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支援武汉疫情防控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共产党员潘纯接到上级指令,配合救治一名重症患者。
此时,病人危在旦夕,必须马上进行气管插管。
气管插管是风险最高的操作,插管瞬间,含有大量病毒的飞沫喷射而出,医生近距离直面患者呼吸道,被病毒感染的危险程度无以复加。
“我上!”
潘纯毫不犹豫地“抢”过这项操作。
由于情况紧急,在来不及周全防护的情况下,他来到病床边给病人插上管子,使危急情况得到缓解。
潘纯(中)正在为危重病人进行气管插管。来源:新华网(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供图)
从大年初二开始,潘纯一直坚守在金银潭医院重症病房,坚守在最危险的地方。
2020年3月2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行首批战“疫”一线火线发展党员的入党宣誓仪式。图为钟南山院士(前中)领誓。新华社记者 邓华/摄
3月2日,一场特殊的入党宣誓仪式在广州、武汉两地举行。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与广东省驰援武汉医疗队远程视频连线,钟南山院士领誓,为坚持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徐永昊和驰援武汉的内分泌科护士李颖贤举行“火线入党”宣誓仪式。
面对鲜红的党旗,钟南山动情地说,在这个时候,正是需要我们党员站出来的时候!疫情发生后,钟南山和他的团队第一时间赶往武汉,他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从广州到武汉到北京再回到广州,钟南山和他的团队在科学救治和科技攻关两条战线上挑重担、打先锋。
微视频:钟南山领誓!“白衣战士”火线入党来源:央视新闻
越是艰险越向前,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支撑这样政治品格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
在抗疫斗争前线,人们再次见证了什么叫革命理想高于天。
习近平总书记说:“艰难可以摧残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走人的生命,但没有任何力量能够动摇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
面对病毒魔鬼,面对急难险重,千千万万共产党员知重负重、奋勇向前,用行动护卫党旗、坚守信仰。
2020年2月25日,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支援湖北医疗队临时党总支第二、三、四党支部分别召开党员发展大会。人民日报记者 李舸/摄
医院病房是火线,联防联控也是前线。
2月16日17时50分,因工作劳累突发急性心力衰竭,董李会倒在办公桌旁,第2天13时去世。
1979年12月出生的董李会,是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城南高新园管委会卫生健康办公室主任。自1月23日以来,她一直连续在抗疫一线奋战,每天早上8点半上班,工作到深夜是常态。腊月二十四是董李会的生日。
父亲董仁玉含着泪说:“我们一家人都没想到,女儿过了这个生日,就再没回家吃饭。”
这样的共产党员还有许多:
1月28日,江西省于都县马安乡溪背村村委会主任郭冬生,一位有着38年党龄的老党员,连续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肌梗死,倒在了工作岗位,时年60岁;
2月1日,湖北省安陆市烟店镇水寨村书记黄汉明,自大年初一开始连续工作8日,回家后突然晕倒,送医抢救无效殉职,时年58岁;
2月26日,江苏省沛县敬安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罗启培因积劳成疾、突发疾病,不幸殉职在战“疫”一线,时年42岁……
据民政部统计,截至3月8日,仅全国城乡社区工作者就有53位在疫情防控过程中因公殉职,其中党员占92.5%。
共产党员是一个光荣的身份和称号,也意味着特殊的责任和行为。
“冲锋在前,退却在后”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
“没有危险,要共产党员干什么”
……
这些今日看似“豪言壮语”的说法,恰恰是中国共产党近百年历史的真实写照。这些“豪言壮语”今天并没有过时,在残酷的抗疫斗争中,它们仍然是无数党员的实际行动!
策划:李达周昭成曾嘉雯
制作:曾嘉雯
审核:李文阁 闫玉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