤以上,比去年增加约50斤。
张立彬说,近几年种地多了不少“花花事儿”,催芽和育苗在智能化大棚里进行,田管期间防病虫害不用农药而使用生物菌剂,农田灌溉也用上了节水技术。“我们像照顾孩子一样伺候庄稼,各种好技术都用上,产量和米质比前些年提高了一大截。”
影响稻米品质的因素,不仅在于种植过程中采取的农技农艺,也与收获的方式息息相关。眼下,在北大荒集团军川农场有限公司,水稻收获工作正进行得热火朝天。种植户王利民家的地块里,被斩断的稻穗整齐地“躺”在秧苗根茬上。王利民说,这是他采用割晒拾禾方式收获水稻的第三年,与直收不同的是,被斩断的稻穗不会被直接脱粒,而是要在田间风干一段时间才被机车收回进行脱粒。
北大荒集团军川农场有限公司水稻割晒作业现场。新华社发(杨倩摄)
王利民说,在水稻成熟度和食味最适宜的时候斩断稻穗,养分停止供应,可以有效减少因过度成熟掉粒造成的机收损耗和食味变化,让稻米香气更足,品质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