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黄河变了个样

2022-10-28 14:44:58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大河奔涌,九曲连环。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横贯九省份,奔腾万里,润泽两岸。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沿黄九省份,先后两次主持召开座谈会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党中央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9月18日,河南郑州,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正式提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构想。
 
  2021年10月22日,山东济南,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要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3年来,沿黄各省份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流入黄河的泥沙少了,不断流了,生态更加好了,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黄河大合唱”下,黄河变样了。
 
  泥沙少了,黄河水变清了
 
  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黄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曾有一碗水半碗沙的说法,在过去的数万年里,黄河每年都向渤海输送16亿吨泥沙,60%都来自黄土高原。“黄河每年输送的泥沙量可以堆积成400多座金字塔”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减少黄河泥沙量,就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紧迫的任务,也是沿黄省区特别是中上游省区的最大使命。
 
  以陕西为例,近10年来,黄河流域陕西段植被覆盖度达到 61%,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万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3.4万座,封堵向下游输送泥沙的通道,累计拦泥58亿吨,年均入黄泥沙量由2000年的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
 
  特别是地处黄河中游腹地的榆林和延安两市,榆林已治理的沙化土地面积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3.24%,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了固定或半固定,沙区植被平均盖度达到60%;延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68%,土壤流失量减少了85%,入黄泥沙由每年的2.58亿吨降为0.31亿吨,降幅高达88%,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在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去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该村考察时指出,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路子走的是对的。
 
  曾经,高西沟村是最缺绿的地方,也是最难长出绿色的地方。对绿色的执着,支撑着这里的人们一代代种树植绿不停歇。上世纪六十年代,高西沟村首任村党支部书记高祖玉带领乡亲治理沟道、修建梯田。高西沟村四任班子、三代人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促民增收为己任,经过60多年的治理,做到了“全部降水就地拦截蓄渗”,实现了“泥不下山、洪不出沟、不向黄河输送泥沙”的宏愿。
 
  如今,高西沟村将林木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及0.9%提至现在的70%,让一个土地贫瘠的秃山沟变成了山清水秀、旱涝保收的“陕北小江南”。
 
  在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度过了7年上山下乡插队生活。当年的农闲时节,习近平带领村民在各个沟口夯筑土坝,等到夏秋雨季,洪水从山坡携带泥沙流下,遇到土坝阻挡而滞留,泥沙数年积累就能形成一片平坦的山谷地。当年人工修建的淤地坝,小块的仅有三五亩,大块的也不过百亩,却是粮食产量远高于山坡地的最好耕地。
 
  曾经,这个有山不长树、有河不见水的梁家河村,正如陕北信天游中唱的那样:“开一片片荒地脱一层皮,下一场场大雨流一回泥,累死累活饿肚皮。”
 
  如今,这片土地由黄变绿,由绿变美,环境改善了,群众的生活富裕了。当你走在村里的乡间道路上,定会看到这样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一条小河从村子中间蜿蜒流过,岸边散落着依山而建的一些窑洞。窑洞外面,曾经峭立的黄土山已经被植被覆盖,满眼葱绿。
 
  2019年以来,陕西黄河流域累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