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近日,为缓解乡村医生人员老化问题,县卫健局出台相关政策,提升村级服务能力和培养健康“守门人”,进一步筑牢村级卫生服务网底。
强化基础实施建设
投资3898万元,对178个行政村(社区)全部新建80㎡以上集体产权村卫生室,达到业务用房“六室分离”的标准化卫生室。并统一为村卫生室采购配置急诊抢救推车、紫外线杀菌车、高压灭菌锅、中西药柜、办公桌椅、候诊椅、档案柜、电脑、打印机、电视机等30余类医疗和办公设施设备。
强化镇村一体化管理
对全县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乡村医生实行“县聘镇管村用”,将村卫生室纳入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实行医疗业务、公共卫生、人员培训、绩效考核的统一、标准、内容和管理,管理期间乡村医生的身份、法律责任主体、财务独立核算三不变。
强化信息化推广应用
为每个村卫生室配备“健康一体机”一台,在村卫生室推广智能化“健康小屋”,通过“互联网+平台”和智能手机终端,将农村居民的大病、常见病、多发病筛查诊断结果及时与上级医生进行在线确诊和建立快速的转诊通道,真正落实县镇村分级诊疗体系。
强化村医养老保障
从2021年日起,县财政按照每人每年个人缴费标准的50%对全县承担公共卫生的村医生予以补助,补助金额每人每年最高不超过1500元,全面落实好村医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建立定期培训机制
镇卫生院实行对村医生月例会培训制度,依托“心医网”“云视讯”等网络信息化平台和国培项目,每年做到对村医线上线下全覆盖的培训;镇卫生院每月组织辖区村医集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特别是加强对最新疫情防控政策的培训学习。同时也加强了乡村医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学习,进一步提升了业务能力。
建立定向培养机制
为缓解乡村医生人员老化和偏远边远无人原因从事村医生工作,县卫健局出台政策,开展村医定向培养工作,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毕业生中,录取到指定医学院校相关专业,通过签订服务协议到村卫生室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我县累计定向培养了10余名乡村医生。
建立考证激励机制
鼓励在岗乡村医生考取执业(助理)医师和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对考取到执业医师的给予奖励3000元,考取执业助理医师奖励2000元,考取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给予奖励1000元;对取得国家教育部门承认大专及以上后续学历的给予一定补助,对年度优秀的乡村医生进行全县表彰奖励,各镇卫生院对获得各级表彰的乡村医生在补助调控资金中进行奖励和倾斜。(蒲应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