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抹绿,展现百姓幸福好生活 ——看幸福林带建设工程

2021-08-12 10:53:28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这是一片以“幸福”命名的土地,这是一片承 载着希望与梦想的土地,是无数建设者用脚步丈 量、用汗水浇灌,共同筑起的幸福工程,它就是“幸福林带”。
 
  漫步在幸福林带,眼前花团锦簇、草木繁茂、 绿树成荫,如丝带般串联着整条林带。它南起新兴南路,北至华清路,全长5.85公里,平均宽度210米,占地总面积约1843亩,成为城东老工业区最新的姿态。
 
  而它的孕育则承载着半个多世纪的重托,积淀着西安人民对城东的梦想,怀揣着省市政府还林于民的初心。

  据了解,“一五”期间,西安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城市,在前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重大工程中 西安就有17个,多为兵器工业、航空工业等,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和西安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中,位于幸福路地区的重大工程就有6个,分别是黄河、华山、昆仑、秦川、东方和西光等厂,生活 在这里的老一辈人一定不会陌生。
 
  “幸福林带工程”从何而来?1953年,考虑到幸福路区域六大军工企业安全防护需要,中苏专家提出了幸福林带工程计划,用于隔离生产区与生活区,并将幸福林带纳入西安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 , 但因各种原因幸福林带始终未能建成 。

  2003年,西安市提出“还林于民”,谋划重启幸福林带建设。2012年12月《幸福路地区综合改造总体规划》通过政府审议。2013年11月,幸福林带征收安置工作启动,2017年6月,中国建筑全面拉开幸福林带建设序幕。

  如今,历经1468天,147家参建单位、万余名建设者日日夜夜的奋战,2021年7月1日,“幸福林带”终于“面世”。
 
  “我今年62岁,已经在幸福路上住了62年了。”漫步在幸福林带的李芸柯老人不停地用手机拍照留念,准备发“朋友圈”。原来李芸柯的父母都是秦川厂的职工,她和老伴也在秦川厂工作直至退休。在幸福林带附近住了半辈子的她见证了幸福林带的变化。“这里原来是麦地,建了很多房子,现在变了大模样 , 这下我 们老年人有去处了。”一位正在这里休闲体验的大爷高兴地说。

  “幸福林带”让百姓的“幸福指数”开始攀升。

  幸福林带统筹建设地上景观、地下空间、综合管廊、地铁配套和市政道路五大业态。

  整条林带占地面积1134亩,栽植高大乔木25000余棵、灌木22000余株,地被40余万平方米,有230多个植物品种,绿化覆盖率达85%。地下空间开发面积达80万平方米,包括公益场馆、商业运营及“P+R”停车场,规划停车位7000余个;综合管廊全长12.4公里,电力、通信、燃气、热力等管线均入廊,消除“马路拉链”和“空中蜘蛛网”;此外,西安地铁环线8号线贯穿林带全线,与1号、6号、7号线交叉换乘,在林带下方形成5站6区间的布局;市政道路全长13027米,采用“小街区、密路网”的设计理念,建设“两纵十横”的路网体系,在交叉路口采用下穿、下沉的立体交通方式,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前的堵车问题。

  可以说“幸福林带”将森林引入城市,打造“林在城中、城在林中、城林一体”的生态示范区,让绿色发展成为区域的主基调。整条林带由一条延绵起伏的“金丝带”贯穿始终,生态主线和文化脉络串联互动,打造出集生态、文化于一体的休闲长廊,有效修复了区域生态、重塑了城市形象。

  如今这个被誉为“世纪工程”的幸福林带拥有几大“头衔”:目前全球最大的地下空间综合利用工程、全国最大的城市林带建设项目、陕西省以及西安市重大的 市政工程、生态工程和民生工程。

  对于幸福林带,如今的对外开放只是一个开始,要把幸福感带给每一位市民群众还要继续深耕细作,期待这条以“幸福”命名的林带早日实现“万木葱茏、鸟语
蝉鸣、四通八达、人文荟萃、物华民乐”的宜居画卷。(文/记者张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