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实产业稳发展 巩固脱贫促振兴

2020-09-30 16:46:25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镇巴原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省级深度贫困县,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战役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整县脱贫摘帽后,抓实产业发展仍然是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的固本之基、治本之策。
 
  因地制宜 产业发展百业突破
 
  “4+X”产业不断壮大。秉持“因地制宜、市场导向”基本原则,我们经过调研思考之后提出的“龙头带动、百业突破”产业发展思路,在山区镇巴得到成功实践。一方面毫不动摇支持茶叶、魔芋、畜牧、中药材四大主导产业做大做强,发挥主导产业的龙头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支持鼓励推动特色产业“百花齐放”。“四大产业”扩规提质,全县优高茶园面积14万亩,魔芋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养殖生猪50万头左右、肉牛8万头、白山羊38万只;天麻、大黄、重楼、黄精等中药材种植面积15万亩。特色产业稳步发展,种植桑园3.5万亩;食用菌袋料栽培350万袋、段木13万架;以李子、猕猴桃为主的小杂果面积3.25万亩;规范化种植订单辣椒、花椒6000亩,高山蔬菜3000亩,蔬菜种植9.55万亩,“4+X”产业初具规模。
 
  产业带贫成效显著。围绕“4+X”产业布局,建设20个扶贫产业示范园,培育省市龙头企业11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700余家。通过外出“取经”和实践探索,“公司+基地+贫困户”“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捆绑扶贫模式和“贫困户+贫困户”互惠互助模式,使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在“大产业、大扶贫”格局中既发展壮大了产业,又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涌现出小洋镇鲁家坝中药材加研学示范园、黎坝田园综合体以及带贫明星“刘天麻”、红娃李子、明全青花椒、利民魔芋、勤兴肉牛、怡溪春茶业等产业名片。300多家带贫主体以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订单生产、反租倒包、合作经营、入园务工等多种方式将近4万名贫困群众牢牢嵌入产业链中,促进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品牌建设成绩斐然。围绕打造“镇巴高山有机茶”品牌,牢牢扭住茶叶率先突破发展,坚持扩基地、强加工、树品牌,镇巴被评为“中国茶乡”“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魅力茶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多个茶叶产品获国际金奖,“镇巴茶是奢侈品,喝镇巴茶是一种享受”成为共识。镇巴腊肉、黑木耳、香菇、树花菜、大黄、花魔芋、天麻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21个,启用农特产品公共品牌“源味镇巴”。建成陕西首个县域自建电商平台“秦南易购”,成功创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培育电商经营主体243家,2019年交易额1.45亿元。积极参加杨凌农高会、丝博会、西洽会以及西安、杭州、上海茶博会,大力宣传推介镇巴茶叶、腊肉、竹酒、土蜂蜜、山野菜、苗绣等特色产品,镇巴农特产品名扬省内外。
 
  正视差距 问题破解任重道远
 
  主导产业优势不够突出。受自然条件限制,产业发展规模化、集约化层次和水平较低,除茶产业外,其余主导产业还不大不强。畜牧产业规模化不足,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产业规模发展配套设施投入与环保要求仍有一定差距;魔芋产业受耕地因素影响,形成稳定增收的大区域性产业仍面临困难;中药材产业缺少大型药企和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产品加工与开发、市场销售尚未形成完整产业链条。
 
  产业发展存在潜在风险。产业存在规模小而散、碎片化、同质化问题。农户以小种小养等传统产业为主,小众产业跟风现象突出,产业雷同,市场风险较高。比如,多地大规模种植青脆李、脆红李等经济林果和推广中蜂养殖,但市场销售环节没有同步跟进,仓储物流、加工配套设施滞后。随着脱贫攻坚收官,后续产业奖补资金存在不确定性,部分产业发展面临资金难题。
 
  新型市场经营主体较少。农业产业具有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等特点,受自然环境、立地条件等限制,镇巴农业新型经营主体较少,龙头企业更少。大部分经营主体规模小、实力弱,与农户的利益联结不够紧密,对全县后续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尚有较大不确定性。
 
