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因丝绸艺术设计扬名国内外的艺术家;她,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国画系,是西安范燕燕丝绸艺术中心总设计师—范燕燕。
5月17日晚上9时许,中国-中亚峰会召开前夕,大唐西市博物馆内西安范燕燕丝绸艺术中心里还在忙碌着,范燕燕带领团队正在以最高标准、最靓色彩和最能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品力作,为峰会召开献礼。
范燕燕打算如何将饱含历史韵味的丝绸与“一带一路”、陕西西安文化元素相结合、再创作,以一方细致柔美的丝巾,记住五月的西安,承载未来的期许?在忙碌间歇,范燕燕向记者讲述了这二十年间她与丝绸艺术的故事。
范燕燕。
初心
范燕燕的丝路故事,要从2002年说起。那时,从西安美术学院毕业的她独自背上行囊,前往敦煌莫高窟临摹壁画。
当画本上莫高窟里的壁画成为眼前的真实,那一刻,内心的震撼成为她日后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灵感来源。在偌大的敦煌莫高窟一处角落里临摹的她,开始思考自己能为这些古迹做些什么。
从敦煌到北京,有了一定学习积累之后,范燕燕返回了阔别多年的西安,于2009年,创建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丝绸艺术品牌,推出传统文化与丝绸艺术结合的《梦幻敦煌》系列。
“中国是丝绸的故乡,丝绸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特征之一,古代中国与西方更有一条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西域交通线,以丝绸来承载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在范燕燕眼里,丝绸不仅材质柔软温润又结实耐用,光泽十足,更是历史悠久,具有较强的艺术承载力和表现力。通过对古乐器、飞天、宗教等元素的解构与重塑,配以艺术的色彩,衍生出众多带有中国文化元素的艺术作品,范燕燕创作出了一条条极具文化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丝巾。
范燕燕在绘图板上进行艺术创作。
一笔一画一世界,一针一线一丝绸。丝路元素通过艺术加工,衍生出艺术丝巾、高定服装、真丝皮包、家居用品以及手工原创等数十种类,走入了人们的生活,让中国传统文化在生活中得以潜移默化地传承,形成了具有独特概念和价值体系的范燕燕丝绸艺术。“设计是灵魂,产品是核心。两者缺一不可。”范燕燕团队一边创作一边研究工艺,确保产品既能保证丝绸的质感又能体现艺术的美感。丝绸品质和印染环保于一体,再加上高科技纳米分子于其中,丝绸遇水不渗,韧性更好,大大提高了这些艺术作品的实用性。
匠心
“我的创作灵感离不开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在中国-中亚峰会召开之际,范燕燕及其团队酝酿着以自己的作品献礼盛会。
“我们特别设计了9款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丝绸作品,从长安历史轨迹出发,描绘周秦汉唐历史文化和丝路沿线民俗风情。作品中除了有兵马俑、唐三彩、唐仕女、捣练图等大家熟知的历史文化元素,还有陕西皮影、陕北剪纸‘十二生肖’等中国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希望可以借这次峰会,用艺术赋予它们新的‘生命’。”范燕燕聊起创作时饱含深情。
除9款丝绸作品外,范燕燕还为峰会相关活动设计定制了名为《丝路绮丽》的丝绸作品。
《丝路绮丽》设计图。
她向记者展示了《丝路绮丽》设计图,这方丝巾以中亚文化为主题,光泽饱满、色彩丰富,图案以花卉为主题,正中心是一朵盛放在中亚地区金黄色的郁金香,郁金香的周围环绕着阿依古尔花,以及石榴花;中亚的忍冬花和郁金香花纹,以及中国传统窗花元素图案、中亚传统元素牛鼻纹等图案环绕着中心。
《丝路绮丽》设计元素示意图。
“丝路绮丽,一路生花。30多年来,中国-中亚的友谊之花在这一方丝巾上竞相绽放。作品以暖色调为主,各色纹饰沐浴着阳光在丝巾上互融,耀眼夺目。我希望通过作品传递出中国与中亚国家的深厚友谊,传递出沿线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息息相通。”范燕燕说。
信心
范燕燕设计的艺术丝巾不仅深受市场欢迎,很多丝绸艺术作品被国际政要、名流收藏或作为邦交国礼登上了世界舞台,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通过中国丝绸艺术之美,让世界更了解、更喜爱中国传统文化。
“西安是一座古色古香却也开放包容的城市,作为西安人,峰会选择在这里召开令我备受鼓舞。回眸古丝绸之路,每一个历史时期的丝路交流,都会为我们带来文化上的交流融合,从那时起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对于峰会的召开,范燕燕充满期待,最直观的就是希望未来各国艺术家们持续加强学术交流。
在追寻艺术的道路上,范燕燕坚守初心,以中国传统丝绸为载体,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核,以时尚美学、高新科技为羽翼,挖掘、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积极传播丝路文化。
“未来,我希望把范燕燕丝绸艺术中心打造成一个艺术与文化交流展示的平台,我愿以一方丝巾串联起文化‘丝绸之路’,以丝绸为媒将丝路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为构建新时代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贡献文化力量。”范燕燕说。
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闫珅 于京玄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