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齐春梅)延安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传来好消息,西延高铁项目计划于2025年10月31日开通运营,目前该项目整体正在顺利推进中。延安市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延安市铁路建设协调办公室主任刘雄林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延安市重大项目管理办公室正在同步开展延安至榆林至鄂尔多斯高铁项目建设前期相关工作,力争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2月17日,延安市举行“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齐心协力谱写延安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延安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张骁卫介绍,近年来,延安市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陕西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牢固树立“大抓项目、抓大项目、促大发展”鲜明导向,以真抓实干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多措并举提升重点项目工作水平,持续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延安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1年,延安市共实施市级重点项目342个,总投资3149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155亿元。截至12月底,开复工率100%,完成投资1003亿元,卓飞电子智能终端制造、安塞建华镇1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延长至黄龙高速公路等86个项目竣工投产、投用。
2022年计划安排市级重点项目320个
2022年是延安市项目建设提质增效的关键一年。延安市突出抓产业项目,产业项目突出抓工业项目,工业项目中突出抓制造业项目;努力增加社会投资项目,坚决筛除资金未落实的政府投资项目;强化项目亩均效益、单位能效等的分析比较,切实提高项目自身的内在质量。
延安市2022年计划安排市级重点项目320个,总投资255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74亿元。按类型划分,产业项目137个,年度计划投资594亿元,占比61%;基础功能类项目142个,年度计划投资325亿元,占比33%;民生类项目41个,年度计划投资55亿元,占比6%。按建设阶段划分,续建项目143个,年度计划投资466亿元,占比48%;新建项目177个,年度计划投资508亿元,占比52%。按投资主体划分,政府投资类项目155个,年度计划投资361亿元,占比37%;社会化投资项目165个,年度计划投资613亿元,占比63%。
西延高铁项目整体顺利推进
西延高铁(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位于陕西关中及陕北地区,是国家高速铁路网“八纵八横”包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纵贯陕西省的“米”字型高速铁路网组成部分,设计速度目标值350公里/小时,建成后延安至西安通达时间将缩短至1个小时。
西延高铁线路自西安东站引出,向北经西安市、渭南市、铜川市、延安市(共4市19区县),途经延安市黄陵县、洛川县、富县、甘泉县、宝塔区五个区县并分别设站,延安市境内正线全长128.155千米,引入既有延安站,正线全长299.778千米,调整可研投资估算总额为565.2亿元,设车站11座。项目建设单位为西成铁路客运专线陕西有限责任公司,建设工期4.5年,计划于2025年10月31日开通运营。
刘雄林表示,2020年1月9日,西延高铁控制性工程新延安隧道开工建设,西延高铁项目全年完成投资9亿元;2021年5月,境内5个县区、七个标段全线开工建设,完成投资22.19亿元;2022年预计投资40亿元,项目整体正在顺利推进中。
围绕“陕武直流”“陕电送皖”谋划推动新能源产量高质量发展
张骁卫介绍,中共延安市委五届十一次全会提出,延安市将于2023年建成600万千瓦新能源装机,2025年建成千万千瓦新能源基地的发展目标。经对延安市可再生能源进行梳理,延安市初步整理出全市可开发新能源规模约2500万千瓦,其中风电约1100万千瓦,光伏约1400万千瓦。“十四五”期间,延安市总体将围绕“陕武直流”“陕电送皖”两条电力外送通道和省内保障性并网及整县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等,谋划推动新能源产量高质量发展。
2022年,延安市将重点推进已获批的415万千瓦32个新能源项目建设,力争光伏项目年底全部建成并网,风电项目今年全部开工;做好陕电入皖新能源配套落实工作,确保1200万千瓦外送项目按期建成送电;组织开展陕武直流二期外送及2022年省内保障性并网项目申报;同步加大分布式光伏发展推进力度,加快实施宝塔区、安塞区、延川县整县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助力延安市工业结构调整,努力实现“双碳”目标。
“截至2021年底,延安市已完成新增清洁取暖面积945.31平方米,惠及群众9万户。今年将持续推进冬季清洁取暖工作,全市计划改造14.25万户,1438万平方米,并加快淘汰10蒸吨/小时以下燃煤锅炉;计划完成市区、城乡结合部未达标燃气锅炉低氮改造;重点计划改造农村地区示范村、重点镇及城乡结合部散煤治理;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285万平方米。”延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四级调研员屈卫民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