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大大的“眼睛”,伸缩自如的“脖颈”,蓝色与黑色相结合的身体,时而左顾右盼,时而翘首远望......12月3日,柠条塔矿业公司35kV变电站迎来了一位“新同事”——智能巡检机器人。
笔者揣着好奇心步入35kV变电站机房,只见这台外表呆萌的机器人正伸长“脖子”沿着程序路线,挨个对变电设备作扫描“体检”。另一边,在35kV电力调度控制室的终端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机器人的“所见所闻”。
见此情景,变电站运维班班长高在霞笑得合不拢嘴,“这位‘新同事’太牛了......”,招呼还未打完,这机器人像害羞似的,扭了头。原来是触发了机器人的自主避障功能。这个小插曲引发了现场一阵哄笑。
柠条塔矿业公司35KV变电站一直肩负着北翼生产及矿区生活供电的使命,是矿区日常运转的“动力源”。变电站投入运行十余年来,主要依靠人力对电力设备进行巡检。
“以前一碰到打雷下雨等特殊天气就提心吊胆的,整个班都围着设备不停转,丝毫不敢懈怠”,高在霞的回忆历历如昨。“有一次因汇报故障不及时,自己还挨了罚款。”
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投入使用彻底改变了这一现状。据了解,机器人装有摄相机、红外热像仪、局部放电检测仪等装备,搭载温湿度、烟雾等多种传感器。摄像头高度最高可升至1.5米左右,通过高度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对变电站内电力设备的灯光显示、位置指示等图像进行扫描,代替人工完成设备运行状态的检测诊断,实现设备区域全覆盖巡视,具有自动巡检、环境监测、故障警报等多种功能。
“有了机器人的‘加盟’,现在我们只需坐在控制台前就能实现实时监测,既优化了业务流程,又为故障处理节省了时间”,说这话时,检修工苗壮一脸的轻松。
“智能巡检机器人的推广应用与赋能提升,可有效推动变电站巡检无人化的进一步发展。”变电站负责人李云说。(供稿人:徐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