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规划绘就村庄蓝图 内外并重建设美丽村庄——访鄠邑区副区长谢永平

2020-08-17 10:16:00 来源:西部决策网
  西部决策网讯(记者艾米杰 冯亮)2018年年初,陕西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2018-2020年)行动方案》,用三年时间集中开展陕西省各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快补齐陕西省农村人居环境短板,保障农民基本生活条件,建设美丽宜居村庄。
 
  鄠邑区作为陕西重点区域,按照中央、省市要求结合自身地理特点、人文特色在开展环境整治工作中以“全面建成清洁乡村、加快建设生态乡村、积极创造美丽乡村”为目标,大力推进美丽宜居村庄建设,为乡村振兴打好了各项基础建设工作。为此,西部决策网专访了鄠邑区副区长谢永平,了解鄠邑区在环境整治工作中探索出的“鄠邑模式”。

鄠邑区副区长谢永平接受采访
 
  西部决策网记者: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事关农村社会文明和谐。鄠邑区作为陕西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重点区域,自《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实施以来,做了哪些工作?
 
  谢永平副区长:自2018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启动以来,鄠邑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以“净美鄠邑”为目标,扎实开展垃圾、污水、厕所、能源等农村新“四大革命”,深入实施“十大工程”,聚力打好美丽经济、美丽村庄、美丽人家、美丽乡风、美丽党建“五个美丽攻坚战”,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持续提升,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
 
  2018年,我们结合省市要求,及时制定了区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作方案》,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区委副书记、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区级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作战指挥部,下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民宿经济发展2个工作领导小组,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农村污水治理、农村厕所提升改造、村容村貌整治、绿化美化和“清洁田园”、基础设施与“美丽人家”建设等年度任务圆满完成。
 
  2019年,为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整治的目标,我们提出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四大年度任务:一是针对春、夏、秋、冬四个季节不同特点,以“八清一改”和“八不八保”为主要内容,以春节、清明、国庆等“节日战”为抓手,集中开展“春满西安,净美鄠邑”“净美三秦、鄠邑在行动”“村庄清洁行动秋冬季攻坚提升战”等系列主题活动。二是在市上下达的9项任务的基础上,自加压力,将平安建设纳入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形成了10大建设45个单项任务;同时,在市上提出的垃圾革命、污水革命、厕所革命的基础上,创新提出“气化乡村”厨房革命,开展农村新“四大革命”。三是坚持以示范村建设为重点,制定了区领导包抓镇街,单位包抓村庄的清洁行动机制,区级所有领导包抓镇街,并包抓21个示范村,所有区级部门、部分学校医院、规模以上企业共193个单位对全区193个行政村村庄清洁工作进行包抓,以点带面求突破;四是开展“九纵九横·三化三美”新鄠邑田园化行动及环山旅游路沿线峪口建设提升工作,对全区18条主干道路、34个节点和沿环山旅游路7个峪口进行洁化、绿化、美化和景观改造。2019年,我区农村户厕提升改造工作我区在全市排名第2;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授予我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称号,成为西安市第1个国家“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西部决策网记者:在鄠邑区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通过什么样的工作方法,确保整治工作取得预期效果?
 
  谢永平副区长: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坚持全域整治理念,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为重点,累计投资7.27亿元,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持续提升,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效改善,目前,已建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21个、正在创建25个,美丽宜居示范村56个,成功打造市级美丽村庄13个,八里坪、太平口、栗峪口、蔡家坡4个村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胡家庄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区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率和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2%,30%的镇村实现市场化厕所粪污清掏资源利用机制,行政村林木覆盖率达到30%,全域道路实现一路一景。
 
