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奔涌,九曲连环。发源于青藏高原的黄河,横贯九省份,奔腾万里,润泽两岸。
“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沿黄九省份,先后两次主持召开座谈会聚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党中央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2019年9月18日,河南郑州,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正式提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构想。
2021年10月22日,山东济南,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提出要确保“十四五”时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3年来,沿黄各省份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流入黄河的泥沙少了,不断流了,生态更加好了,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黄河大合唱”下,黄河变样了。
泥沙少了,黄河水变清了
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黄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曾有一碗水半碗沙的说法,在过去的数万年里,黄河每年都向渤海输送16亿吨泥沙,60%都来自黄土高原。“黄河每年输送的泥沙量可以堆积成400多座金字塔”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减少黄河泥沙量,就成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紧迫的任务,也是沿黄省区特别是中上游省区的最大使命。
以陕西为例,近10年来,黄河流域陕西段植被覆盖度达到 61%,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7万平方公里,建成淤地坝3.4万座,封堵向下游输送泥沙的通道,累计拦泥58亿吨,年均入黄泥沙量由2000年的8.3亿吨减少到2.68亿吨。
特别是地处黄河中游腹地的榆林和延安两市,榆林已治理的沙化土地面积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93.24%,860万亩流沙全部得到了固定或半固定,沙区植被平均盖度达到60%;延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到68%,土壤流失量减少了85%,入黄泥沙由每年的2.58亿吨降为0.31亿吨,降幅高达88%,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在榆林市米脂县高西沟村,去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该村考察时指出,高西沟村是黄土高原生态治理的一个样板,你们坚持不懈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与时俱进发展农村事业,路子走的是对的。
曾经,高西沟村是最缺绿的地方,也是最难长出绿色的地方。对绿色的执着,支撑着这里的人们一代代种树植绿不停歇。上世纪六十年代,高西沟村首任村党支部书记高祖玉带领乡亲治理沟道、修建梯田。高西沟村四任班子、三代人以改善生态环境、保持水土、促民增收为己任,经过60多年的治理,做到了“全部降水就地拦截蓄渗”,实现了“泥不下山、洪不出沟、不向黄河输送泥沙”的宏愿。
如今,高西沟村将林木覆盖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不及0.9%提至现在的70%,让一个土地贫瘠的秃山沟变成了山清水秀、旱涝保收的“陕北小江南”。
在延安市延川县梁家河村,习近平总书记在这里度过了7年上山下乡插队生活。当年的农闲时节,习近平带领村民在各个沟口夯筑土坝,等到夏秋雨季,洪水从山坡携带泥沙流下,遇到土坝阻挡而滞留,泥沙数年积累就能形成一片平坦的山谷地。当年人工修建的淤地坝,小块的仅有三五亩,大块的也不过百亩,却是粮食产量远高于山坡地的最好耕地。
曾经,这个有山不长树、有河不见水的梁家河村,正如陕北信天游中唱的那样:“开一片片荒地脱一层皮,下一场场大雨流一回泥,累死累活饿肚皮。”
如今,这片土地由黄变绿,由绿变美,环境改善了,群众的生活富裕了。当你走在村里的乡间道路上,定会看到这样的景象: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草香,一条小河从村子中间蜿蜒流过,岸边散落着依山而建的一些窑洞。窑洞外面,曾经峭立的黄土山已经被植被覆盖,满眼葱绿。
2019年以来,陕西黄河流域累计完成营造林1098万亩,其中安排退耕还林还草任务89.95万亩,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任务99.7万亩,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封山育林115.5万亩,天然林生态功能正不断提升。
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时强调,要坚持不懈开展退耕还林还草,推进荒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推动黄河流域从过度干预、过度利用向自然修复、休养生息转变,改善流域生态质量。
2021年,陕西省水环境质量创近20年来最好水平;今年上半年,陕西水环境质量创历史同期新高,达到或好于Ⅲ类水质断面105个,比例为94.6%,同比上升10.8个百分点,优于全国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水质在全国32个省(市)中排名第十,在黄河流域九省区中排名第二。
如今,打开陕西省的卫星地图,719公里长、占全省65%流域面积和76%人口及87%经济总量的黄河流域陕西段,与曾经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陕西实现了植被覆盖由“浅绿”到“深绿”,水土保持走在全国前列,湿地保护形成可持续体系,治污减排实现“长治久清”,矿山修复让“弃山”变“金山”,生物多样性实现恢复性增长。
陕西变化,充分展现出我国治理黄河的成效。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司副司长曹元猛介绍,2019年以来,黄河流域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4万平方公里,黄土高原植被覆盖度由本世纪初的30%上升至目前的60%以上。雪豹、白唇鹿、岩羊等大型野生动物重现黄河源。
不断流了,黄河水变多了
千百年来,黄河像母亲一样哺育着中华儿女,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但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黄河频繁出现断流,不仅直接影响了沿黄城乡工农业生产生活,而且河道萎缩进一步加剧、河流自净能力降低、生态系统失衡,给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了严峻的考验。
