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平利县委县政府指导广佛镇开展建立乡村建设服务平台试点,组建以企业为龙头、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的混合所有制乡村建设服务公司,以此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综合服务平台。
之后,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适时将广佛试点经验在全县推广。截至2023年2月底,全县11个镇共建成乡村建设服务公司12家。据统计,12家企业合计投资701万元,全县140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入股资金1354万元。目前,12个平台全部投入运营。
让政府不好干、不好管的事顺利实施
乡村建设服务平台肩负着服务产业发展、帮助农民增收和壮大村集体经济的重任。我们教育干部转变观念,树立支持平台就是支持农业农民,就是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观念,采取多种措施,壮大平台实力,激发平台活力,增强平台服务功能。
平利县洛河镇安坝村千亩水稻梯田 王建平/摄
近年来,为加快乡村建设步伐,中央、省、市每年都下拨大量项目资金,用于乡村道路、村庄绿化亮化、人居环境整治等建设。为拓宽乡村建设服务公司营收渠道,增强服务带动功能,我们依据“关于支持村级组织采取以工代赈方式承接农村小型工程项目实施办法”,指导各镇将使用政府性资金支持的200万元以下的建设项目,按照“四不变”要求,交由各镇乡村建设服务平台组织实施。广佛镇乡村建设服务平台2022年承接小型建设项目和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合计732.65万元,盈利135.13万元,还有镇村垃圾清运、环卫保洁以及政策宣传、送戏下乡等政府购买服务类项目也越来越多。我们按照有关规定,将政府购买服务50万元以下的项目,也交由各镇乡村建设综合服务平台组织实施。此举每年可为各镇综合服务平台平均带来80多万元营收。县上将乡村建设服务公司纳入岗前培训补贴、职业介绍补贴、代管服务产业奖补、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奖补、人才培养培训补助等享受范围。这样,既让平台步入良性循环,也让政府不好干、不好管的事得以顺利实施。
让农民看不上、顾不上的事有人来做
平利是茶业大县,习近平总书记在平利考察时强调,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我们始终坚持把产业兴旺摆在乡村振兴首位,千方百计帮助茶农茶企解决实际困难。
针对茶叶季节性用工难保障和基地管护不规范问题,各镇服务公司以托管服务方式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对茶企和茶叶大户,派遣产业服务队和专家团队按照托管合同约定,提供茶叶采收和基地管护等服务,解决他们茶叶采收人难找和基地管理缺技术问题;对举家外出务工的茶叶种植散户提供管护、采收全托管服务。托管服务实现了“企业(大户)省心、散户放心、农民欢心”三赢目标。
蒋家坪村村民在采茶 陶明/摄
针对一些村出现耕地非粮化和土地撂荒现象,为有效解决农民对种粮“看不上、顾不上”问题,各镇服务公司积极探索将农机专业合作社吸纳进平台,作为平台下属农机服务队,以代耕、代种、代管、代收等方式,为农民种粮提供全方位服务。在平台强大的信息指引和人力资源配合下,农机服务队种粮作业范围由以前的三个镇23个村扩大到周边五个镇32个村,使群众“外出务工地不荒、人不回家粮归仓”。
针对“企业农忙用工难,农民农闲没事干”问题,各镇乡村建设服务公司借助平利县就业帮扶服务系统,按照劳动力类别和县内产业用工需求,统筹组织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对有技能有意愿的人统一组织外出务工,将脱贫基础不牢靠、缺乏致富技能的重点帮扶对象“绑定”在平台上,通过技能培训加入服务队,帮助他们稳岗就业,获得稳定收入。广佛、八仙两镇服务公司培育打造的“广佛巧嫂”“八仙厨娘”等劳务服务品牌,长安镇两家服务公司2022年共组织季节性采茶劳务用工2.16万人次,发放劳务工资260万元,茶企和大户平均亩增产20%以上。
让政府之手和市场之手形成握力
一年多时间里,乡村建设平台已在整合人力资源、促进稳岗就业、服务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加快乡村建设等方面展露出显著作用和巨大潜力,成为我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动能、新引擎。
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了劳动力支撑。据统计,全县12家乡村建设服务公司从平利县就业帮扶服务系统筛选出各类劳动力49939人,通过签订就业协议和安排劳务用工,已有2167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不仅满足了产业、企业用工需求,也为农民就业增收提供了新路径。
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找到了有效载体。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但不少村干部一时不知从何入手。各镇搭建的乡村建设服务公司,吸纳集体资金入股,并带着集体从事乡村项目建设和产业托管等服务,有效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
为乡村建设提供了专业服务队伍。各镇乡村建设服务公司将农村泥瓦匠、水电工、木匠、小工等组织起来,形成乡村小型项目建设专业服务队,就近就地施工,省去了食宿费用,节约了建设成本。
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一批乡土人才队伍。乡村建设服务公司挖掘民间艺人、文化能人、自乐班爱好者及有表演爱好的志愿者组成文艺宣传服务队走乡入村,送戏下乡、送文化下乡、送政策下乡,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受到农民普遍欢迎。
为加强农村小型基础建设规避了廉政风险。我们将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直接交由各镇乡村建设服务公司组织实施,有效防范了在项目招投标中暗箱操作、优亲厚友等违纪违法行为,保障了项目实施公开透明。
更为重要的是,为基层谋求发展找到了科学的组织方式。我们在建立乡村建设服务平台推进乡村振兴中,不是沿用以往行政命令或政治任务的方式来推动,而是将惠农政策、建设项目和服务项目等交由平台按照市场化方式组织实施,转变了政府的行为方式,提高了党的政治形象,让农民得到了更多实惠。
(本文刊发于《当代陕西》2023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