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对标中国传统名酒,助推西凤酒城建设,陕西凤翔县政协组成调研组和考察组,于3月中旬对凤翔县内白酒企业和西凤酒城建设进行调研,并于3月下旬至4月上旬,先后赴四川、贵州、山西、江苏四省五市,对五粮液、泸州老窖、茅台酒、汾酒、洋河酒业发展及酒城建设进行考察。考察组深入园区酒企,广泛座谈交流,所到之处,白酒产业发展之快、酒城建设规模之大、白酒文化魅力之巨,印象深刻,震撼强烈。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做法和特点
无论是和西凤酒同为中国“八大名酒”的五粮液,同为“四大名酒”的茅台酒、泸州老窖、汾酒,还是后来居上的洋河,五大白酒企业发展格局之大、境界之高,让考察组眼界大开,可谓“一瓶酒,引领一个园区,成就一座新城”。
一是扶持力度大。四省名酒企业所在地市、县(区)高度重视白酒产业发展,宜宾市出台《关于支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下发《金融支持白酒产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设立酒类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白酒企业品牌培育、市场开拓、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补助。泸州市出台《加快建成千亿白酒产业的意见》,制定《泸州市千亿白酒产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仁怀市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仁怀酱香酒产业发展的意见》。泸州市龙马潭区设立原酒基金,扶持中小酒企发展,解决融资难题。各市县均建立市、县区级领导和部门联系重点酒企制度,通过召开联席会、座谈会、协调会等形式,就园区建设、征地、规划、企业发展遇到的难题等,协商沟通,协调解决。宜宾市翠屏区、泸州市龙马潭区还专门设立酒管局,实行“管家制”,协助企业完善项目规划、审批、环评、安评、消防等手续办理,强力推进酒类项目建设。
二是品牌带动强。突出表现在经济贡献巨大,产业辐射强劲。五家酒企均为白酒“百亿俱乐部”成员。2018年,五粮液销售收入931亿元,利税323亿元;泸州老窖营业收入130.55亿元;茅台酒营业收入736.39亿元,利润352.04亿元;洋河营业收入241亿元,利润81.15亿元;汾酒集团酒类销售110亿元,利润23.45亿元。郎酒集团重点推出的小郎酒(100mL),年销售收入接近3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小郎酒,大品牌”。名酒名企带动了地方酒业集群发展,一批“小个子”成长为“小巨人”。宜宾市翠屏区有酒企36家,规模以上的10家;泸州龙马潭区有白酒企业70多家,规模以上的33家。茅台镇因酒而兴,有1280家酿酒作坊、2000余个白酒品牌,从业人员上万人。“中国白酒之都”洋河新区总面积200平方公里,人口21.8万,白酒酿造企业100多家。以白酒产业为主导的汾阳杏花村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35.8平方公里,入驻企业116家,其中酿造企业47家,白酒网上销售额近10亿元,从业人员突破2万人。
三是产城融合紧。酒城体量巨大,产业配套齐全,形成了“森林效应”。步入占地面积12平方公里的五粮液集团大门,脑海中固有的酒企被颠覆,这不是酒厂,是十里酒城,是宜宾市里的城中城,是一座大型生态公园。园区绿树成荫、风景如画,工业文明与园林艺术相互交融,酒城壮观和城市美丽交相辉映。被称为“中国酒谷”的泸州酒业集中发展区,位于泸州黄舣镇,规划1万亩,计划总投资150亿元,是中国第一个白酒加工配套产业集群、四川省培育成长型超100亿元特色产业园区。该区按照“以产兴城、以城聚产、产城联动、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把黄舣镇打造成酒文化特色小城镇,推动“酒·文、酒·旅、酒·城”融合发展,实现“一二三产联动、产城大融合”发展格局。茅台镇作为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以贵州茅台酒厂为依托,引导地方白酒企业集聚发展,目前镇域白酒企业近千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投资100亿元建设的中国汾酒城,是山西“黑转白”、加快转型发展的“一号工程”,占地5.5平方公里,100多座仿唐、宋、明、清的建筑气势恢宏,占地面积相当于两个平遥古城,建筑面积相当于10个故宫,绵延10公里的城墙可储酒20万吨,是集白酒、保健酒生产,酒文化旅游、酒类产品营销、仓储物流、包装彩印等相关产业于一体的综合体。
