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近日,笔者在南宁机场隧道施工现场再次见到了高艳伟,远远看到他还没来得及打招呼,就听到他打电话的声音。
“陈涛,这两天下大雨明挖段基坑内存了很多水,现场目前正在抽水抢险,你赶紧去现场组织,到现场后一定要拍一些现场受灾、机械和人员抽水的照片,结束后及时填写机械台班表和临时用工记录表,回头将相关资料交给工经部到保险公司索赔。”
在我的印象中,保险理赔一般是项目工经部门的工作,且一般项目上遭受较大损失时才会进行保险索赔。想到这,我对这位“爱管闲事”又粗中有细的前辈又有了新的认识。
“高经理是一个有心的人,还不怕麻烦,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都是单位的利益,他常给年轻人说,要本着良心干活,要对得起企业。”同行的中铁一局三公司南宁机场隧道项目党支部书记刘银明介绍说。
今年52岁的高艳伟,是一位地道的陕西汉子,现为三公司南宁机场隧道项目生产副经理,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老党员,1995年成为中铁一局的一员后,工地在哪里,他就奋战在哪里。时光荏苒,他已在中铁一局工作26个年头了。
“我是铁二代,老母亲及家人了解我的工作,她们从没有抱怨过我。”高艳伟对笔者说,高艳伟的父亲1952年在中铁一局桥梁公司工作,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企业。从小就在建设工地上长大的他,一开始并不想子承父业,一辈子扎根在工地。
1995年,高艳伟最终没有拗过父亲,极不情愿的来到了桥梁公司永登高速项目,从工人干起,从事装吊工工作。干了不到半年,高艳伟觉得自己实在不适应这份工作,就偷偷跑回了家,刚到家,就被父亲撵回了工地。
“我清楚的记得那天是一个下大雪的晚上,刚到家就被父亲训斥了一顿,饭还没吃一口,就顶着风雪坐了一夜绿皮火车又回到了项目。”高艳伟回忆说。
随着在单位的时间长了,也就理解了当初父亲的决定,理解了干这个工作的责任。
“2011年4月,积劳成疾的父亲,因患肺气肿离开了人世。”高艳伟回忆说,父亲病重期间,他所在的湖南张家界高速工地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他匆匆从工地赶回老家陕西渭南,弥留中的父亲没有责怪,反而教诲道:“咱们都是中铁一局的孩子,你是‘铁二代’,工地就是咱的家,好好干,不能给中铁一局丢脸……”
安葬了父亲,高艳伟第二天就马不停蹄地赶回了工地。
2020年初,南崇铁路引入机场隧道开工,高艳伟从河南郑阜高铁项目转战到南宁,担任项目生产副经理,主要负责暗挖段出口和明挖段施工。
南宁机场隧道项目地处南宁吴圩机场,该项目线路全长3.32公里,其中:隧道暗挖长度为1.294公里,明挖长度为1.566公里,“U”型槽长度为100米。项目工期紧、任务重;暗挖段隧道属于V级围岩,洞身通过泥质砂岩,地质条件复杂,施工中容易发生突泥;隧道下穿G322国道、机场匝道、2座既有机场空港天桥,且隧道埋深浅,最小埋深仅有3.4米,浅埋偏压,受力不均匀,明挖段深基坑最深处29.6米,安全风险高。
谈起这座高风险隧道,经常干隧道的技术人员都连打“退堂鼓”,但干了半辈子桥梁的高艳伟偏偏不信这个邪,他主动请缨,担负起了暗挖段出口和明挖段的施工任务。
有人劝他:你以前一直干桥,第一次干隧道就挑了一个这么难的,你就不怕干砸了,毁了你一辈子的好名声。
“我是一名有着15年党龄的老党员,不管任何时候,我都要冲在前,为年轻党员做表率”高艳伟坚定的说。
了掌握隧道施工要点,已经52岁的高艳伟重头开始,没事就查规范、看图纸,学习工艺工法,遇到问题就向项目总工程师请教,向现场年轻技术员、工人请教,从最简单的拱架如何支立,一次进尺多长,锚杆打多深,围岩如何确定,三台阶临时仰拱怎么做,间距和角度怎么控制,一点点学,一点点了解。
“他总说自己不能当一个外行,不能无知者无畏,更不能让别人在施工过程中糊弄他”项目总工程师刘旭介绍说。
管生产技术要懂,生产也要懂,啰嗦事、杂事比较多,为了随时解决问题,高艳伟吃住全跟劳务队伍在一起。劳务队机械坏了、台车走不动了,要找他协调修理;队伍间有矛盾了,他要相互协调解决矛盾;队伍工效上不去,他主动帮队伍分析原因,提出措施。
“天天都能看到老高一身工装,脚踩胶鞋,一天到晚都在现场扎着,吃住全在工地。进入伏天,隧道洞内异常闷热,他的衣服天天都是湿的”项目负责人刘显超介绍说。
2021年春节,因为工期紧张,高艳伟原打算春节回老家陕西渭南和家人一起过年,但肩上的责任让他的计划再次泡了汤。
“家中的老母亲今年已是84岁高龄了。中秋节又要到了,我多么想陪伴在她老人家身边。但为了南宁机场隧道早日通车,我不能离开工地!”高艳伟愧疚的说。
由于工作性质,高艳伟很少回家,思乡之情常常萦绕在他的心头。“工地现场是我家”高艳伟常常这样安慰自己。(孙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