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促进我省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2023-07-25 23:38:25 来源:西部决策网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省委提出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经济、数字经济“四个经济”,今年省政府工作报告安排,加大数字经济牵引力,加快推进大数据、软件信息服务等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力争到2023年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超过8%。产业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从全省数字经济发展现状来看,5G+互联网、信息服务、科技创新等新技术加速推广应用,数字产业发展迈上了“快车道”,但不同产业的数字化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服务业尤其是商贸、文化等行业领域数字化发展持续领先,工业、农业数字化进程有待加速,数字经济发展还不活跃。为贯彻落实省委提出的“四个经济”,抢抓国家发展数字经济政策机遇,占领数字经济新高地,建议如下:
 
  一、以数字化为抓手,加强数字技术应用。一是改造传统基础设施。有序推进传统基础设施“数字+”“智能+”改造升级,推进市政公用、环卫、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改造与5G信息网络、传感技术融合建设,构建交通运输行业数字化采集、网络化传输和智能化应用体系,提升公共服务和管理基础设施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协同化水平。二是推广使用数字技术。坚持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结合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场景,推动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融合创新与验证落地,着力建成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大数据、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光子等千亿级产业集群。三是探索智慧场景创新。深入实施重点产业链“链长制”,除了工业互联网平台,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都需要利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要素探索建设更多智慧应用场景,有效利用数字技术降低运营成本,不断提升产业链配套水平。
 
  二、以智能化为核心,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一是积极培育数字农业。围绕“3+X”特色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智慧种植业和智慧畜牧业建设,扎实开展省市共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示范行动,推广应用物联网监测设备,着力建设智慧农场示范基地,全面提升农产品生产绿色化、数字化、安全化、智慧化水平。二是推进工业产业转型。我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优势明显,应从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领域开始,以数字技术为基础,全力推进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支持企业向“互联网+智能制造”转型,建设智能工厂、智能车间,联通需求与供给、生产与消费,成为驱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产业数字化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三是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整合全域旅游资源,用好省市级智慧旅游大数据,优化智慧导览、智能讲解、酒店和景区门票预订等服务,实现景区游客分析和智慧化管理,建成吃住行游购娱“一站式”服务平台,让全域旅游插上“金翅膀”。
 
  三、以平台化为支撑,持续扩大产业规模。一是强化数字平台建设。依托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和高校、科研院所创新资源,发挥好陕西区域大数据产业协会、陕西华为联合学院等组织作用,定期组织开展技术交流、项目对接及培训,支持办好“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等活动,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二是鼓励示范创新引领。以西安国家中心城市为核心,发展先导试验区,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布局产业链,通过数字经济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加速数字产业聚集,引导优质要素资源向集群高效集聚,提升数字产业集群在数字技术、数据、场景、平台等方面的发展能力,打造国家级创新示范区或试验区。三是加快培育平台经济。鼓励发展“生产基地+电商”区域性行业电商平台,培育打造网红直播带货生态,鼓励基于电商平台实现工厂直供消费者,不断扩大产业规模。此外,通过数字化转型和产业数字化发展,可以把传统制造和服务企业嵌入多平台和多场景,以平台带动相关产业提速发展,推动数字生态更加完善。

  (作者:省政协委员,农工党商洛市委会主委  李  曼)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