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宁夏篇: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2022-06-26 23:00:36 来源:人民日报
  原标题: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沿着总书记的足迹·宁夏篇)

微信截图_20220626070041.png

微信截图_20220626092120.png

  塞上江南,天高云淡,黄河滋养的这片沃土,生机盎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赴宁夏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多次对宁夏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建设美丽新宁夏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宁夏广大干部群众担当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使命任务,团结奋斗、真抓实干,朝着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奋力前行。
 
  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
 
  夏日,行走在黄河吴忠滨河大道古城湾砌护段,只见草木葱茏、水鸟飞翔。
 
  位于黄河之滨的吴忠市是宁夏引黄灌区重要区域,黄河穿境而过,流经吴忠69公里。
 
  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要把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作为重中之重,实施河道和滩区综合治理工程,统筹推进两岸堤防、河道控导、滩区治理,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统筹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和环境治理,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吴忠市更加珍惜黄河,精心呵护黄河,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在前些年实施堤防建设、河道整治、滩区治理、生态修复等工程基础上,我们深入推进实施河湖长制,全市753条河流、沟道和84处湖泊实现市县乡村四级河湖长全覆盖,并建立了水务、公安、检察等部门参与的保护黄河联合执法机制。”吴忠市水务局局长苏晓理说。
 
  为提升黄河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改善流域生态环境,近年来吴忠市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治理等重点生态治理工程30余项,先后修复治理河流湿地32公里、湖泊湿地17个,恢复退化湿地4万余亩。
 
  “湿地生态功能的提升,为候鸟繁衍生息创造了良好环境,黑鹳等珍稀鸟类开始来这里‘安家’。”吴忠市自然资源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李学明说。
 
  “河清了,景美了,我们守着黄河过上了幸福日子。”吴忠市利通区金积镇秦坝关村村民丁自红从小在黄河边长大,现在负责古城湾砌护段10公里左右的两岸环境卫生保洁。
 
  2020年,宁夏完成黄河宁夏段二期防洪工程,实现从分散应急防治到综合治理的转变。水污染治理成效明显,过去5年,黄河干流宁夏段出境断面水质稳定保持在Ⅱ类。
 
  夏日的贺兰山下,葡萄园一望无际,正在剪枝的农民忙在手上、笑在脸上。
 
  贺兰山是我国重要自然地理分界线和西北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维系着西北至黄淮地区气候分布和生态格局,守护着西北、华北生态安全。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宁夏是西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要大力加强绿色屏障建设。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指出,要加强顶层设计,狠抓责任落实,强化监督检查,坚决保护好贺兰山生态。
 
  从银川始发开往汝箕沟的“石炭井号”旅游列车,沿着贺兰山山脚疾驰而过。这趟拥有半个多世纪运营史的绿皮列车曾因煤而兴、因煤而荒,如今又因生态工业旅游而红火起来。
 
  “前些年车窗不敢随便开,不然得吃一嘴黑煤灰,白衬衫也变灰衬衫。如今山上的矿坑不见了,一路上满眼郁郁葱葱,游客渐渐多起来。”工作多年的列车员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