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城市洪涝灾害应急资源调度平台的建议

2023-05-07 18:48:32 来源:西部决策网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洪涝灾害突发事件频发且造成的危害巨大,传统城市洪涝灾害应急资源调度服务难以满足现代化应急管理需求,建立基于联盟区块链面向城市洪涝灾害应急资源调度平台,可实现全生命周期的立体化调动平台,可实现灾前自动监测预警、灾中救灾资源合理供需匹配、灾后精准恢复重建以及全流程监管追溯,为城市洪涝灾害应急资源快速响应提供精准资源对接,实现“共建共治共享”城市洪涝灾害应急资源调度治理格局奠定基础。现有的应急资源调动服务体系仍存在很多问题:在灾前监测预警阶段,各主体缺乏协同联动,导致灾情信息的获取和传递不畅,应急响应滞后;在灾中应急救援和灾后重建阶段,出现了赈灾盲点和救灾物资“大堵车”的情况,不能做到精准救援;各方临时组建的应急救援集群系统缺乏有序组织,救灾效率受到制约。通过构建贯穿城市洪涝害突发事件全生命周期的应急资源调动体系,利用区块链技术,形成数据信息的协同共享,实现灾前自动监测预警、灾中救灾资源合理供需匹配、灾后精准恢复重建,以及全流程监管追溯,为城市应急响应提供准确的应急资源调动,并为公众提供公开的信息窗口。
 
  一、问题
 
  1.城市洪涝应急管理预警机制不健全。在紧急情况出现时往往有“预”无“警”。即使相关部门发布了相关信息,但由于发布渠道单一、受众面小、群众不够重视等原因,在很多情况下并没有发挥其警示作用。
 
  ⒉城市洪涝灾害应急资源调度指挥体系不完善。在城市内涝灾害发生时,应急抢险工作需要统一指挥和多个部门的配合,但指挥体系内部分工不够明确,部门之间条块分割,往往会错过抢险救灾的最佳时机。
 
  ⒊应急资源调动的社会动员能力缺乏。在城市内涝灾害发生时,考验的不仅是应急管理部门的应对处置能力,还包括社会公众的自救和救助能力。但相关部门社会动员能力不足,公众参与意识不强,严重制约了其整体应对能力的发挥。
 
  ⒋城市洪涝灾害带来等各种谣言无法查证。市民无法对灾害信息无法了解各方信息,致很多内心脆弱的灾民心理防线很容易被击垮。
 
  ⒌城市公共场所应急准备不足,缺乏人群疏散能力。公共场所是人群聚集的事故多发地,人群密度大是人群聚集发生事故的直接原因,恐慌心理的出现和扩散是扩大伤亡,应急准备不足,缺乏相应的应对能力,又会使事故影响再次扩大。
 
  二、建议
 
  1.搭建城市洪涝灾害应急资源调度监管区块链。超级节点主要分布在监管链上,由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应急管理部及省级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急管理厅组成。超级节点主要负责执行主链共识,对全链网节点执行CA认证,负责身份认证和撤销,其可下载完整的全链网数据,对各子链进行实时监管,具有链群管理的功能。骨干节点起着跨链桥接器的作用,是主链和子链间的“桥梁”,由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应急管理局组成。骨干节点具有锚定主链、子链共识、子链监管、智能合约部署等功能,子链通过骨干节点与主链完成跨链交互的过程,同时担负着跨链网关的职责,从而实现主子链的跨链通信。各子链中的节点主要有骨干节点和业务节点。业务节点负责协同骨干节点执行共识、执行业务活动,其权限由骨干节点进行管理。在灾前监测预警链中,城市应急管理局为骨干节点,业务节点主要由市气象局、水利局、城建局、文广新局、通信发展管理办公室,及社区组织、公众等组成;在灾中抢险救灾链中,市防汛抗旱指挥部为骨干节点,业务节点由武警支队、消防救援支队、警备区司令部、公安局、财政局,及志愿者组织、慈善协会、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社区组织、企业、公众等组成;在灾后恢复重建链中,市人民政府为骨干节点,业务节点由市财政局、民政局、交通运输委员会,及保险公司、志愿者组织、慈善协会、社会团体、行业协会、社区组织、企业、公众等组成。
 
  2.建立灾前监测预警智能合约。在灾前监测预警链中,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文件中涉及的预警级别及响应内容进行整合,并将其脚本化,从而形成智能合约。运用智能合约对采集到的各项数据信息进行阈值判断,并自动生成相应的响应资源调动预案。在接收到灾害应急调动数据信息后,该体系按照智能合约的预置触发条件和响应规则自动进行预警和响应。监管链上的超级节点监督灾前监测预警链上骨干节点和业务节点对智能合约的执行,超级节点的参与是智能合约能够顺利执行的约束和保障。
 
  3. 建立城市洪涝灾害应急资源调度灾中和灾后供需匹配智能合约。灾中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核心是要解决受灾方和救灾方的供需匹配问题。当前的灾中和灾后供需匹配是在政府或相关慈善机构的主导下进行的,参与的人为因素较多,应急响应缓慢、供需错配、捐赠透明信任等问题突出。在基于区块链的城市灾害突发事件灾中抢险救灾链和灾后恢复重建链中,供需双方可直接联系,智能合约将实现受灾需求方和救援供应方的自动高效科学地匹配。若在指定时间内需求方的需求被满足,则供应方的信用值将会增加,供需过程和结果将会被写入区块链;反之,供应方的信用值会被降低,需求者的求援紧急程度会提升,并提高其下一轮匹配的优先级,供需过程和结果都会被写入区块链中。
 
  4.建立城市洪涝灾害应急资源调加密存储追溯机制。由于城市水灾害应急情报体系涉及的主体众多,数据量大且结构复杂,同时还要将具体的信息存储起来,便于科学决策。在该体系中,将具体的数据以 IPFS 形式进行存储,再将文件哈希值上传到区块链。节点在获取具体数据时,可根据区块链上的哈希值从对应的 IPFS文件系统中下载。在基于区块链的城市水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情报体系中,监管链中的超级节点会向各链节点分发生成的密钥对,区块链各节点的账号是其公钥,节点账号运用私钥对已通过验证的信息进行签名。用户的保密信息仅对监管链中的超级节点可见。城市水灾害突发事件应急情报体系的追溯功能是基于区块链数据连续性的特点。根据当前区块中的前一区块哈希值就可追溯到前一区块,并检索到前一区块的数据信息。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国家应急管理部、各级政府,以及公众等所有通过 CA 认证的用户都可在该平台上对预警信息、抢险救灾情况、灾后恢复重建情况进行查询,监管链上的超级节点用户可实现追溯功能。灾情控制后还可利用区块链数据可追溯的特点,对应急管理的整个过程进行积极总结。一旦对重大事故进行追责,可把区块链网作为一个完整的责任链条为调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