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双碳”目标的提出,给煤炭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也赋予了柠条塔矿业公司在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加清晰的时代定位。
为顺应新形势新变化新要求,过去的一年,陕北矿业柠条塔公司围绕污染防治、综合利用、生态修复三项工作,不断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力度,全力推进绿色转型发展,先后荣获中绿盟“绿色矿山杰出贡献单位”、生态环境部“十三五节能减排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扎牢绿色生态新屏障
柠条塔公司坚持将生态环保的弱项、短板作为日常管理的焦点、重点,持续精准发力,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步伐坚定、铿锵有力。
将环保和安全生产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严抓并管。先后制定下发了《生态环保奖罚实施细则》,完善了《生态环保风险抵押管理办法》,建立了生态环保违法违规行为清单,明确了处罚标准,有效推动了生态环保工作高质量落实。
编制了《生态环保风险辨识评估报告》,科学合理制定了管控措施,下发了《大排查大整治百日生态保卫大行动活动方案》,2021年,共开展大排查大整治活动5次,累计发现隐患48项,全部进行了整改落实。
按照职能部门调整,建立了“十部门五中心十一工区”,381个岗位生态环保责任制清单,形成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担责的生态环保新格局。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浓度”双控制,定期对检测设备进行标校,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2021年,颗粒物、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下降了72.65%和9.98%,全年未发生一般及以上环境污染事故。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了精准治污、科学治污,2021年,柠条塔公司印发了《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方案》,共计安排了4个专项整治活动,6项具体攻坚任务,2项污染防治重点工程,精准、科学、依法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
大胆尝试应用新能源产品,在北翼2号风井实施了乏风余热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减少了碳排放;在洗煤厂升级改造、智能化中心建设过程中,通过采用湿法作业、定期洒水降尘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施工扬尘污染;建成了落煤塔及运煤专线智能降尘系统,安设了空气质量测微站,实现了实时监测,联动降尘的目标。
全面实施“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变矿井疏干水为生态、生产、生活用水,不断提高矿井水综合利用率;投入2770万元,累计开拓进尺2885米,完成了南翼井下矿井水处理站井巷工程建设;将井下矸石作为建材原料用作混凝土骨料、喷浆拌料、制备不同类型的砖体切块等用途,60.04万吨矸石得到了综合利用,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吃干榨尽”。
此外,柠条塔公司还建立了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智能供电计量系统,实现了能耗数据自动采集、大数据分析、智能分配供电,极大地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推广应用三机变频器设备,根据负荷大小调节频率,累计节约电费100万元。
打造生态文明新样板
柠条塔公司刷新了人们对传统矿山的印象。矿区内绿树、碧水、凉亭环绕,清扫设备开展洒水抑尘和除尘保洁作业,“尘土漫天”的旧景致早已不见,展现在眼前的是“净与美”的新气象。
近年来,柠条塔公司大力实施“绿色矿区”建设工程,对矿区道路沿线绿地景观进了全方位、立体式改造升级。共计栽种绿化植被1.7万m2,增加百日草、长夏竹石等草本花卉10万余株,完成养护面积16.6万m2,工业场地绿化率达到了45%。
绿色矿山建设中,柠条塔公司坚持把生态文明理念贯穿于资源开采、加工、综合利用和运输的全过程,绿色矿山建设既要做到“表绿”,也要做到“深绿”。
从井下多人岗位到“无人值守”,从密集用工采煤作业到一个人在地面操控……在柠条塔公司,智能化工作面已逐渐取代传统的采煤工艺,快掘系统“智能化少人化”、辅助运输系统“智能化无人化”、供电系统“远程化”,不仅减少了井下作业人数,而且提高了安全系数和效率。
值得一提的是,柠条塔公司通过整体搬迁、土地流转、农户合作、专业公司合作4种治理模式,不但让采煤沉陷区恢复了生态,更以此为起点通过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2021年,共计恢复治理面积7395.6亩,其中北翼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示范项目建设成为了全煤行业的标杆。
(供稿人: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