  我们的具体做法有五个方面:一是统筹谋划到位。以“九纵九横•三化三美”新鄠邑田园化行动为总领,以“净美鄠邑”为目标,坚持示范带动、多点突破,对全区18条主干道、54个道路节点、环山旅游路7个峪口全面进行洁化、绿化、美化和景观改造,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成景”的田园化新格局。二是包抓帮扶到位。所有区级领导每人包抓1个镇街和1个示范村,区级各部门、部分学校医院、规上企业包抓全区193个行政村,并从区农业农村、住建、水务等部门筛选70名技术人才包抓镇村,协助解决资金、技术、人力等问题,通过区级包抓、镇村联动、社会力量支持,形成了全区干群齐心、共抓整治的整治热潮。三是定期推动到位。每年召开全区动员大会对年度任务进行安排部署,区委常委会、区政府常务会、联席会每月至少研究部署1次,定期召开专题会、调度会、推进会,加快推进各项工作深入开展;此外,通过举办现场观摩会、擂台赛、集中整治评比等活动,创新性建立流动红黄旗制度,营造“追赶超越”的工作氛围。四是跟踪督导到位。制定了全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办法》和《督导检查制度》,并把该项工作纳入区政府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定期开展督导检查,按照督导发现问题大小印发提醒函、督办单、通报等,确保各级责任落实到位,年度任务圆满完成。五是示范引领到位。通过文化创意和社会资源植入,在已建成的“美丽乡村”举办乡村旅游活动,增强知名度和影响力,吸引外来投资参与村容村貌提升;同时,拓宽群众致富增收渠道,引导全区群众主动参与村庄清洁、共建美丽乡村。目前,已先后成功举办蒋村镇柳泉口村“春满中国醉西安,踏青赏花去鄠邑”桃花节、石井镇栗峪口村“萌动春天·嗨玩乡村”乡村亲子旅游等活动。六是宣传动员到位。为充分激发农村群众的参与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及主人翁精神,结合区域实际,制定了农村环境整治“十反十宜”十项规定和倡导农村良好习俗“十反十提”十项倡议,农村群众生活习惯逐步改变,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日益完善,门前“三包”责任制、农村环境卫生督查考核机制已经实现全覆盖,生活垃圾收费制度和市场化清扫保洁机制正在积极推进,群众满意度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对标任务,再鼓干劲,坚决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收官战,着力打赢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为把鄠邑区打造成“生态强区、产业强区、文旅强区、幸福新区”奠定坚实基础。
 
  西部决策网记者:鄠邑区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效?
 
  谢永平副区长:鄠邑区紧扣全区人文地理特色,按照“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管理民主和谐美”的要求,大力推进美丽村庄建设,取得成效。一是依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特色、文化底蕴等条件,因地制宜制定处符合镇村实际的镇村规划,全面完成全区所有行政村规划编制工作。二是建成“村收集、镇转运、区处理”垃圾治理工作体系,农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率、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垃圾分类村庄达40﹪。三是建成60个农村污水处理站,大部分村庄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四是因地制宜采取三格式化粪池、双翁漏斗式等改厕模式,全区农村无害化厕所覆盖率达82﹪,群众入厕环境更加干净环保。五是在深入开展“八清一改”为主的村庄清洁行动基础上,结合美丽宜居村庄建设,深挖村庄文化底蕴,打造具有乡村特色和文化品质的美丽新农村56个,以此促进旅游产业发展,实现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双赢。
 
  西部决策网记者:2020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收官之年,鄠邑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还有哪些方面需要提升,以确保今年完美收官?
 
  谢永平副区长:2020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今年,我们在全域推进村庄清洁行动、实施农村道路节点改造、狠抓长效机制建设、开展问题自查整改等工作的基础上,从4月份开始,开展为期90天的“大干90天·美化新鄠邑”农村人居环境集中整治活动,把全区各镇街划分为3个片区,每周确定一个主题内容,进行排名评比,每周召开调度会对三个片区第一名进行工作经费奖励,通过评比有效激发了各镇村追赶超越的积极性。此外,今年我们还计划投资3.59亿元,继续深入实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厕所革命等八类27个项目建设。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短板。
 
  加快推进美丽村庄建设,按照“多村统一规划,区域一体建设,串点出彩成景”的标准和要求,以打造省级美丽村庄为重点,加快环山路沿线村庄提升改造。通过优化设计,发挥村庄特色的方式着力打造1-2个美丽村庄片区,以此来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让村庄美起来、活起来、富起来,实实在在提升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