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上的非遗传承人

2020-06-30 17:04:42 来源:西部大开发杂志
  这里有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的完美交汇;这里有先进科技与古韵街区的交融碰撞;在这里您能体验到“黑科技”的力量,在这里您能享受到各种关于文化、艺术、民俗的体验。“不倒翁姐姐”让这里吸引了更多的人气,“喊泉”让这里成为了众多游客的又一“打卡点”……,非物质文化与文创作品在这里有完美体现,古典与时尚刺激着现代人的视觉,这里就是将陕西特色与历史文化融合为一体的西安大唐不夜城。这诸多的诱惑让我对这里产生了浓重的兴趣。
 
  一个午后,迎着微风,笔者走在这条有着浓郁文化氛围的步行街上,聆听着富有古典韵味的音乐,与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一起,感受着这里的特色文化。

  今天我们要讲的故事主人公就在这条步行街上。他叫焦连生,出生于80后的他已是西安市最年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阎良皮影雕刻技艺传承人”。在属于他的“非遗体验馆”里,每天从早上11点到晚上11点的十二个小时里,除了正常的售卖外,他更多的是通过这个窗口向来自全国各地乃至国际友人传递着陕西皮影文化。
 
  只为学一门好手艺
 
  熟知电影《活着》的人都知道,在整部电影中皮影成了一种不可忽视的民俗元素,他不仅展现了那个年代的一种娱乐方式,更作为时代的物证,见证了主人公福贵的一生。小小的皮影演绎了近代的家国事,而装过皮影的箱子则像渗透着艺术之魂一样,代代传了下来。
 

  皮影对于影片中的福贵来说是生存的工具,更是生活的希望和对美好社会的期冀。而对于焦连生来讲,皮影则是他一生要做的事业,通过皮影来讲述中国文化,陕西故事。
 
  “这些皮影作品,从皮料选择,到染色做工都是精心之作。”焦连生说,皮影的主要原材料就是黄牛牛皮,经过刮皮、雕刻、染色、然后串成签子,就基本成形了。而最初他接触的皮影主要是为了演戏,当时在农村称为“请大戏”。而要说起皮影的历史,据史书记载,他始于西汉,兴于唐朝,盛于清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

  而说起与皮影的结缘,还要归功于他的同学。那时,初中毕业就辍学的他,放弃了去当地当技工有可能转正的机会,一门心思只想学手艺。得知一同学在学习皮影技艺,他便决定与其一起学习。
 
  2006年农历正月十五,按照本乡本土的习俗,焦连生和父亲带着当时的“四样礼”(烟、酒、茶、点心)去正式拜师学艺。可能与皮影投缘吧,两年后,同学没有坚持下来,他自己反倒对皮影越来越有兴趣。虽然当时每月只有150元的工资,但因为离家近,他也没有太多在意,只想好好将这门手艺学到手。然而这段学艺过程只持续了四个多月,因为师傅开始使用机器制作皮影,他只想学手工雕刻,于是他选择了离开,只身去了皮影盛行的华县学习。
 
  在去华县前,他跟父亲借了五百块钱。花三百五买了一套工具,剩下就只有一百多块钱来维持生计。为了节省开支,他只能天天靠吃泡面充饥。而解决温饱只是一方面,学艺过程中雕刻技术的攻克才是难上加难。

  焦连生说,之前在老家跟师傅学习时,画稿都是用刻好的皮影垫在新的牛皮下拓着画,可在学习班,他拿到真正的皮影图稿是要自己在纸上画,他这才意识到自己根本没入门。发现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后,焦连生除了白天正常工作外,晚饭后仍回工作室练习画图雕刻,只为让自己的技艺有很快的提高。

  也就是这个学习班,让焦连生的皮影技艺有了很大的进步。他说,从润皮子开始,他学会了画稿、过稿、镂刻、敷彩制作皮影的所有步骤,练就了很扎实的功底。特别是在雕刻过程中最难的“雪花”这一技艺,是要求做到“全镂空而连绵不断”的,他也学会了,并在这个班脱颖而出。后来他才知道,自己这才算正式入了门。
 
  做皮影全靠“执念”
 
  在2006至2007的这两年,焦连生始终坚持在学做皮影。当时对于他们这行来讲,学成手艺的标志就是能刻成成品,随后将成品销往周边的旅游市场。他说,当时工资是按件计算收益,如果好好做,一个月收入能达到一千多。
 
  在随后的三年内,他白天睡一会儿觉,晚上刻皮影,黑白颠倒。刻完后到当地的旅游市场去发货,到西安市的书院门、回民街等旅游比较热的地方做推广。由此,他也开始慢慢地接触到了皮影市场,了解到了一些行情,用他的话说,开启了他“穷艺人”之路。

  他到各地赶庙会,还曾到甘肃去卖皮影,可以说哪里人多去哪里。去过影视城、城墙灯会、摆过地摊……说到这里,他感慨地说,传统手工这一行太难了,很多比他早接触到皮影的人都没有坚持下来。有一个皮影同行,家里有两个孩子,单靠皮影为生的他,一月收入也只够孩子的奶粉钱。而他结婚前,住的是租的民房,吃的也基本天天是面条,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他一坚持就是四年。婚后,单说靠皮影焦连生也赚到了一些钱,但除过成本、人工费、租金、货品等,几乎也所剩无几。用他的话来讲,在这一行业摸爬滚打算是挣扎吧,至少他还“活着”。
 
