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漫卷入画来

2021-06-08 15:13:39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旅游”在今年一直是旅游消费中的“高频词汇”。“五一”黄金假期,延安、遵义、井冈山……等革命老区,又一次迎来游客热潮。
  
  发展16年,风展红旗如画
  
  传承和保护红色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早在2004年12月、2011年5月、2016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就先后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三个发展红色旅游的规划。红色旅游从提出到的今天,已经大踏步地发展16年了,从最初的每年产业目标1000亿元,已经跃升至5000亿之巨,撑起了文旅产业“半边天”。
  
  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作出明确规定。《纲要》指出,发展红色旅游,对于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增强全国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纲要》确定的产业目标之一是“实现红色旅游产业化,使其成为带动革命老区发展的优势产业。到2010年,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000亿元,直接就业人数达到200万人,间接就业人数达到1000万人。”
  
  《纲要》提出培育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其中,以百色地区为中心的“左右江红色旅游区”,以遵义为中心的“黔北黔西红色旅游区”,以滇北、川西为中心的“雪山草地红色旅游区”,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红色旅游区”,以渝中、川东北为重点的“川陕渝红色旅游区”,这5个都在西部。
  
  2011年5月出台的《2011-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的重点景区基础设施和环境面貌全面改善,重要革命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红色旅游宣传展示和研究能力明显增强,配套服务更加健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红色旅游的积极性和满意度显著提升,综合效益更加突出。并提出产业目标是“到2015年,全国红色旅游年出行人数突破8亿人次,年均增长15%,占国内旅游总人次的比例提高到四分之一;综合收入突破2000亿元,年均增长10%;累计新增直接就业50万人、间接就业200万人”。
  
  《2016—202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是“十三五”时期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路径的总体部署。在突出红色旅游的理想信念教育功能的同时,更加突出了红色旅游的脱贫攻坚作用,更加突出了红色旅游的内涵式发展。
  
  红色旅游经过16年的发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革命旧址开放率超过93%,革命博物馆、纪念馆总数超过1600家,革命文物展示展陈渐成体系;“党的故事我来讲——争做红领巾讲解员”实践体验活动在革命老区展开,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推出“红岩革命故事展演”活动,推动经典红岩故事进高校、社区、企业、机关、军营……
  
  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统计,2020年,虽然新冠疫情极大地影响了旅游业,但是,我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仍超过1亿人次。2019年,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达到11.05%,红色旅游在国内的市场份额超过四分之一。
  
  目前,第四期全国红色旅游规划刚要还未出来,但是今年2月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建设红色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支持中央和地方各类媒体通过新闻报道、公益广告等多种方式宣传推广红色旅游。
  
  今年初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也提到,推进红色旅游、文化遗产旅游、旅游演艺等创新发展,提升度假休闲、乡村旅游等服务品质。红旗漫卷全国各地,当前,我国的红色旅游已经进入一个天时、地利、人和的快速发展时期。
  
  带动革命老区脱了贫
  
  西部各地在发展红色旅游时,更加注重振兴革命老区经济,提升和完善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带动革命老区人民群众脱贫致富。一方面,推动红色旅游和观光旅游、文化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等其他旅游产品相结合,形成以红色旅游为主题、形式多样的复合型旅游产品和线路,实现产业化发展。另一方面,推动红色旅游发展和革命老区经济发展相结合,充分发动广大革命老区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红色旅游发展,结合精准扶贫,结合乡村振兴,整合利用各方面资源,提供红色旅游餐饮、住宿等经营服务,延长红色旅游产业链,进一步带动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
  
  文化和旅游部在全国25个省、市、区设立了乡村旅游扶贫监测点。监测数据显示,通过乡村旅游实现脱贫人数占脱贫总人数的比例十分可观。比如,2019年监测点通过乡村旅游实现脱贫人数占脱贫总人数的33.3%,监测点乡村旅游对贫困人口的就业贡献度达30.6%。
  
  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勇介绍,近年来,集团在延安、铜川照金等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吸纳当地群众从事旅游服务,并联合当地政府开展旅游服务等技能培训,让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实现增收。“我们将继续按照‘红色是旗帜、民生是根本、旅游是支撑’的思路,在照金等革命老区进一步壮大旅游产业,增强革命老区的内生发展能力。”
  
