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条塔矿业公司:让“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主基调

2022-03-30 10:33:26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3月28日,天刚刚亮,数名绿化工人举着枝剪,专心致志地修剪矿区主干道两旁的树枝;另一边,多功能抑尘车不断喷洒出的水雾,在阳光下映出一道道绚丽的彩虹。走进柠条塔矿业公司,整洁的矿区、清新的空气,一幅低碳、生态、清洁的喜人景象,跃然眼前。
  
  近年来,柠条塔矿业公司全面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全力打造立体式生态型煤炭企业。先后荣获“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国家绿色矿山”、中绿盟“绿色矿山杰出贡献单位”、生态环境部“十三五节能减排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矿山之一。
  
  体制机制创新,为“双碳”提供组织保障
  
  2022年,柠条塔矿业公司坚持将生态环保的弱项、短板作为日常管理的焦点、重点,持续精准发力,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步伐坚定、铿锵有力。
  
  年初,该公司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将原安全环保部涉及生态环保的相关职责划转至生活后勤中心,成立了全新的生态环保后勤中心,建立起了职能集约、功能完善、衔接紧密、运转高效的工作体系,为生态环保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先后制定下发了《生态环保奖罚实施细则》,完善了《生态环保风险抵押管理办法》。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对发生一般及以上环境污染事件的部门和单位,按照《生态环保奖罚实施细则》进行处罚,扣除相关责任人的生态环保风险抵押金,有效推动了生态环保工作高质量落实。
  
  按照职能部门调整,建立了“十部门五中心十二个工区”,381个岗位生态环保责任制清单,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担责的生态环保新格局。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浓度”双控制,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标校,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2021年至今,颗粒物、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了72.65%和9.98%,全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环境污染事故。
  
  践行节能降耗,实现绿色低碳运行
  
  如何让“绿色”贯穿生产始终,把资源“吃干榨尽”?柠条塔矿业公司以“节约集约、物尽其用、变废为宝”为目标,在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方面挖潜增效,实现了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大胆尝试应用新能源产品,在北翼2号风井实施了乏风余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调整传统供暖方式,减少了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建成了落煤塔及运煤专线智能降尘系统,安设了空气质量测微站,实现了实时监测,联动降尘的目标。
  
  全面实施“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变矿井疏干水为生态、生产、生活用水,不断提高矿井水综合利用率;投入2770万元,累计开拓进尺2885米,完成了南翼井下矿井水处理站井巷工程建设。
  
  积极落实煤矸石资源化再利用,将井下矸石作为建材原料用作混凝土骨料、喷浆拌料、制备不同类型的砖体切块等用途,60.04万吨矸石得到了综合利用,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吃干榨尽”。
  
  此外,柠条塔矿业公司还建立了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智能供电计量系统,实现了能耗数据自动采集、大数据分析、智能分配供电,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应用三机变频器设备,根据负荷大小调节频率,累计节约电费100万元。
  
  立体生态治理,矿山由“表绿”变“深绿”
  
  柠条塔矿业公司刷新了人们对传统矿山的印象。矿区内绿树、碧水、凉亭环绕,清扫设备开展洒水抑尘和除尘保洁作业,“尘土漫天”的旧景致早已不见,展现在眼前的是“净与美”的新气象。
  
  大力实施“绿色矿区”建设工程,对矿区道路沿线绿地景观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式改造升级。共计栽种绿化植被1.7万平方米,增加百日草、长夏竹石等草本花卉10万余株,完成养护面积16.6万平方米,工业场地绿化率达到了45%。
  
  通过整体搬迁、土地流转、农户合作、专业公司合作4种治理模式,让采煤沉陷区恢复了生态,更以此为起点通过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2021年,共计恢复治理面积7395.6亩,其中北翼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示范项目建设成为全煤行业的标杆。
  
  柠条塔矿业公司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资源开采、加工、综合利用和运输的全过程,绿色矿山建设实现了由“表绿”到“深绿”的转变。
  
  在柠条塔矿业公司,“采煤不见煤”已经成为新常态,采煤、掘进全部实现了智能化,机电、运输、通风等系统实现集中控制,铁运、地销全部完成智能化改造,13种机器人在各领域广泛应用,智能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初显成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供稿人:徐峰 单国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