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年迈父母的心尖尖、九个姐姐的毛蛋蛋、妻子与儿女心中的大山,这个陕北后生舍弃优渥安逸的生活,用15年的青春岁月坚守荒漠戈壁,从初出茅庐到带领团队,常年与铁路既有线为伴,以营业线提速改造、场站扩能为己任,用奋斗与担当书写了不平凡的青春记忆。”

作为党员干部,冯兵在紧张的工作中不忘学习党史知识
这段文字的主人公叫冯兵,现任中铁一局三公司莎车项目负责人。23岁到38岁,人生中最精彩的15年,这个陕北小伙却在遥远的新疆铁路建设第一线坚守着。忠诚、担当、敢闯是他的标签,他将自己的青春留给了新疆铁路营业线项目建设当中,也成为了他最自豪的回忆。
不忘初心 传承红色基因
冯兵于1983年出生在陕北佳县,这里既是颂歌《东方红》的故乡,也是毛泽东率领党中央转战陕北生活战斗过的地方。这里的父老乡亲对党和国家的热爱更加的朴实、真诚、强烈。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成长,让冯兵从小就对共产党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抗日战争、延安党史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培养了他敢于较真、敢说敢干、实事求是的性格。同时也让他在走进大学的第一刻,就把入党作为了他最为重要的奋斗目标。
2005年,大学中担任班长的冯兵如愿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同学中第一批入党的学生,如今38岁的他已经是一名有着16年党龄的老党员了。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家里有个儿子是每个家庭最朴实的愿望。冯兵有9个姐姐,他在家排行第十,可谓家中宠儿。父母为了生活忙碌,他的童年几乎由姐姐们带大。但这并没有影响到父亲和家庭对他的教育,生于1936年的老父亲如今已年过八旬,父亲见证了红军转战陕北的峥嵘岁月,对冯兵的人生的引导和教育在他的人生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儿呀,入了党,一定要戒骄戒躁,把红军艰苦朴素,迎难而上的作风继承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将来工作了为党、为国家、为单位好好工作,不能丢了咱们革命老区的人……”。这是冯兵在项目上工作之余,与同事们聊天时常提起父亲对他入党时的教诲,他始终记在心头。童年,父亲也常给他讲些党中央和红军在延安的党史小故事,为他的人生信仰和走上工作岗位的初心给予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
勇于担当 直面困难挑战
2006年,冯兵成为中铁一局三公司一名年轻技术人员,15年来,在公司传统主营的新疆片区参与了8个铁路项目建设,从技术人员到部长、安全总监,从项目书记到项目负责人,15年的积淀和历练,让他成长为一名企业的中流砥柱,成为公司铁路营业线施工项目的中坚力量。

冯兵与同事现场研究图纸,讨论施工方案
铁路营业线项目不同于新建铁路项目,需要与铁路运输、工务、电务、通信、供电等多个部门配合,在火车慢行或“天窗点”的条件下进行施工,施工时间受限、安全风险大、施工难度极高,
2016年,冯兵时任格库铁路项目安全总监,在抓好项目安全生产的同时,单独负责项目下穿南疆线箱型桥顶进施工任务,此处工点距离库尔勒站仅有1.5公里,日进出站火车每天多达30余对车,每天有效作业时间短,“天窗点”更是家常便饭。安全工作一度受到乌鲁木齐铁路局、库尔勒建设指挥部等业主单位的高度重视。但紧张的工期不允许冯兵有丝毫的懈怠,他带领着项目营业线技术及安质人员,认真梳理施工计划、制定安全防控措施。对施工队伍每天进行技术和安全交底,并对每个作业人员进行明确分工,要求现场所有人员熟练掌握施工要求后再进场作业。他带领全体营业线参建始终保持着昂扬的斗志,顶着压力攻克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和挑战,在安全生产零事故的条件下,如期完成施工任务。
2018年11月,他前往新的工作岗位,担任库阿喀铁路扩能改造项目书记兼常务副经理,对营业线施工管理他满怀信心,但对于书记岗位他却是一名新兵。多了一个角色就多了一份责任。在管好424公里营业线施工的同时,他一边学习基层项目党建知识一边开展党建工作。工作中,他把党建工作穿插到了施工生产任务当中,在工地上与干部职工谈心,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在抓好自身党风廉政建设的同时,经常提醒身边的同事,管党建促中心任务,抓廉洁刚正不阿,关心职工生活细致入微,是项目员工对他的评价。

冯兵与同事在施工现场交流探讨
2020年8月,他担任莎车西站铁路物流专用线项目负责人。项目成本、人才培养、营业线施工安全又成为了他项目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莎车项目初期,人员年龄普遍比较年轻,各部门的业务能力也参差不齐。冯兵意识到,作为高风险的营业线项目,没有一支过硬的团队是完成不好任务的。在抓好各业务部门培训的同时,他每天在工地对现场技术人员手把手讲解各工点技术管理要点,对每个防护人员耐心的讲解营业线防护要求。和职工一起上工地,回项目时披星戴月已成为他工作的常态,作为始终参与营业线“天窗点”施工的他也早已习以为常。
坐在办公室里,经常会看到他时而看电脑,时而看图纸,时而按着手中的计算器,嘴里默默念着一个又一个数据。有时有人找他去汇报工作,他偶尔会反应总是慢半拍,脑子里还琢磨着计算的数据和项目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他用的计算器上的按键上的数字在常年累月的反复使用中已经没有了数字和符号标记。
冯兵说:“抓项目就向家里过日子买柴米油盐一样,该花的钱要花,不该花的一分钱也不能乱花,这样才能把一个项目成本管理好。”铁骨柔情 工作不忘家庭
因为工作繁忙,常年在外的原因,他的心头对父母妻儿也有着深深的亏欠。有一次儿子高烧出现了抽搐惊厥的情况,接到家中妻子的电话,电话的那头在哭诉着孩子的症状,当他忙完手头的工作已是两天以后,孩子已经住进了医院。
每年夏天,为了能多陪伴家人,妻子会带着一对儿女到项目探亲。但白天要忙于施工生产,夜晚要安排部署第二天的工作,有时“天窗点”施工,披星戴月坚守在施工现场也是常事,即使闲暇陪陪家人,也总是电话不断,处理着他的工作。
年幼的儿子给同事们说:“我爸爸就是个工作狂,陪我玩不了多久就打很长时间电话,也不带我和姐姐妈妈出去玩。”每当听到儿子这样的抱怨,原本刚毅自信的他总会沉默,迁就的看着孩子摸摸他的头,然后拿出手机,给孩子翻看着他参与建设的铁路项目照片,告诉孩子爸爸工作中的故事……
15年的工作生涯,冯兵始终不忘初心,奔走在平行的铁路线上,完成了631.3公里新疆铁路线扩能改造任务,用自己无悔的青春,诉说着对工作的热爱,认真完成着企业和项目交给他的每一项工作。15年,他与戈壁为伴,用自己的行动,同企业共成长。(王晓星 陆韩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