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太白:筑牢生态底色赋能乡村振兴

2022-09-09 11:43:34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 九月的太白,红叶如约而临,山风掠过,红波蠕动,万叶婆娑,千娇百媚;黄柏塬原生态风景区山与树、树与叶、叶与色是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太白衙岭,黄河和长江两大水系一路高歌向前……
       秦岭和合南北,泽被天下。近年来,太白县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紧扣乡村振兴工作,主动书写“守绿、增绿、护绿、用绿”四篇文章,提升绿水青山“颜值”,擦亮绿色生态名片,一幅以绿为底色的美丽画卷正在太白大地徐徐展开。
厚植绿色生存空间
       “县上投入500余万元,6500名群众参与义务植树活动,栽植绿化美化苗木10万余株,修复改造生态林厚植绿色生存空间,既促进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又增强了绿色经济发展的后劲。”太白县人民政府县长张俊峰如是说。
       走进太白鳌山滑雪场生态林修复区域,目之所及,是郁郁葱葱的杉树、白桦等,一道道绿浪依山势起伏,在阳光下显得生机盎然。修复改造前,这里是干枯低矮的灌木和裸露的黄土,没有什么经济价值。太白县通过调研,听取群众意见,之后发动2100多名志愿者在太白鳌山滑雪场参加为期一周的“守护太白绿水青山、共建冰雪运动基地”义务植树,种上了更具经济价值的用材林及经济林,不仅提高了森林覆盖率,还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鳌山滑雪场的建成进一步带动太白县生态旅游产业大发展,真正实现旅游全年闭环式运营。
       如何让生态太白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太白县在做好生态林修复改造的基础上,坚持把秦岭生态环境保护纳入中心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贯彻《陕西省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主动对标对表,调整充实县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组成人员,明确部门的监管职责,夯实属地管理责任。该县还建立了县镇村三级信息化网格化管理机制,确定网格105个、网格员480人,信息化网格化监管平台常态化运行实现全域覆盖。
       与此同时,太白县加大对秦岭地区水源地保护、矿山和小水电开发等重大问题执法监管力度,开展“绿盾”整治等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启动林业碳汇开发与建设,扎实落实林长制,夯实太白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基底。目前,太白县整治小水电23家,河流划界28条,落实县镇村三级林长107人,162万亩县管林地碳汇造林工程将成为太白绿色经济新的增长点。
 挖掘林业致富宝藏
        “林业产业是规模最大的绿色经济体,对于森林覆盖率达93.36%的太白县而言,呵护绿水青山,发挥林业最大经济社会效益,实现‘绿富双赢'是林业部门的使命与担当。”太白县林业局局长王军敏介绍。
        近年来,太白县在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加大宣传发展林下经济政策措施,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加快生态效益向经济效益的转化,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项目,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扶持办法》《关于开展集体林权抵押贷款的实施意见》《太白县加快推进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该县每年安排2000万元扶贫贴息贷款、1000万元林权抵押贷款,对发展林下经济的农户、龙头企业给予政策扶持和资金奖励,有效解决了群众发展林特产业的资金短缺难题。
       此外,太白县还重视技术知识的传播,成立了宝鸡市首家林特产业开发办公室,由县上23名技术骨干和聘请的12名专家、乡土人才组成林特产业发展技术服务队,定期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咨询服务活动,为农民解决技术难题,并多次组织群众外出参观、学习经验。同时,坚持探索以林农、企业、社会为主体的多元化经济发展投入机制,推广“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鼓励林农积极主动发展林下经济,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多元化林下经济生产和服务主体,扎实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化规模化经营,林下经济产业成为全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太白县实现林业增值9.18亿元,增速4.5%;全县累计发展核桃、板栗、花椒等干杂果12.09万亩,种植秦艽、贝母等中药材面积达到4.81万亩,发展土蜂7.5万箱,养殖冷水鱼130万尾、林麝854头。
 培育绿色发展基因
        万山红遍、千岭如霞、层林尽染……入秋之后,太白县的高山生态体验游也日渐升温,吸引了西安、宝鸡、咸阳等地的游客。
        高山生态体验园是太白县利用过去的南滩苗圃地等建立起来的森林景观园区。园区内有各种珍稀植物,还有水面景观等,既是极具特色的植物展示园、林下产业示范园,也是森林文化宣传园以及科普、教学、森林体验、生态旅游观光园。
       近几年,太白县按照“全域景区化”发展思路,以5A级景区县城建设为龙头,积极探索“生态+旅游”产业发展新模式,主动申报省级森林特色旅游路线,大力培育森林康养新业态。据悉,太白县初步形成了围绕青峰峡森林公园、黄柏塬风景区打造夏季旅游线路,围绕青峰峡冰雪大世界、鳌山滑雪场打造冬季旅游线路,围绕太白高山植物园打造现代林业体验观光旅游线路,推进生态旅游与生态体验、生态文化融合发展。
        在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前,太白县紧紧围绕“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的工作思路,推进实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鼓励各镇申报陕西省森林小镇。大力实施乡村美化绿化行动,充分挖掘和推出具有农家特色的小吃和休闲食品,启动建设星级“森林人家”,深度开发太白土特和“太白山珍”产品,让游客真正感受到太白核桃、板栗、木耳、土蜂蜜等特色农产品的物美价廉和物有所值。目前,太白县建成国家森林乡村4个、国家级生态镇4个、省级生态镇7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处;县城东、北、南三大入口形成了衙岭步步高、云溪芝樱、伊甸彩园、七里鲁冰、白云百合5大片区花田,多条增收模式让“生态饭”更香、群众钱袋子更鼓。
       宝鸡市政协副主席、太白县委书记张建科说:“牢固树立‘两山'理念,以高质量建设秦岭国家公园为契机,启动编制好片区保护与发展实施规划,做大做强‘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生态文明'三篇文章,持续推动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优势,走出一条山区县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来源:记者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