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之约”:让一座座县城卓然而立

2022-08-09 17:05:22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有乡愁的县城,就有历史,就有说道,就能吸引人流连忘返,这一笔在县城建设中可不能丢掉。

  炎热的夏天,总有让人凉爽的好消息。这不,半个夏天过去了,有一个热词热度不退:“县城建设”。
 
  在富平县城工作的吴栋军这几天不停地和同事们聊着县城如何建设的话题。他幽默地说:“县城建设有时间表,三年。有任务,补短板,补弱项。三年看成效,这是中央给县城的一个‘约定’。三年后,我们古老的县城会更有味道,可爱的县城会更加美丽。”
 
  吴栋军的认知具有代表性。
 
  不前,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意见指出,“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县城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疫情不断侵扰、国内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下,中央关于县城建设的决策,是一项目光长远的工程建设,是新旧动能加快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见微知著。
 
  我国的县起源于春秋、推广于战国、定制于秦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就曾写道:“郡县治,天下无不治。”纵观绵绵历史,县制已经走过2000多年风雨历程。我国现有1472个县城,394个县级市(县级市本质上也是县),共有1866个县城;西部有725个县城,陕西有107个县城,其中69个县城、7个县级市、31个市辖区。
 
  “郡县治,天下安”。星罗棋布的县城,承载着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城镇常住人口,是我国城镇体系中相当重要的一环。在这个体系中,县城连着城市与乡村,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也是经济运行的“神经末梢”。县域经济不仅是区域发展的基石,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速度大大加快,全国1866个县城旧貌换新颜,令人刮目相看。以交通为例,陕西的107个县,已经县县通高速,县所属的市,也已80%通高铁,老百姓出行难、办事难早已成为历史。楼高了、路宽了、灯亮了、树绿了、天蓝了、水清了……就在眼前,就在脚下。县城的魅力,县城的味道,造就了一个个县城卓然挺立。
 
  还应该看到,作为“城尾乡头”的县城,挡不住相当大的人流涌入大城市 ,更有不少年轻人对生于斯、长于斯的小县城头也不回。受人才、产业、基础设施等因素所困,县城发展水平与大中城市相比差距甚大,严重削弱了县城经济发展对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大城市要发展、要壮大,小县城也要发展、也要壮大,这是扩大内需稳增长之使然。因此,县城建设要快马加鞭,坚持“规划领先,一县一策,缺什么,补什么”,不可懈怠。
 
  站在全国看陕西,陕西107个县城也蕴含着发展的潜力与实力。整体上说,陕西的县域经济偏弱,发展水平高低不同,要在“十四五”末,县域GDP达到1.6万亿元,是个不小的目标。因此,我们要抓住县城建设这个机遇,看看弱在哪里,缺在何处,什么产业最适合,什么机制能打造最优投资环境,什么优势能吸引投资,基础设施是否牢固,用电高峰会不会突然限电断电,暴雨突降会不会水淹县城,学校、医院、养老等布局是否合理……这都是着力点和发力点。
 
  县城建设归根结底是人的城镇化,不是地的城镇化,有人才有城,人多城才旺。要留住人,要吸引人,就要有实实在在的产业,没有产业,尤其缺少高新特产业,人们到县城一看,难下创业安家之志,只能雾里看花,心留遗憾。有产业就有就业,有就业,就能吸引各方人才纷至沓来,贡献才智,贡献消费,形成生机勃发的盎然人气。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多少人在县城出生、在县城成长、在县城打拼、在县城工作、从县城走出去,这是一个无法统计的数字。不管是民也罢、商也罢、官也罢,县城的记忆难以抹去。今天的县城建设已不需要高大上,它需要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起的功能齐备的现代化的基础设施,数字生活带来的高效与便捷,充分就业的市场与活力,民生之事的满足与提升,一串串勾起人回味的浓浓乡愁。有乡愁的县城,就有历史,就有说道,就能吸引人流连忘返,这一笔在县城建设中可不能丢掉。(文/李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