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讯(记者王瑞鹏 通讯员 张成明)随着00后,10后等新生代的茁壮成长,或许他们就如当初的我们,也在睁大眼睛好奇地看着这个繁华的世界,以为这个和平而繁华的世界,一直都是如此。或许不知道现在眼中的世界是多么来之不易,是多少旧人的离去,才能换来新生儿的平安落地,才能换来国家的安定繁荣。
爷爷的“古朝”
记忆中,每逢饭后,村东头的土窑洞是小伙伴们唯一的聚集点,那是一个昏暗、狭窄、老旧的土窑洞,面积并不大的土炕上摆着一床整齐单薄的铺盖卷,煤油灯、搪瓷杯、搪瓷碗、小黑锅是这个屋子里唯一的物件。因为小伙伴们的到来,也让这个屋子显得格外拥挤而热闹,屋子的主人是个干瘦、爱笑、残疾老头,儿时我们就称呼他为“残疾爷爷”。
爷爷特别喜欢给我们讲“古朝”(陕北方言,就是故事),虽然家里大人也讲,但在这里不同,这里的古朝每天都不会重复,而且还是战争片,每逢讲到伤心处爷爷都会停顿一会,虽然那时候不能完全听懂,但就是会莫名吸引小伙伴们每天来报到。
从古朝中我了解到,原来“残疾爷爷”是一位抗日老红军,他是家里的独子,19岁就参军入伍,曾多次参加抗日战斗。爷爷讲到他们在和敌人作战时,时而兴奋时而哽咽,曾经身边擦过无数的子弹,耳旁炸开数不清的弹片,身上也留下横七竖八的伤疤,都彷佛历历在目。战场上英勇奋战的他,也没能幸免于战争带给他的伤痛,为此失去了一条腿,子弹也曾打穿手掌,身体上也布满大大小小的伤口,讲到战争所带来的终身残疾与伤痛时,他也只是停顿哽咽。记忆中最深的就是,他讲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他流泪了......语气里有心疼有自豪,我想他应该是百感交集。他的所有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祖国的山河,听其他爷爷说作为独子的他,父母临终之时也未来的及见最后一面,退伍后的他就选择了在老家独居生活,也许是他最好的归宿。
父亲的“好世道”
如果说爷爷那一代是战乱和炮火的年代,那么父亲是见证祖国成长的一代人。
父亲时不时会和我们姐弟三人提起他的儿时时光,他的记忆中,儿时的他更多的是饥饿、忙碌、热闹和集体下地、吃大锅饭、上缴国粮...这些对于我们90后来说也是陌生的,儿时我们只能从父辈们口中了解一二,长大后才明白那段特殊的历史。
在父亲二十多岁与母亲结婚后,父亲说生活不再如从前那般,只要你肯努力干活,日子就会过的越好。面对三个嗷嗷待哺的小孩,父亲留下母亲和还未长大的孩子们,毅然背起远行的行囊去打工......说起那段时光,我发现父亲的眼中有光,第一次一个月挣到750块钱,对于之前300块的工资来说,父亲就是发现了“新大陆”。也就是从那时起,“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农村住房条件广为流传。因为父亲是文盲,那时信息也不发达,他们只知道埋头苦干,挣钱养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世道要变了,人们的生活要富了,我笑着告诉他那是改革开发时期。
我的“中国梦”
作为农村90后的孩子,或许你和我一样有过馋白面馒头和大米饭的日子,那时候我的“梦”就是家里有数不尽的面粉、大米,现在听起来似乎有点讽刺,但对于那时期农村来说也很奢侈。貌似从十几岁开始,母亲在做米饭的时候不再掺一些我们不喜欢的小米了,做馒头也不再加一些米面之类的,我们对白面、大米这些食物不再是垂涎三尺。食物貌似对我已经没有那么大的诱惑力,我的“梦”也不再是被食物所充斥。
长大后的我开始有了不一样的“梦”,那是一个社会更加文明、科技更加先进、祖国更加富强的梦。90后的我们这一代,应该祖国飞速发展过程中的经历者,03年首次载人航天飞行成功、08年成功举办第29届奥运会、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和13年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这些让我们体验了“中国制造”,目睹了“中国速度”,见证了“中国力量”。
从爷爷的“古朝”里,我了解到祖国安定的来之不易;
在爸爸的“好世道”里,我明白祖国的改革发展;
在我的“中国梦”里,我相信祖国的未来将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