  2020年,照金纪念馆接待游客28.5万人次、团队1986批次,2019年接待游客则高达91.6万人次。照金已经成为全国闻名的红色小镇。
  
  陈家坡会议旧址所在的北梁村曾是深度贫困村,通过发展湖羊养殖,2019年该村贫困发生率从44.1%降至1.68%,实现整村脱贫。北梁村第一书记王旷介绍,“2020年,北梁村被评为陕西省村级党组织标准化示范村,被中央有关部门确定为首批红色村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村庄试点。”
  
  郝家桥村位于陕西省绥德县城西南10公里处,红色历史深厚。近年来,郝家桥村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旅游产业,在2018年重新修缮、建设郝家桥革命旧址、习仲勋旧居等。据郝家桥村村主任刘国强介绍“2018年以来,郝家桥村累计接待游客24万余人次,其中包含党员干部、中小学生等9.8万余人次。开展主题活动150余场次,参与干部群众1.5万余人次,实现了旅游带动脱贫致富的目标。”
  
  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和旅游部整合优势资源和力量,带动“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2019年,第三方评估机构对我国“三区三州”旅游扶贫成效进行了评估,旅游扶贫对贫困人口脱贫贡献度达19.98%。
  
  以甘肃为例,2020年该省推出的“三区三州”红色旅游线路,打造了南与四川相连的红色丰碑旅游线、北与银川相连的长征胜利旅游线、东与延安呼应的红色沃土旅游线、西与新疆相通的英雄史诗旅游线4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充分发挥跨省区联动、跨产业融合、带动消费、助推脱贫的作用,为甘肃红色旅游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同时,借助“环西部火车游”推介活动,甘肃省红色景区、产品线路得到了进一步宣传和推广,打响了“南梁红色精神记忆之旅”“长征会师胜利之旅”“西路军红色征程之旅”三大红色旅游区品牌。
  
  红色旅游熔铸金字招牌
  
  2020年,我国中央财政支持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资金则高达60亿元。当年10月12日,国家发改委、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60个全国“红色旅游发展典型案例”。陕西延安南泥湾、甘肃高台和重庆红岩等名列其中,熔铸出红色旅游的金字招牌。
  
  近年来,高台县按照“立足高台、面向全国,突出重点、打造龙头、错位互补、各具特色”的发展思路,把“红色高台”作为全县“亮点名片”来打造,加快推进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做活做强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深度融合文章。目前已初步形成以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为核心,红色记忆博物馆、红军营为辐射和支撑的红色旅游发展格局,红西路军纪念馆成为全国反映红西路军历史最全面、最具权威性的纪念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记忆博物馆为国内首家以毛泽东像章所表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浓缩中国共产党历史进行中共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场馆。2019年全县共接待游客409.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8.5亿元,分别增长24.6%和31.3%;其中,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纪念馆接待游客155万人次,增长27.8%。
  
  由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和红岩革命纪念馆整合成立的红岩联线文化研究发展中心,30余年来不仅整合打造了重庆市境内的红色旅游资源,还向全国很多省市和地区输出策划和管理服务,让红岩精神红遍全国。
  
  早在上世纪80年代,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就开始主动探索红色资源开发的市场之路。1988年,他们在广州推出的“红岩魂”巡展,吸引游客爆棚,一炮打红。随后30多年不间断地在全国各地巡展,使红岩联线成为红色旅游的金字招牌。
  
  陈独秀故居、刘伯承纪念馆、赵世炎故居等众多红色旅游景点分散于重庆各区县而且游客稀少,红岩联线采取连锁经营、辐射带动,重新打造了这些散布的红色旅游景点,并根据其历史关系和地理位置,推出了重庆红色旅游十条精品线路,向广大游客和旅行社大力推介,得到了市场的欢迎。
  
  从这些典型案例不难看出,红色旅游发展很快的地方,更注重旅游产品创新。他们一方面围绕消费升级、消费分级和消费分层进行创新,另一方面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结合现代技术进行创新,涌现诸多新产品、新业态及新发展模式,丰富了产品供给、提升了产品品质,给人们带来了更好的旅游体验。
  