  焦连生告诉笔者,所有的手工艺者都是以作品为主,但如果作品不销售,你就无法活下去。只有你具备足够的实力后,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开展皮影工艺的传承与保护。
 
  他认为,做皮影这行靠的就是“执念”,只有你一直把他当事业来做,才能将这行做好。而只要好好做,就是对他的一种保护。
 
  只为让技艺流传更久
 
  谈起非遗传承,从焦连生言语中,流露出了太多的遗憾。他坦言,当时在没有钱的时候,他错过了很多老皮影,错过了太多机会。
 
  记得有一次,他了解到在咸阳的一户人家里有位老人之前演过皮影戏,家里也留有一箱珍贵的皮影,其中有几百个珍贵的“头”非常精致漂亮,他非常喜欢。老爷子生病后,他几乎每个月提点东西去看望,其实更多的是想把这老皮影买到手。据说当时也有贩子来打听买皮影的事。按当时的价钱,这些皮影要卖到三十多万,老爷子知道他困难,有一次悄悄地把他叫来说“小焦,我给你降到15万,你悄悄地拿走,不要告诉我孙子。”他听了后说,“好,您等我两天,我这就去借钱”。而当第三天他把钱凑齐准备买时才知道,那箱皮影已经被老人的孙子以17万元的价钱卖给贩子了。再后来,这箱皮影最终以更高的价钱卖到了北京。
 
  一说起此事,焦连生满是感叹,他说“这些皮影如果到我手里,我这辈子都不卖,那太珍贵了。”要知道对于很多不懂皮影的人来讲,买皮影或者收藏皮影都是一时的兴趣,而对于熟知皮影技艺及其珍贵性的焦连生而言,老皮影就是一种无形的财富,是用金钱买不到的。特别是老皮影中包含的古老技艺倘若没有人传承下去就更遗憾了。
 
  他还向笔者介绍了清末时在礼泉赫赫有名的灰皮影。那个年代官宦人家都要攒皮影箱(当时也算重要物件)给闺女当嫁妆,其中有很多的人、马的造型需要来刻。由此,也造就了当时的一些皮影艺人,他们通过雕刻皮影来换取粮钱。在满足生计的过程中,也制作出了很多精美皮影,可以说那时是灰皮影的巅峰。如今这些作品虽然也留传下来了一些,单从工艺上还能复制,但灰皮影皮料的制作技艺已经失传了,灰皮影也只能是“灰”的了,无法再现当初的容颜。
 
  了解了更多关于皮影的历史,知道皮影技艺的珍贵后,焦连生与皮影的感情越来越深。为了更好的将皮影技艺进行传承,他也招了学徒,免费教他们怎么雕刻,甚至原材料都是他提供。而谈到为什么免费教时,焦连生说,当时我拜师时,只是给师傅家干活了,苦点累点没什么,主要是师傅也没有收我的钱,而又给我传授了很多技艺。到他这里呢,他更是要尽自己的力量对非遗的传承做点事情,这样才能让这些技艺流传的更久。
 
  说到这里,焦连生也呼吁,如果有可能的话,希望政府给与非遗学徒能有一定的补助,哪怕是最基本的生活补贴,能为学员们减轻一些负担,这对整个皮影行业或者皮影爱好者都是很好的鼓励和鞭策。
 
  让皮影的生命再次“绽放”
 
  说到皮影,谈起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的重视和关注,焦连生直到现在还记得在今年四月份习主席来陕时在“非遗体验馆”调研的情形。
 
  “我正在给游客介绍皮影,主席从这边进来,我当时太激动了,没想到主席会进来。当时主席拿起一个皮影,关心的问,这是驴皮做的吗?我说不是,陕西皮影用的是黄牛牛皮,河北用驴皮,因为他们的工艺不一样……”他说,习主席来这里最关心的就是这些产品卖的怎么样,关心这些非遗采用的什么传统工艺。

  焦连生告诉笔者,习主席来非遗店关心非遗文化的消息在他们的皮影圈里炸开了,这让许多皮影同行感受到了来自国家层面对于非遗文化,特别是皮影文化的重视,还有人说“皮影的春天”来了,这让他对于皮影文化的传承有了更多的信心。
 
  让焦连生欣慰的是,近年来国家对非物质文化的重视程度还是很高,对于非遗传承人也有一些扶持政策。对于他来讲,也曾受邀到丝绸之路博览会、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甚至也去韩国、新西兰等地去做宣传推广非遗文化。
 
  通过参加这些活动,也让他脑洞大开。他说有一次去韩国参加展会,同是非遗产品,有个项目加入了文创元素,结果在展会上大受欢迎,相反,他们原生态的非遗展台,却无人问津。回来之后,他就深刻反思,意识到新时代下,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进行融合,打造一些让大众能够欣然接受的文创产品。
 
  为此,他和他的团队们也一直在努力开发“次元皮影”,让皮影的生命再次绽放,虽然这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做成的事情,但他也会为之一直努力,只因他的“执念”。(文/本刊记者 张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