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来啦!水来啦!……”6月19日上午10时,乌江岸边和尚岩上大水池边,锣鼓喧天,百余名群众载歌载舞,激情欢呼:“我们有水喝了!”
在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下,在省、市、县各级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一条长达38公里的管渠犹如巨龙,从长丰水库穿山越岭,向桶井飞奔而来!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前,全省极贫乡——德江县桶井资源性缺水问题终于得到了根本性解决,2万余群众喝上幸福水!
困境:常年干旱缺水,望着乌江无水喝
“乌江水呀波连波,乌江两岸石窝窝,贫穷日子真难过,守着乌江缺水喝。”这是桶井曾经缺水的民谣。
一条乌江过境桶井27千米,2.7万多名群众错落分布在乌江两岸的石坡坡上。受乌江切割太深的影响,桶井历史以来资源性缺水现象特别严重,桶井人生产生活和人畜饮水难于上青天。“干三道,湿三道,稀泥搅拌再三道。”农民遇下雨天,赶着牛儿急急忙忙到田里,趁着望天水犁了八九次,可太阳出来不到3天,稻田就全部开裂,一年的辛苦照样打水漂。
水比黄金贵!同心社区群众,每天天不见亮就扛着水桶,急匆匆赶到全社区唯一的桶井塘水井排队挑水,每天吵吵嚷嚷,多数因为取不到水发生扯皮打架后,只得无奈地到垂直5000米以下的乌江河挑水。人多的人家,每天为保障人畜饮水,至少得花一个棒劳力,极大定程度上影响了劳动生产。
据桶井乡卫生原院长熊启江介绍,在他任院长期间,每月接待的患者中,超过一半的人都是因为饮水不卫生导致严重腹泻,不得不入院治疗。
“过去,桶井人把牛脚窝里的水,板上的天花水盛装起来,洗菜,洗脸,洗脚,洗衣服,喂牲口,进行多次重复利用,真是滴水如黄金啊。”玉竹村老人安正碧非常痛心地说,连人喝水都难保障,哪有水洗澡?卫生状况可想而知。
解放后,随着时代的进步,机械的发达,桶井人用上了水泵提灌,从乌江边上安装水泵和管道,把乌江水提起来,输送到各家各户,可是大部分住在山顶或半山的桶井人,需要二级甚至三级提灌,才能把水送到村里,成本太高。
“电费加维修管理费,一吨水得需要4-5元的水费,本身贫穷的桶井人,用着如此昂贵的水,生活负担雪上加霜。”同心社区张年荣老人回忆当初用水的艰难,心情还是那样沉重。
饮水有保障,成了桶井人民多年梦寐以求的期盼!
破题:抢抓机遇,奋力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2016年8月,桶井乡被定为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紧接着,省、市、县各级领导亲临桶井,各部门组建脱贫攻坚工作队,投身到这场输不起的脱贫攻坚大潮中来。
经过无数次的实地调研,大家找准了羁绊桶井发展的桎梏——资源性缺水是导致桶井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水成了桶井决战极贫首当其冲的任务!然而,桶井周边的稳坪、荆角、长堡等乡镇,因为地理位置低,均没有合适的水源点,德江县决策者们一度举步维艰。
德江县桶井极贫乡脱贫攻坚定点包干指挥部与德江县水务局、桶井乡党委、政府再次把解决桶井乡群众安全饮水作为重中之重,多次召开用水保障专题研讨会,多方征求群众意见,多渠道争取各方资源,大手笔策划,决定投入8500万余元资金,从距离38千米的以外的长丰乡水库引水入桶井。
路线测量,征地拆迁,管道放线,前期准备工作紧锣密鼓,一项承载2万多名群众的重大民生工程于2017年7月正式开工。
“脱贫攻坚是大事,虽然是饮水到桶井,但是想到桶井人用水的艰难,我们一定要积极支持,引水管道线路上的圈棚,我马上拆除。”居住在荆角乡角口村小尖山组村民罗贤军回忆起当时情景,对自己的决定倍感自豪。
“为了让桶井人民早日用上安全水,确保全乡如期脱贫出列,我们不管遇上什么困难,大家都千方百计想法克服,硬是没有耽误一天的进度。”德江县水务局负责人张羽初回忆起施工时候的艰难,看到哗哗流动的清泉,满满的自豪感挂在脸上。确实,在饮水管道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德江到桶井二级公路同时进行施工,公路线、水管网多处交叉重叠,给管道安装造成了诸多影响。但是,双方多次妥善协调,做到了两不误。
引水管道途径长丰乡、荆角乡、稳坪镇、桶井乡四个乡镇18个村,全长38千米,翻越崇山峻岭,进入桶井,犹如一条在山间游走的巨蟒。在荆角乡陡峭的鹰嘴岩,管道需要穿越2000多米长的隧道。为了缩短工期,施工队采取了两端凿进的办法,把隧道工期缩短了一半。出了隧道,就到了毛花顶山,管道从山顶直线下垂300米。由于悬崖峭壁,安装管道非常吃力。
“我们系上安全绳,从山顶吊下来,机械人力并用,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攻克了这个堡垒。”施工人员何力回忆起施工时候的情景,至今还是胆战心惊。
就这样,沿途群众积极支持配合,县水利、交通等部门及施工方紧密协作,克服多重困难,加班加点快速推进工程建设,终于日前竣工。自此,长期制约桶井乡的资源性缺水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据介绍,这项工程的完工,有效解决了千百年来桶井乡2.7万人缺水问题,将极大提升群众生存质量。同时,还保障了4000多亩耕地、3800多亩精品水果灌溉用水。
感恩:砥砺前行,奋斗新时代
“翻山越岭清泉来,饮水思源感党恩。”走进同心社区官坟组曹永红家,一副鲜红的对联引人注目。原来,听说今天要通自来水,60多岁的他昨夜兴奋得无法入眠,连夜书写了一副对联贴在自家大门上。
轻轻扭开水龙头开关,一股清泉哗哗流了出来。曹永红看着墙上崭新的热水器兴奋地说:“以后终于可以天天洗热水澡了!”眉飞色之间,幸福之情喜形于表,心中充满感激之情。
“党的惠民政策千般好,今后的幸福生活要自己努力创造!”正在玉竹山桃园整理灌溉管道的刘继权夫妇表示,将抓住脱贫攻坚机遇,认真管护好2000多亩果园,带动更多的群众快步奔小康。
民生工程暖民心。德江县委常委、桶井党委书记吴飞对未来信心满满。他说,水利命脉的打通,彻底解决了全乡人畜饮水难题,为生产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创造有利条件,对确保桶井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性意义。(杨旭 张著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