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西部大开发(记者张永军 通讯员 张言伟)吃,向来都是一项博大精深的文化,饮食男女,纵使习俗志趣阶层各有不同,但“民以食为天”,同为吃货的世界里,饮食可以不分民族、国界。
而今天我们要讲的,便是食色性也里面的食,以及食之情。
饮食文化里的家国情怀
流火七月的最后一天,宝鸡市丝绸之路国际庄园文化旅游度假项目向阳商业伴侣公园暨蟠龙新区重点项目举行集中开工仪式。此项目总投资33亿元,涉及文化、健康民生、基础设施、高端制造等产业,其中向阳商业伴侣公园由陕西向阳餐饮集团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
貌似这开工仪式与吃毫不沾边,别急这就为卿道来个中玄机。
开工的九个项目中,丝绸之路国际庄园文化旅游特色项目是为最大亮点,它将建设丝绸之路国际庄园、田园牧歌家庭农庄、秦川印象民宿、原来中国、890青年汇以及商业伴侣公园等子项目。
“一带一路”乃国家倡议,当各行各业纷纷投身其中时,如何让中国餐饮参与其中,并影响世界则是文化软着陆。于是乎,这便有了这“原来中国”。
构想者的初衷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创办“一带一路,原来中国”文旅餐饮项目,以此为纽带,打造精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饮食文化,发掘中国“原来”精美饮食,向世界人民展示和奉献中国美食。
向沿线国家和人民传播中华民族“和平友好、互利发展”的中国文化和古老文明,让中国饮食文化影响世界,让世界人民感受中国,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文明互鉴与美食共享。
食客们大都觉得这样的构想未免过于宏大,不过是关于吃的事,何以上升到家国情怀的地步?可吃的最高境界不正是一种情怀吗!
“原来中国”流行在这里
真正懂美食的人皆知,吃有十个境界:“果腹”“饕餮”“聚会”“宴请”“养生”“解馋”“觅食”“猎艳”“约会”“独酌”。从最基本的解决温饱,到胡吃海塞、讲究形式、排场,再到养生、寻找奇馆等,吃到最后,不过一个“品”字,吃什么俨然一家不再重要,而是一种心情,一种浅斟低酌、物我两忘的境界。
对于饮食文化的大道揣摩,张利平颇有造诣和见解。从事了近30年的服务行业,又天生酷爱餐饮事业,他这些年深耕于餐饮开发与研究上,是中国烹饪协会理事、国家级饭店评委、陕西省烹饪协会副会长,曾获得“中国餐饮最具影响力的企业家“的殊荣。
而上述的原来中国文旅餐饮项目正是在张利平带领下,由其所在的陕西向阳餐饮集团公司开发。要查看这一理念的落地实体,不得不提的就是坐落于西府石鼓山下的“原来宝鸡”旅游文化餐饮中心。
与“吃着火锅唱这歌”这一青年群体的流行风大为不同,原来宝鸡则站在传统文化秦腔元素的角度对餐饮进行融合开发。从文化、饮食、家具、演艺、装饰、民间工艺等方面全方位阐释了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宝鸡民俗风情、街景风貌及特色小吃,是宝鸡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与现代生活的融合地。
这里再现了宝鸡当年风情、融合西府传统文化,集餐饮、民俗、戏曲、建筑、装饰与文化于一身。既让年轻人可以领略“老宝鸡”的风情,也可以让老年人可以回味“老宝鸡”的过去,外地人可以感受宝鸡深厚的历史和民俗文化。
当不羁的90后开始捧着保温杯泡着红枣加枸杞的茶水时,殊不知“品着美食听秦腔”亦备受推崇,开始走上流行行列,原来宝鸡,原来流行始于这里。
畅想“原来”里的意境
“原来中国”计划究竟如何践行?它是否只是概念?要打造何种意境。
除了原来宝鸡的融合尝试,真正将餐饮小吃、旅游休闲、茶艺戏曲、文化集于一体第一家店,应该是原来华亭。它坐落于甘肃平凉华亭县,是将餐饮文化、建筑风格、地域民俗相结合的新型就餐场所。
门外青砖黛瓦、花窗粉墙、中庭坡屋,这是中国古建筑中的经典元素;门内戏曲悠悠、小调悦耳;弄堂穿插的小二忙坏了脚步,游走于宾客之间;中厅十一个档口,望着鸡汤馄饨热气氤氲、羊肉泡馍香飘四溢、西府扯面筋道酸香、特色烧烤惹人垂涎……
这样一副活色生香的市井街区画卷里,既有熙来攘往商贾云集的集市区即视感,又有久远的高宅府第市井生活重塑,徜徉其中,仿若穿越时空,华亭千百年来的兴衰荣辱民情风貌如一幅历史画卷徐徐映入眼帘。
这就是原来华亭所要传达的意境:对生活的重视和对怀旧的留念。
它打破了原有的为吃而吃的单一经营模式,突出以文化、旅游为主题,融当地戏曲,小调等趣味性演绎,营造出集吃、游、乐、听、观为一体的综合性餐饮氛围,外加沿袭唐代、明清时候的建筑风格,结合陇东南地区民居风俗特点,呈现出不一样的餐饮印象。
在张利平看来,这也就是原来中国将要给世界传递的饮食文化。在建筑风格上,注重悠久的历史传统与光辉的成就,在菜品上,弘扬民族文化,展示中国八大菜系,在文化上,传承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各民族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呈现出来,让中国饮食文化影响世界。
他们的想象中,是先期选定在中亚的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创办“原来中国”,随后在中亚其他国家首都陆续开办。待条件成熟后,再在东南亚、欧美等国开办。
原来中国,原来你在这里。原来,文化的价值还可以如此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