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咱们企业待遇是越来越好了”“就是,这一元钱工作餐比吃酒席好,坐席有时吃不够,品种单一,馍也只有一种。咱工作餐5个热菜、4个凉菜荤素搭配花样多,面条有3种,光馍和小吃就有5到6种,任你自由选择”“咱老婆都把这样的饭菜做不出来”......西凤集团制酒车间冯师傅和王师傅边吃饭边聊天,满脸洋溢着满足感和幸福感。
据了解,西凤集团公司原来有三个职工灶,职工二食堂和东、西两个生产灶,西区生产灶建造年代已久,场地小,人员少,设施旧,仅能容纳数十人同时就餐,难以满足老厂区生产车间员工的就餐需求。东区生产灶面积虽相对大些,但也仅能容纳50人就餐。而东区又是制酒、成品生产的集中区,每天上班人数就达600余人,职工吃个饭要等1个多小时,而在生产任务紧张的季节,成品生产车间的午餐时间也仅有一个小时,多数职工只能叫外卖,等送到时热饭成了冷饭,员工的工作餐问题成为影响生产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西凤要做就做最好的,职工来到食堂想吃啥就吃啥,不实行种类限制。”企业领导师红勤的要求,让后勤管理中心既看到工作目标又感到一种压力。实行福利餐要满足全厂3000余名员工的工作就餐绝非易事,3000人3000张口,俗话说,众口难调。要得到多数职工的满意就必须缜密筹划,考虑全面。职能部门虽说前期考察了市区几个实行工作餐的企业,但总的来说,菜品略显单调。有的企业实行的是米饭和面食不能共享等,诚然,这也是从炊事人员的工作量和管理角度考虑的。为此,部门领导与食堂管理人员多次研究探讨,集思广益,一些可行性报告陆续提交。
通过与凤翔美能天然气公司沟通,铺设了专用管路,接通了洁净能源天然气。购置四连椅连体餐桌 280套,可满足1200人同时就餐;购置不锈钢餐盘 1700个,双层保温碗1500只;各类用品用具3000件;大型抽烟机4台。安装空调机6台,配置了消毒柜、消毒筷子机等;改造后的职工二食堂,面貌焕然一新,操作间、售饭台完全实现隔离,完全达到了《食品卫生法》对餐饮行业操作环境的规范标准要求。
就餐职工按照“多次少取、按需取用,人走盘光,节约粮食”的就餐要求,用完餐后,主动将餐盘碗筷归类放置到收残台,在收残台的一侧洗手池,食堂还准备了洗手液,毛巾等,可谓细心周到。当日就餐人数达3120人,食堂秩序井然,一派和谐热闹的喜庆景象。
4月8日,西凤集团公司董事长张正在后勤管理中心调研时强调“就餐员工众多,食品卫生、职工饮食健康至关重要,各部门必须严把食品安全关,今后我们要把职工食堂一元工作餐办得越来越好!”
为此,部门分管领导开创性的提出坚持“四化”严把“四关”的服务管理举措。“四化”即:把好食材质量关;落实入库检验关;做好制做加工关;保障饮食健康关。“四化”即:小吃多样化,品种时令化;营养搭配化;服务优质化。为了从源头上抓好食品安全,对食材采购实行了阳光招标,推行动态化考核管理,建立了分级验收的程序。
夏季来临之前,后勤管理中心就开始做好充分的准备。在食堂各个门口挂好防蝇的透明帘, 并在食堂周围绿化草坪、喷洒灭蝇药。为了保证食品不变质,坚持把好四道关, 一是采购关,尽量不采购熟食,若必须采购时,首先要检查、品尝是否完好;二是把好保管关,按照入库顺序,先入库先使用,变质原材料不准入库;三是把好制作关,腐烂的蔬菜不使用,变质的肉类不加工;发现有变质迹象,宁肯浪费也不能让职工食用。及时检查电冰柜、消毒柜,保证正常运转,发现问题,及时联系维修。坚持生熟食品分开存放, 按照岗位责任制,加强检查、监督,落实各项措施,保证让职工吃上放心饭、卫生饭、安全饭。(供稿人:韩宗宪 张志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