  锁定目标 开创产业振兴新篇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依托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致富产业。率先发展四大主导产业。茶产业在“一带二区”产业总体布局基础上,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增加以茶为主体的产业融合示范园,形成“一轴二翼三园”为主(“一轴”是以210国道为主轴集生态、旅游为一体的绿色产业带;“二翼”是以县域东、西部11个镇组成;“三园”是“茶叶特色小镇示范园”“茶业康养融合示范园”“城郊茶乡农家休闲园区”),全县宜茶区全面推进的总体布局。把握好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市场营销三个重点环节,每年新建、低改、培育丰产茶园各1万亩,配套做好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到2022年茶园达到16万亩,年产茶叶6000吨。魔芋产业重点抓好基地建设、种芋繁育和魔芋初级加工,到2022年产量超过10万吨。畜牧产业形成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白山羊产业加快发展,其它畜禽养殖齐头跟进的发展格局,到2022年饲养生猪58万头、牛9万头、羊40万只、禽120万羽。中药材产业方面重点抓好药源基地建设、龙头引进、主体培育、市场销售等环节,到2022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突破20万亩。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在泾洋草坝、小洋毛垭等半高山地区建立反季节蔬菜基地5000亩,在黎坝、简池、赤南、三元、长岭等地建立订单辣椒种植基地5000亩,沿210国道、镇简路、镇碾路发展食用菌袋料栽培500万袋,在巴山、大池、巴庙等蚕桑基地种植蚕桑3万亩。结合新一轮退耕还林,每年发展木本油料、干杂果和木本中药材等特色经济林1万亩。鼓励生态黑猪、兔、蜂等特色养殖业加快发展,年养殖黑猪10万头、兔10万只、蜂4万桶(箱)。持续发展小众产业。按照有特色、有基础、有主体、有效益、有市场的“五有”要求,以村为单元,因地制宜发展畜禽养殖、食用菌、蚕桑、蜜蜂、马铃薯、特色蔬菜、小杂果、林下种养及特色水产、林产等区域性短平快“小众产业”。实现所有村都有产业覆盖,每个有劳动力的农户至少有1个长、中、短期结合的产业增收项目。
 
  加快经营主体培育。依托四大主导产业,加大对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的建设发展力度,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大力开展示范提升、创建认定工作,培育认定一批省、市、县级示范园区、重点龙头企业、示范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深入实施“十百千万”工程,支持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命名一批发展意愿强、社会责任感强、带动能力强的示范农业园区、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加大扶持力度,引领带动经济发展。加快职业农民培育,培养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职业农民,做好中、高级职业农民推荐认定,实施规范管理。到2022年,培育扶贫带动型龙头企业3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达到800个、家庭农场150个,培育职业农民1000人,力争新型经营主体对所有行政村全覆盖。
 
  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农产品品牌,带动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农户进入产业链。加快电商服务业发展步伐,2022年之前在全县所有行政村(社区)建立电商服务站,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加快农产品流通服务体系建设,依托县物流配送中心,构建县、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实现线上线下双向农产品流通。大力实施农超对接工程。依托心连心购物中心及所有镇级超市,设置鲜活农产品专柜,广泛吸收农民专业合作社鲜活农产品入驻超市流通。鼓励群众在集镇、社区开立经营门店,发展第三产业,拓宽就业渠道,切实解决群众农产品流通“最后一公里”的问题。立足茶叶、油菜、果品等产业,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开展生态旅游,拓展农业经济,带动就地创业就业。
 
  加快品牌创建及经营方式转变。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创建一批国家级、省市级著名商标、名牌产品,加强“镇巴腊肉”“镇巴高山富硒农产品”等特色区域公共品牌的保护、管理及宣传。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及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建设农产品质量溯源系统。2022年前,培育国家驰名商标1-2个,省市级著名商标3-5个,认证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15个,争取更多镇巴特色农产品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创新生产经营方式,持续推动“三变”改革,加快土地和林地流转,鼓励农户以承包经营权入股,引导土地经营权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业园区流转,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大力发展主体多元、形式多样、竞争充分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推行合作式、订单式、政府购买服务等服务模式,提升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水平。
 
  强化产业发展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发展中的引导、扶持和服务职能,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不断强化资金、技术和销售保障。强化资金保障,优化财政和金融服务,鼓励支持产业发展,破解产业发展融资难题。强化技术保障,组建产业发展技术服务110指挥中心,成立专家服务团和产业发展政策技术培训宣讲团,开展“一对一、点对点、面对面、手把手”技术指导。强化销售保障,关注农产品“产不适销、菜贱伤农”等问题,以市场为导向,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小农户对接大市场”行动,着力打造“镇巴高山有机茶”“镇巴腊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等品牌,积极引进大型企业建设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增强镇巴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文/赵勇健)
 
  (作者系汉中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镇巴县委书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