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两当县左家 有一种幸福叫“家门口”吃上“产业饭”

2023-07-07 16:05:00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记者 帅华锋 通讯员 王雪梅)红崖河畔菌香溢远,故道大地菇毓绵长。眼下,正是香菇、木耳等菌菇丰收采摘季。走进左家乡食用菌种植基地,一股浓郁的菌香味扑鼻而来,一排排大棚整齐有序,一袋袋菌棒错落有致,一把把小伞肥硕饱满......“大家采摘香菇的时候要一手扶住菌柱,一手握住菇柄,要注意区分香菇的等级分类。”“大家在采摘木耳的时候一定不能大小一起采收,注意下成熟度,该采即采,不能推迟。”
       近日左家乡食用菌每个基地均呈现出的一派热闹繁忙的采收景象。各基地的技术员正在用心地指导群众采摘各类菌菇。有的忙着采摘,有的忙着分拣,有的忙着装车......远远地就能听到群众的欢声笑语,仿佛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夏日炎炎有点甜的气味。
       任银凤是大庄村一名脱贫户,家中2口人,母亲年迈,无法外出务工,趁着这几天地里没活,她约上邻居到食用菌产业基地采菇挣钱。“我们左家的食用菌基地对我们群众确实太好了,在这里上班有时一个月可以挣两千多块钱,离家很近,中午还能回去做饭照顾家里的老人。”她 一边采摘着香菇,一边满脸笑容的说道。

      “园区常年需要工人,平均每天要30人务工,繁忙时候每天要60人以上,一年共支付工资都要400万元左右。”黄波食用菌公司的管理负责人石红霞说。
        左家乡交通便利、依山傍水、气候适宜、生态环境良好,适合食用菌生长。 近年来,左家乡以党建引领优化产业布局,在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因地制宜建起了4处食用菌基地,发展香菇、木耳、平菇、榆黄蘑、羊肚菌等食用菌产业,带动周边村群众400余人在“家门口”实现稳定就业增收。

       也正是在“家门口”可以吃上“产业饭”,门跟前有了挣钱的路子。日暮时分,走在乡间巷道,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嬉笑声、打闹声、说话声飘进耳畔。家门口就业,给无数个村子带去了更多的烟火气。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下一步,左家乡将依托现有的菌业资源、种植技术及销售渠道等,以村组为单位示范种植,将食用菌产业推广到一家一户发展,真正实现“家家有产业、人人能就业、户户能增收”的良好局面,让食用菌产业承载着集体增收、村民致富的美好梦想,描绘出一幅幅和美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