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动”结合稳经济

2022-08-09 17:09:44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推进经济复苏,稳住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是疫情防控形势变化中极具挑战性的任务和现实。在与疫情斗争中,“六稳”“六保”工作既是底线思维核心,也是稳定经济的基础和支撑。同时,我们在疫情防控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疫情变化环境中如何控制好疫情并加快经济恢复。这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必须正视和面对的必修课、必答题。在经历两年多疫情防控中,疫情控制的不确定不稳定性,以及控制疫情时间与制度的宽严相济变化,不再只是区域性或区位性问题,需要举国上下一盘棋,既要严控外防输入窗口,更需国内全面不可松懈的围歼疫情。坚持应对和防控疫情的长期性思想,严防前功尽弃和松懈,要在静与动强化疫情控制,促进经济加快恢复。
 
  这里“静”指充分认识疫情防控的长期性和不稳定不确定性,把控制疫情和突发传染性防疫有效结合起来,固定防疫监测和流调窗口(机场、码头、车站、物流枢纽、人员聚集场所、畜禽养殖场所、生化物质抽检等),固定防疫有效方法和措施,固定疫情防治的战略性和阶段性制度,固定三区(社区、小区、街区等)疫情防控专班,固定编制和责任(特别要夯实防疫责任与担当),固定职能和内容,守住疫情防控一线站点窗口,严控口岸物流检验检疫,严控和打击非法偷渡人员或越界。这个“静”不同于以防疫为核心的“静态管理”模式。是在防疫工作的保障性基础上,持续推进经济加快恢复和正常运转,促进经济运行效率、效益和质量的提升。
 
  这里“动”指在“静”和坚持防疫工作动态清零基础上,推进生产、生活、生命运动活跃起来,逐渐形成疫情严控下的经济社会秩序正常化。
 
  一是现阶段,坚持常态化、制度化、责任化疫情防控不动摇,加快推进严宽相济的发展理念。即在疫情防控方面要从严从紧,在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制度和市场活力促进上鼓励从宽,但不是生产质量和品牌等级要求从低。着眼降低防疫检测成本费用,加大检测频率和监测力度,实施动态核酸严查,夯实核酸检测责任和惩戒。以防疫安全,确保经济安全有效运行。
 
  二是持续强化定期和不定期全民全面核酸检测频率,持续有效降低临时或工作需要核酸检测费用。有条件的地区建议免费提供核酸检测,特别是公立医院和财政补贴的民营医院/医疗机构应有效实施24小时免费核酸检测。
 
  三是从严强化核酸检测采样和检测质量,监督和严查核酸检测弄虚作假、哄抬价格等非法行为。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和质量,加快现代检测技术投入和应用,特别是偏远山区、县乡和人员聚集区、枢纽区、物资流转区等监测检测力量和效率提升。
 
  四是强化人与物流动流调检测质量和效益,有效缩短检测时间和结果公布采信。推进和提高人流与物流流动安全,带动经济社会效益加快恢复。
 
  五是有效提高要素流动质量。现阶段,急需加快要素流动性畅通和质量提升,特别是跨行业、跨产业、跨区域、跨领域之间的要素流动,需要统筹协调畅通要素的流动效率和效益。劳动力、技术、资本、数据、物资等,要在疫情信息可追溯、可追责、可控制的前提下,杜绝以疫情控制为核心的主观臆断,影响生产要素的常态化正常流动,特别是非必要的停产停业、大面积区域性风控、行业材料性断链、民生生存性断供、生产服务性断源、资本运转阶段性停转、形势性就业萎缩、数据运行下滑、供需矛盾凸显等,值得我们在疫情防控安全中,加以客观务实的研判和统筹协调理顺推进。
 
  六是持续加快恢复经济发展动能。统筹政策制度,有效兑现实施。现阶段,需要立足和紧扣国内疫情防控形势,以及“双循环”“统一大市场”“盘活存量资产”“释放消费潜能”“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等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和决策的实施,紧密结合各地区各区域区位的经济社会运行特点及疫情防控进程或现状,分级分类分部门动员一切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市场信心恢复的力量,积极面对和正视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如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中阶段性、恢复性、供给性、消费性等不同类别和层次、不同产业内外、行业内外、存量与增量、资金流动、技术改造、市场再建等等问题,需要在疫情防控中面对、梳理、探索、研究、解决,并根据国家政策制度的支持和鼓励类别,有针对性的加快有效对接和兑现外,还需要立足本地区现实问题,加以弥补、疏导和解决。全社会都有责任担当起解决现实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问题和困难,重点突出从解决生产领域抓起,从服务业保障着手,为社会和市场提供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与信息,目前提振信心尤为重要。鼓励和规范小微企业或摊点、集贸、早市等有效活跃起来,以小促大,以大带小,以动促活,以活推量,更多出现“鳗鱼效应”“蝴蝶效应”等积极动能状态活起来。
 
  与此同时,客观观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历史进程和现状,国内区域性区位性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差距依然存在较大差异。随着新型城镇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区域性经济布局、土地开发保护格局、人口结构分布、消费需求特征、要素供给模式、信息技术与平台/数字经济、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等发生深刻变化,区域性区位性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结构调整等,同国家发展需要和人民期待相比还有差距。更加需要统筹推进传统的和新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和新城体系性建设。同时,需要加快区域性区位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特别要针对“双循环”“统一大市场”以及“双边”“多边”贸易协定等产业活动单位布局、构建与对接,以满足国内需求的确定性和增量的可变性,积极应对复杂严峻多变对外贸易形势。粮食安全应放在产业发展的首要位置和重要地位。(文/陕西省统计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郭秦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