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岐山县政协委员宣世荣: “农民也是可以很牛的”

2020-04-23 20:20:25 来源:各界导报
      小小一碗面,撬动大产业
      在宝鸡市岐山县政协第九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的大会发言中,县政协委员宣世荣作了题为《突出绿色和有机是做好“一碗面”的必由之路》的发言,引起了大家的热烈反响。
 


       近日,在岐山县蔡家坡唐家岭村的陕西省厚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世荣为大家解读了‘一碗面’的农业内涵。
       “岐山县委十七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确定岐山县农业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是做大‘一碗面’经济,提出了要围绕臊子面产业,坚持用工业化思维推进农业发展,突出绿色和有机,把握‘一碗面’的农业内涵,明晰“一碗面”的基础路径,加大“一碗面”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实现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型。我是研究农业技术的,我认为要做大一碗面经济,必须先要做好一碗面。要做好一碗面,生产好的原材料,是其中的关键。什么才是好的原材料?绿色,符合现代饮食理念的高品质的绿色小麦、绿色鸡蛋、绿色蔬菜。”                                          
      宣世荣是岐山县政协常委,他最大的心愿是用他的“厚地模式”解决农业生态空间安全及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问题,将“一碗面”做大做强,让广大群众吃上绿色健康的食物,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    


     
      三百六十行,农业为王 
      谈起“厚地模式”,宣世荣有说不完的话,语气里全是自豪和感动。他所开创的“厚地模式”包括厚地堆肥技术、厚地培肥技术、厚地土壤管理技术三套完备的技术方案。简单来说就是用独特的发酵工艺和有机物料无害化处理的技术,将桔梗、果树枝和人畜禽粪便做无害化处理后,变成肥料,在种植农产品的过程中,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从而实现改善土壤结构,降低种植成本,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的目的。“你看看我的这些菜,全部是用我生产的肥料种出来的。”在一片绿油油的菜地里,宣世荣看着这些用“宝贝”变出来的菜,自豪喜悦溢于言表。
 
      在一间不算太大的厂房里,他拿着细长的铁锨,不停地翻弄地上那毫不起眼的“大土堆”,一边翻弄一边笑道:“这些都是我的‘秘密武器’,是我用枯树枝、秸秆做成的,这些肥料可以改变土地硬化、改良土质,真正做到绿色可持续,有机更安全,用这种肥料种出来的小麦可全是优质小麦。岐山臊子面要求面要’薄、劲、光’,透心胡萝卜要清爽,蒜苗要清香,用这个肥料可以彻底解决做好一碗面高品质原材料问题,看起来是不是很神奇啊。”
       宣世荣推广“厚地模式”堆肥技术的神奇之处在于将利用废弃的树枝,打碎的树枝,秸秆颗粒与其它辅料经过酵素65-70度的高温发酵腐熟堆肥后,不仅能有效杀死发酵物中的有害菌,而且降解抗生素残留,最主要的是有机质含量高。将堆好的有机肥施进地里,不仅补充了有机肥不足的问题,也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同时经过高温处理的有机肥减少了病害的发生,也就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为农产品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主要是为了解决当前小麦及其他农作物生产中存在过度依赖化肥和农药造成的土壤板结、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问题。必须有计划地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量,逐步增加有机肥使用量,从而保证生产出优质的小麦原粮。你说连优质小麦都不能保证,那我们用什么做好一碗面?”
       据了解,“厚地模式”现今已在河南、湖北、内蒙等地运用,在宝鸡市麟游、太白和眉县等地广泛推广,已经建有厚地模式技术示范点17处,示范面积1000亩以上,涉及苹果、猕猴桃、核桃、花椒、蔬菜、园林花卉等农作物品种。
“三百六十行,农业为王!”宣世荣坚定地说到。
      “厚地模式”为“三农”发展持续提供新动能,既保障农业的持续发展、农产品的安全生产,又能为食品安全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成为了宣世荣永恒的理想和不懈的追求。



     做“穿西装”的现代农民
       “现在我们对待土地的做法,太过于简单粗暴,这对土地的伤害很大。”
       “种植环境和土地质量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毕竟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至关重要。”说到现今土地存在的问题,宣世荣眉眼间闪过一丝忧虑,怎么能做到有效转变?为此宣世荣做了很多研究,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一定要让农户改变滥用土地的观念,将绿色环保、可持续的种植理念植入农户的心中。“只有每个人都转变观念,掌握技术,成为绿色观念真正的实践者,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问题。为此我将我的技术和方法通过培训讲座的方式,宣传给广大农户,希望他们能掌握这种技术,改善土地质量。”宣世荣不仅仅想成为一个农业技术专家,用他所学到的知识和技术,帮助大家走上致富之路,他更想让大家成为拥有现代农业生产理念、掌握现代农业技术、穿上有机绿色“西装”的一代新农民。
 