四是工业旅游佳。五大名酒企业,酒文化浓郁飘香。考察组与其说是参观企业,不如说是享受酒文化之旅。五粮液酒厂入选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国家级4A景区。泸州老窖1573窖池群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4A级景区。茅台酒厂投资1亿多元建设的中国酒文化城,占地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城内建有汉、唐、宋、元、明、清等七个展馆,对不同时代酒文化的展示淋漓尽致,古法白酒酿造工艺精美绝伦,故事、传说、记载、实景让人真切感受到酒之美秒、酒之神秘,油然而生购买和品尝欲望。汾阳市连年举办酒博会,邀请国内外名酒企业相聚杏花村,宣传交流,推介展示,并利用“中国厨师之乡”,形成“美酒、美食加旅游”的独特文化,杏花村、贾家庄正在争创5A级景区。洋河挖掘白酒传统文化,自2014年起,每年谷雨时节举办封藏大典、谷雨论坛、开窖节,邀请帝亚吉欧、保乐利加等世界名酒企业开坛论道,向世界展示中国白酒文化。洋河酒厂文化旅游区和双沟酒文化旅游区,均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白酒行业唯一拥有两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企业。
启示和建议
中国西凤酒城建设自省政府列入《陕西省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市县确定为战略重点以来,纵向看,县镇全力推进,编制规划、招引项目、完善设施、酒城建设开局良好。但横向看,西凤酒和四大名酒之茅台、泸州老窖、汾酒,及后来居上的五粮液、洋河等所在地酒城建设相比,差距仍然较大,突出表现在:酒城规模小、财税贡献小、市场占有小,产业带动弱,文化挖掘少。考察组建议,建设中国西凤酒城,市县应放眼传统名酒已经做大并且还在马不停蹄继续做大的大趋势,对照先进找差距,瞄准对手谋发展,咬紧标兵争一流,从思想到工作,从思路到措施,树立重回中国白酒第一方阵的全新目标,努力在区域率先发展、在行业追赶超越。
一、坚定品牌自信,凝聚各界共识
西凤酒是中华老字号,是陕西的名片、宝鸡的骄傲、凤翔人的乡愁。它诞生于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兴盛于唐宋,发展于明清,鼎盛于当代,延续着历史脉络,承载着中华文明,其文化积淀深厚,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复兴西凤名酒,做大西凤酒城,各级各界义不容辞,加快发展正逢其势,做大酒城恰逢其时。省上关注。在年初省政协委员联组座谈会上,西凤酒集团有关领导向省长刘国中、省委副书记贺荣、副省长方光华、省政协副主席祝列克及近百名省政协委员汇报西凤酒有关情况,三位领导当会回应指示,在省级层面引起反响。市上高度重视。去年到今年,副省长、市委书记徐启方逢会必讲“做大做强西凤酒”,对西凤酒城更是期望殷切;市长惠进才在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西凤酒城建设,要求“加快西凤酒城一期、柳林酒业技改等项目推进”。县上倾力支持。县委、县政府把西凤酒城建设列为“八件大事”之一,有关部门及柳林镇等对西凤酒及酒城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恢复西凤酒尊贵地位,期盼西凤酒城做大做强,已成为各级领导关注的重点,各界群众热议的焦点。市县各级要顺势而为,坚定自信,汇聚起做大西凤酒城的磅礴力量。
二、创新体制机制,助推酒城破茧
创新管理体制。建议尝试市级部分权限下放,突出县、镇两级政府作用。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凤翔县柳林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精神,进一步扩大柳林镇在收益分配、资源使用、社会管理、规划建设、项目投资、市场监管等方面的更多管理权限,保证酒城建设推进顺、畅、快。
