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发展。连日来,青海省众多企业在做好防控预案的基础上,陆续有序复工复产,工厂、车间内生产线正常流转。在化工、冶炼等企业的生产现场记者看到,已按下企业生产、项目开工的“启动键”,在严密防控疫情的前提下,生产秩序正在逐步有序恢复。
日产120吨开足马力生产次氯酸钠
“您好,请配合测量体温。”“36.4摄氏度。”2月20日,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大门入口处,进厂人员有序排队,两名工作人员逐个对进厂员工作登记、测量体温。
走进厂区,随处可见的是,载有货物的重型卡车来回穿梭,戴着口罩、穿着工服的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呈现出一派有序的生产氛围。
“小心点,可以罐装了。”次氯酸钠生产罐装区,几名戴着口罩和面罩的工人熟练地将连接着次氯酸钠的管子插入摆放好的空桶内。很快,一车次氯酸钠罐装完成,明亮的黄色瓶身让整个生产区有了生机和活力。
“这一批罐装好的次氯酸钠将被运送到省总工会,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我们向青海省能源化工机冶工会送去了6.6吨次氯酸钠原液,支援工会做好疫情防控消毒工作,为复工复产筑牢安全防线,也保障了复工企业职工健康。”烧碱厂厂长常洪明告诉记者,次氯酸钠是生产过程中的衍生品,它是84消毒液的主要原料,目前,日产量最高可达120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们在做好自身生产经营和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开足马力生产消毒液原料。截至目前,已累计向社会各界支援193吨次氯酸钠,以成本价向生产84消毒液的企业销售38吨次氯酸钠。”青海宜化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刘光喜说,疫情防控期间,在做好安全的前提下,企业坚持正常生产,一直没有停产,生产经营一直处于正常的情况。
坚守一线岗位各项生产稳定有序
不停产,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保障企业生产平稳运行的还有西钢集团的各个分厂。走进青海西钢矿冶科技有限公司的3号高炉主控室,一字排开的16台电脑映入眼帘,这里是控制高炉出铁的“战场”之一。操作台上,通过监控大屏幕,各司其职的工作人员正用鼠标“出铁”。
“操作工人要时刻紧盯工艺指标,根据各工艺参数随时调整,在指标可控范围内,确保稳定出炉,保证产量。”3号高炉炉长邓有东说,高炉冶炼是连续不间断作业,员工实施倒班制,确保高炉平稳运行。
另一边,在青海西钢新材料有限公司精品大棒线分厂,工人忙碌的身影和机器的轰鸣声构成一幅稳生产的和谐画卷。
在轧钢生产线上,各道工序无缝对接,工作人员全部戴口罩,在做好安全防控的前提下,有的争分夺秒地用天车调运钢坯,有的专注地操纵着机器准确运转。
“从1月份到现在,我们的生产计划基本是排满的。在这条生产线上有五百多名职工,员工99%到位。”精品大棒线分厂办公室主任李亚东告诉记者,为进一步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确保在岗职工身体健康,连日来,公司所属各单位精心制定疫情防控方案,严格落实测温机制,多措并举、联防联控,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把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到位,各项防控措施有序推进。
安全、平稳、不间断生产
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电解车间,整齐规范的生产现场繁忙有序,到处都是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工程车一辆接一辆在车间内外穿梭拉运生产原料。
“由于电解铝生产工艺的特点,公司始终保持24小时不间断生产。1月30日,公司在青海的基层以上管理人员全部返岗,紧盯疫情防控和安全生产开展工作。”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安全环保中心副经理祝可武说。
如何一手抓好疫情防控,一手抓好平稳生产?为了做好这道双选题,中国铝业青海分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设立了应急办公室;向职工普及疫情防护相关知识;公共场所针对性消毒;外来车辆和人员严格审批登记。此外,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严格遵守政府规定进行返岗审批,坚持“一切以保稳定”为主,做到生产过程“不发生安全环保事件,不给抗击疫情添乱”,实现了疫情期间安全、平稳、不间断生产。
“我们对生产很有信心,虽然我们不能冲在第一线救死扶伤,但我们抓好疫情防控、保生产、稳经济、坚守岗位就是最大的贡献。”祝可武说,复工复产积极性高涨的背后,体现了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他们坚信“只要接下来加快脚步,定能实现预期目标”。(范程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