据了解,1972年至1999年,黄河有22年出现河干断流,平均4年断流3次。1997年还出现了迄今为止最为严重的断流,断流河道从入海口一直上延至河南开封,断流河长达704公里,占黄河下游河道总长的90%。黄河断流还引发了河道萎缩、水生物减少、湿地减少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导致黄河造陆功能衰退,海岸线蚀退加快。
为什么流淌千年的黄河断流了?为此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黄河断流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项目组,论证分析得出了结论:天然水资源贫乏、人类用水日益增多和缺乏科学的管理。
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就要求,青海要“保护好三江源,保护好中华水塔,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2021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切实保护好地球第三极生态”。
如今,青海每年向下游输送清洁水逾600亿立方米,年均增加近100亿立方米;海拔3800多米的昂赛澜沧江大峡谷一片生机。在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登上海拔4610米的牛头碑,黄河源头扎陵湖、鄂陵湖宛如蓝宝石一般,碧波无垠。
保护好青海的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中国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2015年底审议通过,三江源国家公园2021年正式设立。黄河源园区对源头所在地玛多县进行大部门制改革,将国土、林业、环保、水利等部门一体纳入管委会。“一块牌子、一套人马将黄河源头管全、管到底,黄河源园区内违法行为查处率达100%。”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管委会资源环境执法局执法大队相关负责人说。
2016年到2020年,三江源地区向下游输送水量年均增加近100亿立方米。玛多县湖泊数量由4000多个增加到5800多个。
据曹元猛介绍,近年来,我国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推进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实施黄河流域深度节水控水行动,着力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黄河实现连续23年不断流,不仅彻底摆脱断流危机,还持续向黄河三角洲、乌梁素海、库布齐沙漠、白洋淀等重要生态区域补水。山东利津水文站监测显示,黄河全年入海水量由2012年的276亿立方米提高到2020年的352亿立方米。
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沿黄河各省区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统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明显向好,流域水质呈现持续改善态势。
上游,推进水源涵养。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若尔盖县组建黄河护河队,巡护全县73条河流、6个湖泊,整个若尔盖湿地每年为黄河补水近100亿立方米。在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有机肥替代化肥达到100%。
中游,加强水土保持和污染治理。陕西以草固沙、以林拦沙、以坝留沙,持续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进入黄河的泥沙量不断减少。控污、增湿、清淤、绿岸、调水,山西累计投入近200亿元治理汾河,补齐水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下游,落实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2017年以来湿地面积增长188平方公里,光板地、盐碱滩变成水草丰茂、生物多样性富集的湿地。
今年6月底,生态环境部联合多部门印发《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锚定美丽中国建设和幸福黄河的目标要求,为进一步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制定了时间表和路线图。
生态好了,黄河变成了幸福河
2017年,历时8年建设的陕西沿黄公路正式通车,全长828.5公里。这是陕西省沿黄河西岸的一条南北向公路,被誉为陕西“一号公路”。今年正好是通车5周年。
5年来,这条路如巨型画笔,绘就了黄土地上的共富底色。从北起榆林市府谷县墙头村,到南至渭南市华阴市华山脚下,把榆林、延安、渭南的12个县(区)72个乡(镇)1220个村“串”在一起,承载了沿线220多万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在黄河入陕第一湾——金龙湾,位于这里的墙头村不再是黄沙漫天、黄土满地,眼前绿油油的水浇地一眼望不到头。墙头村的老百姓日子都好过了,山坡上、公路边都栽满了树,昔日漫天风沙的黄土高原呈现出勃勃生机,这个“鸡鸣闻三省”的小村子,每天都在演绎着“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新故事。
在榆林市吴堡县岔上镇拐上古渡,黄河水沉稳地向前流淌,在岔上镇丁家畔村迸发出惊人力量,形成壮丽奇观——天下黄河第二碛。从这儿往上一公里,就是拐上古渡口。以前,山上不通路,沟沟坎坎都是黄土,丁家畔村人只能在码头上讨生活,日子很是艰难。如今,这里的沟沟峁峁在不经意间都披上了“绿装”,黄河边路成网、树成林,一年到头都是绿油油,沿黄公路沿着黄河西岸,从丁家畔村和拐上古渡间一穿而过,打开了丁家畔村通往外界的窗户,村民看着南来北往的车辆,生活有奔头。
在“天下黄河第一湾”——乾坤湾,母亲河就像一条巨龙,在黄土高原的沟壑间奔腾不息。延川县龙耳则村就处在这“第一湾”上,以前村民们靠山靠不住,种地产不出,一年忙到头,手里也没有几个钱。如今,路通了,环境好了,龙耳则村的人们把自家的一口口窑洞改成了民宿,村里的地也种上了葡萄、苹果等经济作物,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蓝、地绿、水清……这美景村民们咋都看不够!
在延长县桃枝村,以前生态不好,一下雨,路就冲毁了,村民下不了山。现在,放眼望去,山上郁郁葱葱,一条宽阔的马路从村口穿过,出行方便了,村里的游客多了,回村的年轻人也多了。
在渭南市合阳县,黄河自龙门翻涌而来,横贯十里洽川南北,滔滔奔流。这里有黄河流域最大的芦苇荡(10万亩)和最大的湿地保护区(15万亩),白天鹅、丹顶鹤、黑鹳、大鸨等百余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在此栖息。
在渭南市大荔县,冲出晋陕大峡谷的黄河水,一路浩浩荡荡地向南奔流,在大荔东部形成大片的黄河滩区。当地农民利用滩区丰富的水资源,栽植九孔莲菜,面积达2万多亩,亩产莲菜在3000斤左右,产值7000多万元。
“宁给一个馍,不给一碗水”,尽管守着黄河,但是,沿黄流域绝大多数县区处在旱塬,缺水的现状使群众多以种植棉花、玉米、花生为主。而今,在沿黄流域,你可以看到,随着湿地的扩大,不仅有鱼塘、荷塘,还有水稻、红提葡萄,更有螃蟹、南美对虾、澳洲龙虾等特种水产养殖。
这样的例子,不仅在陕西,在沿黄九省区如今随处可见,老百姓深切感受到了黄河改变带来的实惠,黄河已成为了老百姓心中的幸福河。(文/记者 张永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