加强组织协调。建议建立市县推进西凤酒城建设联席会议制度,搭建由市级领导牵头的专门班子,负责酒城规划、建设及政策制定实施,包括各方面资源的调配、协调,强化联动,同向发力;市县镇定期不定期研究“会诊”,列出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责成有关方面按期完成,全力推动酒城做大做强。
强化政策支持。建议市县制定出台支持西凤酒城建设、加快白酒产业发展的意见,集聚上下优势资源,共同提升酒城形象,打造酒业共赢链。县镇要继续强化协调保障,着力项目招引,完善基础配套,服务酒城建设。
三、产城融合发展,建好特色小镇
酒因天地生,天地托酒成。实现柳林镇与西凤酒城融合发展,是做大做强西凤酒城的必由之路。各级应以宽广的视野和胸怀,把柳林镇区作为西凤酒城来规划和建设。
坚持规划引领,推进多规融合。站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制高点,以开阔的眼界和胸襟,将《柳林镇城镇建设总体规划》《中国西凤酒城总体规划》与正在编制的柳林镇特色小镇概念性规划、西凤酒扩建三期规划、柳林酒业提质技改及工业旅游项目规划等有机融合,确定酒城发展定位、功能区划、产城融合、要素培植,充分发挥规划引领酒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实现城以酒名,酒以城兴。
加大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条。建议依托西凤酒品牌资源和区位优势,以白酒制造产业为基础,围绕整合凤香型白酒生产资源,扩大原酒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西凤酒及关联产业,向上延伸至酿酒原粮种植、现代农业观光、产品设计、包装和研发,向下延伸至贸易、展示、酒文化体验、消费和旅游,建设包括生产酿造、加工配套、物流配送、商贸服务、工业旅游等产业集群。
强化龙头引领,实现互利共赢。西凤集团要充分发挥酒城建设龙头带动作用,制定企业中长期发展目标和规划,注重品牌重塑,明确品牌定位,着眼品质提升,突出品类优化,集中资源、技术、力量打造核心品牌和超级单品。深度挖掘西凤酒文化,将凤酒文化与先秦文化、东坡文化、民俗文化等相结合,打造富有凤翔和西凤特色的旅游景区。保护和弘扬西凤酒酿造传统技艺,启动西凤酒传统酿造工艺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西凤集团应加强与县域民营白酒企业、酒城配套包材企业的业务合作,兑现订单承诺,实现互利共赢。县内各民营白酒企业要遵循市场规律,既携手合作又独立自主,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共同把凤翔的白酒产业守护好发展好。
建好柳林古镇,彰显酒城魅力。柳林镇酿酒历史源远流长,民国时期烧酒作坊30多家,有“开坛香十里,隔壁醉三家”之美誉。酒城、酒产业、酒文化塑造了柳林镇的特色。建议结合中国西凤酒城建设总体规划和特色小镇建设要求,按照“工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模式,重点做好“白酒产业、特色旅游、现代农业、城镇化”四项重点工作,打造集白酒酿造、观光旅游、文化展示、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白酒产业综合体,使柳林镇成为中国西凤酒城的最佳展示平台和形象窗口。结合实际,因地制宜,把乡村振兴战略与特色小镇建设结合起来,建立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加大土地流转,在酒城周边打造万亩酿酒原粮基地,实行“订单种植,保护价收购”,让周边群众共享西凤发展成果,助力脱贫攻坚和同步小康。
复兴民族品牌,壮大西凤酒城,形势催人,挑战逼人。各级各界应借势出击,着眼长远,立足当前,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共同擦亮享誉海内外的“陕西名片”,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供稿:凤翔县政协调研组)
(注:五粮液、泸州老窖、茅台、洋河、汾酒相关统计数据来自酒类专业财经媒体、中国经济新闻网及相关政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