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任书彦)2021年岁末,新冠疫情在西安肆虐。12月18日,“紧急命令,需抽调3名流调人员立即驰援西安”,在接到电话短短1个小时内,宝鸡太白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庞路、张军林、仵格转主动请缨奔赴西安开展新冠疫情流调工作。
职责所在、义不容辞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穿上防护服,就是与新冠病毒英勇作战的白衣战士;脱下防护服,他们也是最平凡的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在新冠疫情肆虐的战场上,他们迎难而上,是这个时代伟大的英雄,是我们身边最可敬的人。
冲锋在前的战士 庞路,一个刚参加工作的90后,有着满腔热血的青年;张军林,去年参加了咸阳国际机场海关为期2月的新冠肺炎流调工作。这次,正在陪父亲看病的他,接到驰援西安流调任务,立马口头给父亲交代了一下,就奔赴西安;仵格转,日常工作兢兢业业,哪里需要就奔赴哪里的善良大姐。
这3个冲锋在前的战士,经过短暂与家人电话告别后,他们就匆匆收拾行李整装出发,带着领导的信任和嘱托,带着满腔热忱火速投入当地疫情防控一线。他们承担西安市重点区域的新冠病例流调,每次都必须在3.5小时完成每个可能风险点位摸排,找出病例的全部密接,落实管控。每个人每天都要打上百个电话,还要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进入医院、隔离酒店等高危场所,对每个流调对象近14天去了哪里,接触了谁,做了什么,有没有防护,都事无巨细的进行了解,才能精准掌握对方的行动轨迹范围、排查出有用的线索,为追踪发现潜在病例提供准确合理的依据。
他们每天都是连轴转,有时两天才睡3、4个小时,累了就趴在桌上、靠在椅子上短暂休息一会。他们要和时间赛跑,用最快最短的时间圈定可疑病例,如同警察破案。
守护家园的卫士 你们在前方冲锋陷阵,我们在后方攻守自己的家园。
新冠疫情在西安持续蔓延,我们的家园太白县城每天有数百名从疫情大数据反馈的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需要及时电话追踪、流调,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员顾不得喝上一口水,加班加点打电话追踪每个人的信息,或者随时外出在现场开展流调工作,将需要隔离管控的人员及时分类管控、隔离,将风险降到最低。
隔离酒店的启用、布置中,各级领导更是靠前指挥,亲自带领疾控战士奔赴现场,通宵指导隔离点三区两通道设置,医废暂存、各个功能区域布置,协助制定人员防护、转运方案、应急预案、心理疏导等。
隔离酒店、重点场所的的环境消杀工作中,疾控勇士更是奋不顾身,穿着防护服背着沉重的喷雾器,认真仔细的消杀着每一个角角落落,不放过任何一处有危险的地方。
当接到全县全员、各级各类人员紧急采样任务时,我们的采样人员冒着风雪,顶着严寒,在零下7、8度的广场扫码信息登记、核酸采样,到换班吃饭时间,大家都不愿意从采样台上下来,一是怕耽误工作量,二是想着节省防护服,都是连续工作,顾不上吃饭,更不敢喝水。采样中,有些采样人员的手已经冻得红肿,但他们不惧严寒,坚守岗位,面对长长的检测队伍,以极大的工作热情全身心投入,检测现场井然有序。
检验科的6名同志,也是连轴转,不仅要承担平时的核酸采样、检测任务,还承担集中隔离人员的核酸检测,只要采样标本随时送到,她们就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检验工作中,为了尽快出报告,人同机器不眠不休!累了就靠在办公室的椅子、沙发上打个盹,看着他们工作的模样,深深被感动着。
还有后勤工作中的驾驶员、物资管理人员,无论白天黑夜,只要一个电话,他们便会立刻出现在你的眼前,及时接送工作人员,分发登记防护物资,为新冠疫情防控提供快速高效的后勤保障。
疫情下,所有的疾控人都表现出空前的团结,承担着自己应有的角色,没有人讲困难,没有人提条件。为了战胜疫情,让生活回到原来的模样,让我们美丽的家园再现昔日的繁华欢乐,这群最平凡、最可爱的人展示着疾控工作者的风采,书写着大大的中国抗疫精神!
相信缕缕阳光会为我们拨开云雾,终将迎来春暖花开日!在此向所有为抗击疫情做出贡献的人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