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 他是学术造诣深厚的行业领军者,从事水利水电规划设计工作31年,先后参加30余项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承担20余项工程专题技术课题的研究和多项行业技术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具有解决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复杂技术难题的超凡能力和实力。
他是陕西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先后主持和组织完成10余项陕西省重大水利项目前期规划与研究工作,主持并参与完成30多项大中型水利工程不同阶段的设计工作和项目的重大技术专题的研究工作。主持和组织编制各类设计报告及各类专题技术研究报告150余份。
他是全国水利系统劳动模范,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持完成的《黑河金盆水利枢纽工程》项目获得2009年度中国水利工程优质(大禹)奖、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优质工程)。主持完成的《BIM技术研究及在引汉济渭工程勘测设计中的应用》获第二届中国建设工程BIM大赛一等奖。
一个个伟岸的水利工程凝结他的智慧和汗水,一摞摞高高的资料倾注他的满腔热爱和多年心血,一本本鲜亮的获奖证书见证他无怨无悔的奉献和付出。他就是原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兼总工程师,现任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工——刘斌。一个为水利事业奋斗半生,依然老骥伏枥、继续奉献在基层的水利人。
“既不能让国家当冤大头,也不能让老百姓吃亏”
1982年,刘斌从陕西机械学院水利系水电工程建筑专业毕业后,先是在原水利电力部第三工程局从事施工技术管理,1986年转到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院从事水利水电设计工作,从此,他便一心扑在水利水电设计工作上,不管艰难险阻,只顾风雨兼程。
西安市黑河引水工程金盆水利枢纽是他接手的第一个工程。从1985年开始做可研论证,到1990年编写工程初步设计,再到1995年工程开工,2002年水库大坝建成。他记不清走了多少路,用了多少支笔,画了多少张图纸,他只知道,“黑河引水工程的建设,关乎西安市每一个家庭的饮水,不敢有一丝马虎。”
工程实施前,他无数次跑现场,地形测绘、分析计算、岩石取样、水文分析,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做,时间飞快流逝,他起早贪黑,常常熬夜到凌晨,恨不得把一天当作两天用。
当时从西安到黑河金盆水库工地,没有直达车,每次去,他都是背着干粮,先从西安坐客车到周至,再坐公社的班车到乡镇,再从乡镇骑自行车到工地,紧赶慢赶,路上也得花费大半天时间。
为了节约时间,一次性把想办的事情都办完办好。每次出门,他都提前列个计划,把要干的事情一条一条罗列出来,完成一条勾一条。
到公路局查看工程实施范围内公路桥梁分布图,每一条路、每一座桥都要跑到,每一座桥的参数、限重都要搞清楚;到供电局了解工程所在地的电力电压情况,协调工程用电;到土地局、农业局了解淹没区作物的产量、产值和价格,制定合理的赔偿政策……
事无俱细,他不急不躁,耐心处理。房屋一间一间量,土地一块一块查,各种大小树木一棵棵数。事情繁杂、困难重重,常常跑断腿,说尽好话,还要遭受来自各方的刁难。
“既不能让国家当冤大头,也不让老百姓吃亏。”这是刘斌工作中始终坚持的原则。
功夫不负有心人。由他主持设计的《西安市黑河金盆水利枢纽工程》不仅获得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还获得全国水利水电行业优秀工设计银奖和中国水利优秀《大禹》奖。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此后,他更加沉迷于水利水电勘察设计工作,先后主持完成了新疆塔里木河流域近期综合治理下坂地水利枢纽,陕西省引汉济渭等30余项大、中型水利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工作,以及关中水系规划、陕西省水资源综合规划等10余项陕西省重大水利项目前期规划与研究工作。

刘斌在引汉济渭工程现场考察
“既然负责这个项目,就要操这份心”
90年代以前,因为交通不便,每次去工地,刘斌就背着水壶,自带些锅盔、馒头等干粮,饿了啃口馍,渴了就喝河里的水。
“现场所有情况必须弄清楚,不能偷懒,像大夫看病一样。水文、环境、供电等,涉及十几个专业,都要了解清楚,不会的就看书学习,请教专家、师傅。”刘斌说。
