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今天是2022年1月15日,距2022年春节还有16天,昨天西安市新冠肺炎本土确诊病例新增4例,虽未清零,但较本轮疫情高峰期时已大大减少,这样的数据给所有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者以及西安市民极大振奋,曙光就在眼前,我们离胜利不远了!
今天也是我作为下沉干部参与社区疫情防控的第十八天,2021年12月29日早八点,我作为第一批省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4900余名志愿者的一员,准时参与进所居住社区的抗疫工作中,当把疫情防控的红袖标戴上胳膊,站到核酸检测队伍之外时,我告诉自己:战斗开始了,加油!
我下沉的西三路社区属于新城区西一路街道,目前是新城区唯一的中风险地区,社区大多是老旧家属院,现住有一千多名居民。下沉的前一周,我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居民做核酸、搬运物资、执勤值守、协助解决居民的各类问题。记得第一天,白天在核酸检测现场工作到下午六点,回家吃饭洗漱完,晚上十点半刚躺到床上,社区来电话通知给居民免费发放的物资到了,需要连夜卸车分发,我急匆匆赶到现场,街边已经站了二三十号人,社区、城管、下沉干部、志愿者、物业各方人马已经到齐,不一会,一辆半挂车拉来了物资,这是来自泾阳县的蔬菜,司机师傅打开货箱门,几个小伙子麻利的爬上车厢卸菜,车下的人排成两队相互传递,仅用二十多分钟,几百箱蔬菜已经整齐的堆放到地上,随后清点数量分别送到各个小区,一个多小时后,人群渐渐散去,一箱箱蔬菜也随人群到了居民手中。回去的路上,天气依旧寒冷,但大家情绪高涨,盼了几天的蔬菜发到居民手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居民不会为吃的发愁了。
元旦当天,省水利厅给系统内209名下沉干部配发了防护服、口罩、隔离面罩等防疫物资,背后有强大的支持,干工作也踏实很多。那几天,我上午在核酸检测现场,下午在西五路一个棚户区门口值守,掌握了核酸检测的流程、注意事项等,也更深理解了全员核酸检测的意义。校对人员信息是核酸检测的关键环节,拿着人员名单,要快速找到他是几栋几号,家里其他人是否做了,做好记录,所有人做完后,再上门对未记录的人进行核查,确保不漏一人,在这个过程中,对辖区情况的了解更加清晰。
1月6日,西一路街道融媒体中心招募摄影爱好者为辖区医护人员拍摄形象照,我报名参加,用影像为他们记录下这段特殊的经历是很有意义的。在人民大厦家属院,远远看到两位核酸采集医护,腰间绑着黄色的医废袋,与白色的防护服形成强烈对比,手上拿着试管、酒精、采样拭子,我上前打招呼,希望能为她们留影,她们没说一句话,摆摆手向居民楼走去,我感到些许失落,旁边的人说,她们的任务是上门为行动不便的居民采集核酸,任务量很大,在老旧小区需要一层层爬楼,通常一早上下来,早已累得不想说话了,这时我才发觉,她们俩的步伐已有些沉重,但她们的背影是如此高大。在西安市,有几万名医护人员奋战在一线,他们冒着风险,顶着严寒,耐着疲惫,默默奉献,向他们致敬。
我所值守的西五路巷子是一个棚户区,环境复杂,居住着28户48人,有独居老人、常年卧床的病人、务工人员等,很多人属于低收入人群,疫情发生以来,如何稳定这28户居民的情绪,保障他们的生活,为他们做好服务是头等大事。在西三路社区党委副书记宋轶的带领下,我和省工信厅下沉干部张楠紧密配合,从早八点到晚十点,查验登记进出人员,多次发放生活物资,把蔬菜、粮油、馒头、方便面等送到每户家里,每天上门问候重点关注对象的情况,及时解决他们的买药、就医、采购等方面的问题。前几天,巷子里两位老人因基础疾病相继离世,我们上门安抚家属情绪,开具介绍信、办理通行证,协助家属处理好老人的后事。一天晚上,巷子里一位大姐为值守点送来了毯子,她说这几天风大,晚上冷,你们坐在帐篷里时把毯子盖在腿上暖和一点,令我们感动不已。其实,每次与居民打交道,都能听到他们不断的说谢谢,在五路巷子值守这些天,我有了宝贵收获,对习近平总书记说的:“牢记初心使命,永远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有了切身的感受。按照上级指示,西三路社区成立了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党支部就是战斗堡垒,一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青年党员,我必将带头勇担当、带头解民忧、带头作宣传、带头守纪律,认真细致干好工作。
这些天,亲朋、领导同事、社区等各方的关心帮助给了我强大动力。下沉以来,亲人每晚接到报平安的电话方能安然入睡,我多次收到领导同事叮嘱鼓励,告诉我做好防护,注意休息,有需求向单位反映,社区也及时帮助解决遇到的问题。感恩我身后的人,感谢支持我们工作的居民朋友,我想说,为你们服务是我莫大的荣幸。
今天,疫情防控的各条战线不断传来好消息,接下来的每一天,都是值得所有人更加期待的一天,离西安市“清零”的日子越来越近了,我也将在岗位上恪尽职守、继续工作,相信西安经历过这次考验,下一个春天会更加美好。祝愿“长安 常安”!(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