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地窑第一村”——三原县柏社村

2021-08-11 16:56:39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柏社村因历史上广植柏树而得名“柏社”,坐落于咸阳市三原县新兴镇北部,是国家下沉式地坑窑集中保护区,它拥有二百多个地坑式窑洞,享有“天下地窑第一村”“中国生土建筑博物馆”之美誉。

  见树不见村,见村不见房

  柏社村林木繁茂,现有中国珍贵的用材树种楸树5万多株,被称为“楸树王国”。走进柏社村,村道两侧高大繁茂的楸树遮天蔽日,使得整个村落掩映在天然的绿色屏障中,形成十分封闭幽静的村落空间环境。笔者跟随讲解员李海峰顺着村道一路参观感受柏社村的风貌,发现了一些特殊的“房子”,即地窑。 

  徜徉在绿荫小路上,人在平地,不走到跟前根本发现不了这些房子住有人家。笔者远远地看到地面四周那用灰瓦筑成的约1米高的围栏,方方正正的,像一个天井,等到临近围栏,从上面俯瞰,便有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布局规整的地下窑洞,整齐干净的院落,其形制规格都如同四合院一般,中央是一个小花园,中间有棵高大的桐树在阳光下静静地矗立着。底下有妇人在院里晾晒衣裳,有耄耋老人坐在院子里闲话家常,还有小孩趴在石桌上写着作业……这一切仿佛是与世隔绝的。

  为什么会在地下建造窑洞呢?讲解员李海峰介绍,地窑都是从前贫苦人家居住的,因为建造地窑可以省掉许多砖瓦,而且还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在物质资料匮乏的年代,无疑是许多穷苦人家理想的住所。       

  地平面以下的生活,美则美矣,但多少都会有些不便之处。李海峰说:“窑顶上的地面夯实,并向外有倾斜之小坡,这样下雨时地上不积水,可保护窑洞。而且柏社村为黄土台塬区,黄绵土耕层有一定的结构,土质较密实而且抗冲力和抗蚀性也比较强,地坑窑院中一般还会建设一口比地面略低、深约10米的渗井,专门用来收集院内的雨水,这种井被当地人里称为窖。”      

  在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微风荡漾下的柏社村静谧神奇,古朴而美好,让笔者感受到了“看见树,看不见村庄;看见村庄,看不见人”的奇妙景象。

  历史悠久,文化丰富

  柏社村始建于晋代,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晋代柏社村民居于“老堡子沟”,前秦时期迁移至胡同古道。胡同古道在古时深约6—10米,窄而狭长弯曲不直,长约4.5公里,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咽喉要地。南北朝时期,北魏在此建城堡(现存于村东北,城堡遗迹依稀可辨)。隋代在古城堡西南800米处建新城,今称南堡西城。唐朝经过贞观之治,南堡又添东城。明代建立北堡,位于寿丰寺西邻,成为盛极一时的商贸集镇。现留有当年的商业街一条、民居街三条、明清古建民宅四院。革命战争年代,柏社是通往革命根据地照金、马栏、延安的咽喉要地,红军和八路军均在柏社设有秘密交通站。大批青年志士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加入了革命队伍。“地窑的特殊构造可以躲避战争带来的危害。”讲解员李海峰告诉笔者。

  其实,历史上渭北地区地窑分布十分广泛,但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地窑保留最多、最为完整的是柏社村。柏社村内保留有传统的窑洞民居780院,其中下沉式窑洞四合院225院。目前,保存完好的有148院,经常有人居住的有25院,废弃地窑52院。村内还有崖窑34院,关中民居12院。  

  柏社村不仅保持了特有的居住方式,还保留了特有的民间艺术活动。据李海峰介绍,明末柏社村秦腔班社唱响关中北部,村内当时就建有大戏楼。解放前,柏社班社涌现出朱德成、席兴义、同智成等一批名声响亮的艺人。现今柏社村仍活跃着秦腔自乐班。柏社唢呐《百鸟朝凤》欢乐明快,婉转悠扬;《雁落沙滩》《祭灵》苍凉悲壮;狮舞龙灯、走马旱船生龙活虎;女工刺绣,衣袜鞋帽样样俱全;《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等喜庆图案出神入化;亭阁木雕刀法娴熟,玲珑剔透,神态各异;剪纸、面花、纸扎等民间文化艺术在柏社亦有久远的历史。

  在保护中延续,在延续中创新

  2008年,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建设设计大师张锦秋主持设计了三原柏社地坑窑洞民俗文化村发展规划。2010年,“第四届全国环境艺术设计论坛”分会场设在柏社村。2013年,西安建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形成了《陕西省柏社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2013年8月被住房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单,2014年3月被住房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评选为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随着经济发展,如今的柏社生活条件也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目前,新兴镇党委、政府为了使这个极具特色的下沉式地坑民俗院落,在保护中得以延续,在延续中得以创新,正在招商引资,全力打造一个具有观光、避暑、度假、科普等综合功能的文化观光型和民俗体验型的古村落旅游区。”(文/艾米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