做工程勘察设计,不仅前期要在现场做大量工作,采集很多数据,随后出设计图、出方案,更要反反复复的修改,一个项目通常要做十多套方案。
以前设计图纸,全部是手绘,圆规、尺子、图板、铅笔,这些都是必备工具。每天一上班,先削一大把铅笔,用沙纸把笔尖磨好。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开始绘图,一绘就是一上午,不停歇。绘图时大部分时间要站着,一天下来腰酸背疼。回顾以往,有很多艰辛酸涩,但再苦再难,刘斌的初心始终不变,执念和痴迷一如既往。
“既然负责这个项目,就要操这份心,就要把这事干圆满、干漂亮,让国家放心、人民放心,这样自己才能安心。”刘斌说话的声音不高,但很坚定。
近四十年的规划与勘察设计工作中,他时刻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以科学严谨的态度,尽心尽力的工作,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和标准,精心勘测、用心设计,为业主为社会提供满意的服务。
黑河引水工程金盆水利枢纽、二郎坝引嘉入汉天生桥水库枢纽工程,下坂地水利枢纽、四川鸭嘴河梯级水电站,延安市南沟门水库,西安市李家河水库……这些他主持设计的,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的大型水利工程都已经建成投入运行,发挥着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刘斌在下坂地水利枢纽工程现场
“要建好工程,让工程造福一方百姓”
《BTM技术研究及在引汉济渭工程勘测设计中的应用》获中国建设工BTM一等奖、《引汉济渭三河口枢纽BTM设计》获第二届“华春杯”全国BTM技术应用大赛二等奖、《隧道(洞)安全监测与仿真反演分析新技术》获2004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太多的获奖是他辛勤付出的见证,更是他开拓创新、善于钻研探索的见证。
在他主持的每一个勘察设计项目中,他都积极主动地开展技术创新,结合工程设计和建设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深入工地一线,带领设计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试验论证,积极引进和采用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理论、新方法,有效地解决工程设计与建设中存在的技术难题。
“水利水利,就是要除害兴利。作为水利人,我们的责任不仅是把水利工程建设好,更要让工程造福一方百姓。”工作时间越长,刘斌愈发感到肩上责任的重大。
黑河金盆水库建设时,坝底都是鹅卵石,容易造成渗水现象,影响后期运行,勘察设计时,刘斌提出墙和围基组合的防渗屏障,现在水库已经运行多年,渗水一直保持在控制范围内。
引汉济渭工程设计难度大,特别是秦岭输水隧洞,地质条件复杂,超长距离,大埋深,软硬岩石交替,除了在设计时,项目团队人员多方考察,布置多个测点进行施测。施工中,派驻设计代表专门驻守工地,对施工中的变形、塌方等问题提前预判、分析,提出解决对策,保证施工安全。
“好的工程既要有好的规划、好的设计,还要有好的施工,只有每个环节都滴水不漏,才能建设造福百姓的良心工程。”刘斌说。

刘斌在工程现场
基于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针对工程中的关键技术难题,他协同有关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攻关克难,先后完成了陕西省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工程联合调度运用与供水网络体系、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供水保障问题、不良地质条件大型地下洞室变形及安全监测技术等10余项重大专题问题的研究。
他还鼓励设计院年轻的设计人员在工程设计中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理论,提升设计理念,做到优化设计,提高设计出案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科技含量。在他的带动下,近年来陕西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获省部级以上技术成奖项达近100项,年获奖数较过去有了大幅度提高。
有一种品格叫执着,在执着中追求卓越;有一种品格叫奉献,在奉献中展现担当。随着时代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刘斌这样的水利工作者,前赴后继、奋发进取,为我国水利事业争做贡献。(文/刘艳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