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12月5日上午,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就呼和浩特市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
会上,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正式发布《公益诉讼白皮书》,这也是内蒙古自治区首部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白皮书。呼和浩特市人民检察院以白皮书的形式对2015年7月至2019年11月四年间的公益诉讼工作进行系统梳理,总结工作中的经验与不足,深入分析案件特点和突出问题。
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白皮书主要分为四部分,通篇以数据分析为主,介绍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在四年时间内公益诉讼的开展情况、办案效果,并立足于所办案件的分析,梳理检察机关在办理公益诉讼案件中存在的问题,就进一步加强公益保护、促进依法行政提出的建议。
据介绍,2015年7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全国部分检察机关开展为期两年的检察公益诉讼试点工作,使这项制度从顶层设计走向实践探索。公益诉讼工作开展四年来,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共摸排线索2014件,立案1653件,发出民事公告5件,并案发出诉前检察建议505件;提起公益诉讼31件,其中提起民事公益诉讼2件,占6.45%;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9件,占29.03%;提起行政公益诉讼20件,占64.52%。2019年10月23日,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检察院诉呼和浩特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怠于履职行政公益诉讼案,被写入最高人民检察院张军检察长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作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开展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情况的报告》,公益诉讼司法保护“青城模式”初见成效。
检察公益诉讼制度是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改革举措。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的《决定》中对“公益诉讼”作出新的明确的规定,是检察机关今后持续深入推进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根本遵循。(齐浩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