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陕西省数字健康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背景
“以人民为中心,以健康为根本”,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催人奋进!
《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
《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明确,构建普惠便捷的数字社会,发展数字健康,并将其作为“全面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据调研,2022年中国数字健康市场规模约为8000亿元。预计到2025年,中国数字健康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现状分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同时,工业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生态环境及生活方式变化等,也给维护和促进健康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一是健康服务供给总体不足与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依旧存在,国际上,发达国家健康服务业占其GDP的比例一般为10%,而我国只有6%左右;二是健康领域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有待增强,促进公众健康与经济发展从悖论关系向良性关系转变,是生产潜力最优化发展的前提性条件。
陕西省数字健康相关产业、数据资源较为丰富,政策、科研、人才优势明显,具备发展数字健康产业的潜力。同时,还存在一些问题尚需解决。
一是数字健康产业链不完整,产业上下游未打通,康养产业与大数据产品没有形成合力,产业发展较为滞后。
二是信息化基础设施支撑体系过于粗放化,通常各自为战,造成较大的资源浪费,数字健康数据资源要素体系建设处于初级阶段,成为制约数字健康产业持续发展的较大障碍。
三是智能化技术在数字健康领域的应用广度和深度仍显不足,中医优势在数字健康领域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释放,针对特殊行业的数字健康管理服务模式亟需构建。
四是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导向的主动健康在探索中发展较为缓慢,面向全体公民的“以人为本”的数字健康服务体系建设迟缓。
三、发展建议
卫生健康关乎民生福祉,数字技术重塑健康未来。期望由政府顶层规划引导,社会各界共同探索陕西省数字健康产业的创新模式,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快速发展。我们建议:
一是推进数字健康产业发展整体布局,构建数字健康产业链新生态。以政策为牵引,鼓励并引导社会力量创新发展数字健康全产业链和全价值链的运营、管理和投资,着力推进康养产业与大数据技术产品的深度融合,构建数字健康产业链新生态。
二是集约化建设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加快培育数字健康领域数据资源要素集聚区。按照绿色、低碳、集约等原则,鼓励并支持新型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赋能数字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鼓励并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先行先试建设数字健康领域数据要素产业集聚区,并对与数据要素资产化资本化相关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政策进行适配优化。
三是加快推进数字健康领域智能化技术的应用,探索陕西省数字健康产业变革新路径。构建并推广以健康监测、疾病预测、调理干预为核心要素的新型数字健康服务模式,大力提升全体公众对自身健康状态的管理能力及手段。建设运营健康管理服务平台,在全省公务员系统先行试点,率先实施数字健康管理示范应用。
(作者:省政协常委、教育科技委员会副主任,西安天和防务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贺增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