夜幕降临,晚霞映红了半边天,胡新村村委会灯火通明,人头攒动,“今天宣老师举办讲座,快点去占个好位置。”一个中年男子拉着自己的老伴,边跑边说,“宣委员的讲座,那可都是硬货啊,都是宝贝。”一名年轻的女子对着电话那头的人兴致勃勃的说。舞台中央,宣世荣声情并茂的讲解着自己的技术,台下掌声、笑声不断,有人拍手称快,有人点赞叫好,也有人不断发问,整个村委会弥漫着浓厚的学习氛围。
        这几年省农高会、外地市乃至外许多地方省都慕名邀请他举办讲座,进行知识培训。
        “我种了20亩地的苹果,自己平时喜欢关注有机肥方面的信息,每次宣老师的讲课我都来听,非常有用,而且现场气氛热烈,人气爆棚,回去后把很多知识都用在我的实际种植中,效果实在太好了。”咸阳市礼泉县农民郭云峰提及宣世荣激动不已。
“如今大家对食品安全和绿色发展都比较重视,通过讲座让大家了解一下微生物对我们农业方面有哪些应用和帮助,这些都是农民朋友们关心的技术问题、关注的焦点问题,这才是我发展推广厚地模式’的初心。”
       “农民也是可以很牛的”
       韩娟是岐山县蔡家坡镇胡新村最早使用“厚地模式”的种植户,她种植的猕猴桃果大饱满,味道甘甜,她也从村民口中不会种田的农民,摇身一变成为种植明星,从追在客商身后不断介绍产品的推销员,变成众多客商争相选择的口碑果农。“这一切的改变,都源于宣委员的厚地技术,一开始我只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但是没想到,效果简直超出的我预期,以前我的果子大多数成不了商品果,自从用了这个技术,我果田产的全是商品果,年收入从一万元变成四万元。”说罢,韩娟笑得合不拢嘴,能挣钱了,这使她开心又兴奋,这也是她第一次感觉到,当一个农民也是很值得骄傲的事。
 
       “我了解这个模式,是从我朋友那了解到的,我的地不大,2.6亩之前基本上是闲置的,因为产出的果子大多品质不高,没办法卖呀,都是自己吃了。我就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找到宣委员,向他学习技术,得到他的指导,现在我2.6亩的果子,全都成了抢手货,我自己都吃不上,挣了不少钱,家里人都很开心,满满的幸福感呀!感觉自己突然就有了价值。”黄秀丽开心地说道。
在宣世荣看来,人的一生一定要有一份自己热爱的事业,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不懈,不轻言放弃。回顾他的创业之路,从开始的步履维艰到现在的略有成效,宣世荣经过了长期的探索、打磨和提升,在失败中不断明确发展道路、理念、目标和方向。“当我在大雪纷飞的菜地里,看着冒烟的肥料,喜极而泣时,大家都说我傻了,不理解我,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这项技术,如果他们使用了这个模式,他们就知道,农民也是可以很牛的。”
       用绿色发展的火,点亮乡村振兴的灯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其主要出发点在于实现农村现代化、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提升农民收入。宣世荣认为,脱贫攻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农业不强,农村不美,农民不富,这是当下乡村振兴面临的现实问题。
       宣世荣坚定的说:“农村环境脏乱差已经成为了群众的心病了,小的时候,提起农村,想的都是鸟语花香,感受到的都是杨柳拂面,看上去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现在呢?”说罢,宣委员长叹一口气。“可是我的堆肥技术,把这些祸乱环境的家伙,都利用了呀,畜禽粪便可以堆成肥料,桔梗打碎后可以做成肥料,变废为宝,农村环境会越来越美。”
 
       “现在不了解这个技术的群众,担心会增加种植成本,其实减少肥料的使用,成本就可以减低一半,再加上作物不容易害病,这样就不用农药,又节省一笔开销,比使用化肥成本低,果品好,收益翻番。
       宣世荣告诉记者,他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更多人转变观念,让他们知道这些废物是宝物,那么他们的生活习惯也会随之改变的,废弃物不再乱堆乱放,桔梗和枯树枝也不用燃烧了,只有他们从心底认识到,这种东西是可以利用的,那么生活习惯会慢慢转变,人美了,环境也就美了。”宣世荣说道:“用这么健康的肥料种地,那么土地贫瘠问题就会得到解决,在健康的土地上用健康的肥料种植作物,那它怎么可能不增产,增产就会增加收入啊,有钱挣,谁不开心啊!”宣世荣一脸笑意。降低种植成本,提高种植产量,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环境,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这是宣世荣一直铭记于心的原则。
       “乡村振兴内涵十分丰富,任务也十分艰巨。我所能做的就是扎扎实实地做好研究,传播有用的知识,一步一个脚印地把种田这件大事做好。”宣世荣表示。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高效生态农业是未来农业的发展方向。”宣委员对农业的未来信心满满,为了这个目标,宣世荣数十年如一日一直奔赴田间地头,沉醉其中,也乐在其中。



      荣誉之下,是使命、是情怀
      有为才有位。宣世荣的厚地模式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在今年的岐山政协全会上,宣世荣当选为县政协常委。“意料之外的惊喜,非常激动。感觉责任更大了。政协常委是荣誉、更是使命和担当!"
       宣世荣日常生活异常忙碌,在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不断有群众打电话咨询。在宣世荣的带领下,周围乃至周边县区一大批果农使用厚地模式走上致富之路。闲暇之余,他最关心什么,在生产生活中遇到最多的困难是什么,怎样才能改善农民生活环境,怎样才能让绿色农业发展,农民富裕……这些问题,成为他思考和关注的热点。
      新冠肺炎袭来,宣世荣把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委员的责任担当,慷慨解囊,为奔赴疫情高速路口和镇村一线的交警、医务人员捐赠自己种植的猕猴桃和防疫物资,在市场上一笔笔捐款、一件件物资,送到了疫情防控第一线。说起这些,他淡淡地说:“这没什么,这是政协委员应尽的职责,大家都是这么做的。”老婆知道我要捐款,还觉得我是一个高大的男人呢!二话不说直接拿钱给我,让我捐,公司的员工也都纷纷捐款,用行动支持我,我很感谢他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