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3-05-07 17:04:23 来源:西部决策网
  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数字化转型是传统企业危中寻机的必然选择,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是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必然要求,也是各级政府聚焦聚力高水平建设、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推进数字经济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小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就业的主渠道、创新的重要源泉。数字化转型事关制造业的生存发展,事关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深入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提质扩面,抢抓数字变革机遇,但目前我省中小企业数字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十分紧迫,在顶层设计、支撑要素、企业发展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和短板。
 
  一、数字化转型整体蓝图有待明确。我省在顶层设计中,改造主要聚焦于优势行业,对中小微企业的政策的刺激作用还不够强,需要从降低补助门槛、延长验收周期等方面,分行业分类别进行细化和完善,提升企业转型的积极性。
 
  二、数字化转型支撑体系较为薄弱。一是专业人才引育不够。信息技术平台研发、操作和维护的专业人才少,且流动性大,引才成本高。高端人才的招引难度更大,由于我省能级不高等原因,留住人才更是不易。二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滞后。三是核心技术供给不足。在硬件方面,缺乏生产智能化装备的企业。软件方面,政府在对中小软件服务采购隐小门槛高,对本地中小时企业支持力度不大。
 
  三、数字化转型对象内在动力不足。我省中小企业多数属于传统业,大型企业不多,特别缺乏标志性的头部企业与科技型企业,对经济总体贡献率偏低,中小企业量大面广,但专精度不高,数字化转型困难较多,许多企业面临“不想改”“不会改”“改不起”“不敢转”的困境。一是传统观念固化,改造意识不强。二是自身基础薄弱,转型门槛较高。三是经营利润较低,贷款融资较难。四是改造效益模糊,产业链协同差,数字化产业链和数字化生态尚未建立,企业上下游、产业链之间协同改造不够,限制企业数字化转型效果,企业在产业链中率先转型也会面临一定风险。这导致企业在数字化转型中“不敢转”。
 
  因此,建议:
 
  一、完善政府顶层设计,明确发展重点和方向。要按照创建国家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的标准体系,从“新产业、新制造、新业态、新基建、新治理”等5个方面,选择2-3个方面进行重点探索和培育,有力推进示范区创建。建议由政府相关人员成立我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从上海、杭州、深圳等地政产学研界邀请数字经济专家成立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咨询专家小组。联合各行业协会对中小企业分行业开展精准调研,在对中小企业经营现状充分调研、转型困难充分了解、发展意见广泛听取的基础上,由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专班牵头、咨询专家小组引导,向浙江数字经济先行区等地学习先进的数字化转型、建设经验,探索成立“工业社区”服务组织,实现中小企业社区化服务。在广泛学习成功案例、借鉴先进地区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和完善我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
 
  二、强化企业需求导向,激发数字化转型积极性。围绕企业的需求痛点,探索政府、中小企业、服务商协同推进的数字化转型服务模式,在三者之间建立一道“信任墙”。搭建数字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交流平台,提升政企互动水平,尝试从企业关心的一两个场景作为切入口,帮助企业解决数字化转型升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同时,解决好数字化转型“一把手”思想障碍,培育企业负责人的数字化思维,提高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内在动力,只有敢于“跨出第一步”,才能得到新的“增长点”。政府层面要分层分类、以点带面推动企业数字化提升,根据企业实际需求,按照数字化工厂、深化提升和轻量化改造三个类型加以层层推进,最大限度地调动各个层面企业的积极性。
 
  三、激发本土创新要素,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一是丰富人才引入模式。支持企业在上海、杭州等地设立“人才飞地”,推广远程办公模式,支持企业使用智能协同办公平台,加快形成对线下办公的有效补充,降低我省对数字经济专业人才的引入难度。出台专项人才补助政策,招录一批具有数字化转型专业水平和经验的人才。要从根源上解决外来人才子女就学难问题,尤其要加强开发区等外来人口密集区域的教育资源保障。二是增加本土人才培育。注重本土人才的培养,积极招引具有较高科研水平的高校或科研机构,高水平建立工业互联网学院或技师学院。政府要充分利用软件服务商的资源优势,对本土企业分行业开展数字化专业人才培训班,建立数字化人才信息库,并进行分类管理,加快形成学习进阶机制,构建良好的数字化人才成长通道。三是挖掘本土技术潜力。充分发挥本土研究机构、创新平台的技术培育作用。要重视该研究机构在数字化转型、智能工厂建设方面的技术创新作用,增强产学研合作,将先进技术在行业中推广开、商业化,形成良性循环。要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的作用,让中小企业共享政府公共服务,积极对接外部市场、资源。
 
  四、分行业推进数字化,差异化凸显改造成效。根据我省产业实际,有的放矢开展数字化转型,分行业全产业链推进,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围绕重点行业建设一批行业级、区域性的可看可学可仿示范标杆企业。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资源优势和服务协调作用,降低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信息成本,为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增添助力。一是以点带面促进行业升级。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标杆示范作用。以龙头企业为重点支持对象,鼓励龙头企业利用经验、资金、技术优势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中小企业。二是以智能化改造为发力点。加大智能化改造投入。积极引育工业互联网赋能平台,建设数字化工厂。依托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运用,采集和运用“人、机、料、法、环、测”全要素数据,优化生产过程,降低能耗成本,建设原材料进场加工、运输、检测到成品的全流程无人化、智能化“黑灯工厂”。三是推动核心业务转型。引导制造企业由单一设备供应向供应链管理平台转型。通过一切业务数据化、一切数据业务化,探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相关配件、维修服务等方式,由主机经营拓展到全价值链经营,创新“生产+服务”的盈利模式。
 
  五、化解企业改造困境,构建政策赋能生态圈。一是加强转型意识宣传。数字化转型是“一把手”工程,需要“一把手”统筹全局,建立强有力的执行团队,确保转型顺利进行。相关部门要引导企业充分认识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战略意义,并利用培训、座谈、考察、调研等载体,支持企业开展“触网上云”、数字化转型等工作。大力倡导尊重科学、重视技术、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企业家精神,不断激发企业创新活力,营造“听得懂数字化、愿意学数字化、舍得投入数字化”的浓厚氛围。二是打造数字改造生态。政府要主动建立中小企业与平台企业、数字化服务商的对接机制,聚焦行业内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共性问题,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为中小企业打造低成本、低门槛、易部署的轻量级解决方案。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试点建设,推动企业营销渠道数字化升级。鼓励本地龙头企业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统一研发通用性服务模块,为入驻中小企业提供“上云”服务并提供专用服务模块。加强抱团协作,实现大宗采购,提升供应链集成服务能力,增强行业竞争力。三是探索专项金融支持。创新金融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金融产品,探索根据云服务使用量、智能化设备和数字化转型的投入,认定可抵押资产和研发投入,对经营稳定、信誉良好的中小企业提供低息或贴息贷款,提高金融支持的精准度。对流动性遇到暂时困难、发展前景良好的中小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升级推进发展的,金融机构在融资、担保、保险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四是增强政府支持力度。健全“一把手”抓“一号工程”的工作机制,完善政策体系,强化制度创新,不断优化数字经济发展的营商环境。一是完善政策激励机制。加快制造业和工业互联网深度融合,对实施工业互联网、智能化工厂等产业数字化重点项目,给予特别补助扶持。促进转型升级的扶持政策,激励和倒逼企业淘汰落后生产方式,开展数字化转型。继续扶持和培育总部型企业,实施一厂一策,扶一程送一程,助力企业做精做专做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