  不少红色旅游景区开始利用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手段监测客流、疏散导流,为游客提供多项服务,让游客直观地触碰历史。
  
  2018年,红岩博物馆专门打造了约200平方米的“红岩记忆——数字体验厅”,依托海量馆藏资料,用三维技术还原了《重庆大轰炸》历史影像。清脆稚嫩的卖报童声,骤然变成炸弹轰响,城市在火光中化成废墟,“愈炸愈强”让参观者恍若回到那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
  
  充分运用数字技术,红岩博物馆对平面类文物进行高精度扫描,对实物类文物实行360°环拍,建立藏品信息管理系统和文物保护专项档案库。同时运用无人机航拍、三维激光扫描、高清纹理拍摄等技术,实现文物遗址全景漫游进行本体“复原”。
  
  红岩博物馆还将电脑里的数字模型转化成文创产品,已经形成荷花系列、红梅系列等文创产品100余种,2019年文化产业总收入6000余万元。
  
  2019年,红岩联线管理中心迎客1150万人次,位居全国博物馆第二位,仅次于故宫博物院。2021年春节七日假期,红岩联线管理中心所辖景区共接待游客5.3万人。周公馆旧址、潼南区杨闇公杨尚昆故里景区、江津区聂荣臻元帅陈列馆等红色景点受到游客青睐。
  
  未来:如何把红色资源用的更好
  
  “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对革命文物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强调了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重要性。今后,如何把红色资源用的更好,成为革命老区当前主政者的思考课题。
  
  今年3月,延安市发布《陕西延安革命文物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计划用三年时间将延安建设成为:守护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示范城市;传承弘扬延安精神的革命圣地;彰显红色文化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城。其建设范围涉及延安全市域13个市县区的445处革命旧址。
  
  按照实施方案,延安将建设“陕甘宁红色旅游区”,形成西北革命根据地、长征落脚、全面抗战、转战陕北等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整合革命文物资源,开展集中连片维修保护,持续开展革命文物和文献档案史料等的调查征集,打造一批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精品。将桥儿沟、清凉山、边区政府等窑洞旧址群活化利用,串珠成链、整体展示,打造全国一流的体验式教育培训基地。同时,加强全域红色旅游交通体系建设,重点推进革命文物开放展示点与主要交通干线的连接,支持红色旅游列车、红色旅游大巴以及红色航班发展。
  
  4月20日,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在调研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凝聚推动重庆发展强大正能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
  
  同日,《四川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在川观新闻、四川在线、四川人大网等平台公布并公开征求修改意见,以便进一步研究、修改。明确要加强对见证红军长征、川陕苏区、川藏公路建设、三线建设、两弹一星研发、抗震救灾与灾后恢复重建、脱贫攻坚等重大事件的遗址、遗迹和代表性实物的保护,促进长征精神、苏区精神、两路精神、三线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的传承弘扬,突出精神谱系的保护传承。
  
  国家也在顶层设计上加强了部署。文化和旅游部资源开发司副司长单钢新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后的红色旅游从4个方面着手发展。一是丰富红色旅游产品供给,充分发挥红色教育功能。文化和旅游部今年将主动对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推出一批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举办一系列有特色、有亮点的红色主题展览、主题宣讲活动,持续提升红色旅游的政治效益和社会效益。二是推动融合发展,不断增强红色旅游为民意识。鼓励各地大力发展“红色+绿色”“红色+乡村”“红色+研学”“红色+科技”等旅游新业态,推出红色旅游与生态旅游、民俗旅游、研学旅游、乡村旅游等深度融合、相得益彰的高质量产品和线路。三是加强人才建设,不断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水平。实施红色旅游五好讲解员培养项目,推出红色旅游“云课堂”,规范提升讲解水平,推动红色旅游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四是加强宣传推广,不断营造红色旅游发展良好氛围。广泛宣传红色旅游的新成果、新亮点,不断增强红色旅游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今年恰逢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掀起“四史”教育的热潮,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游览革命遗址遗迹,触摸党史、触摸革命史,推动红色资源更好更快地开发,推动红色旅游更稳健地发展。文/记者  张义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