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位旅游专家代表齐聚西安 为陕西西安旅游建言

2018-07-20 15:17:37 来源:西安新闻网
  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陕西旅游也在追求更高的目标,以更开放的胸怀拥抱世界。19日下午,由陕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与西北旅游文化研究院联合举办的2018陕西(西安)国际旅游枢纽建设全球建言活动,在西安举行,场内外22名旅游专家代表热情为陕西建言。

  发挥西安地理优势打造国际旅游枢纽城市

  西安外国语大学旅游学院院长、陕西旅游研究院院长潘秋玲在发言中指出,要区分国际旅游目的地和国际旅游枢纽的区别,国际枢纽更强化集散与换乘的功能,要求综合交通网络发达。陕西、西安要继续强化目的地功能的同时,加大对旅游枢纽的建设;提升便利化水平,对过境、入境旅游形成了较好的集散与控制;发展商贸旅游,促进旅游购物的繁荣。

  “截至2017年底,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累计运营国际(地区)航点46个,客货运航线58条(其中客运航线54条、货运航线4条),通达国家24个,其中通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14个、城市26个。2018年,拟新开芝加哥、布拉格、冲绳、阿斯旺、河内、加德满都、奥克兰等16条客货运航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强表示,航空是陕西、西安建设旅游枢纽的首选,陕西应加快研究推进航空产业发展,用文化、旅游扩展新航线。

  提升西安城市形象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山大学旅游学院院长保继刚提出,提升城市功能地位是推动西安国际旅游枢纽建设的关键。西安在大力打造城市旅游核心要素,着力改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吸引力、扩大旅游容量、丰富旅游选择的同时,更应以陕西(西安)国际旅游枢纽建设为契机,对标国际发达城市,加强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城市配套功能,做好国际旅游枢纽的基础条件。

  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主任宋瑞建议,陕西应围绕“国际范、中国风、陕西味”进行系统研究、策划和推进。提升中心城市建设和环境营造的国际化程度;对现有产品更新换代,同时开发适合国际游客的新产品;旅游产品销售渠道更加多元和畅通;旅游营销实现政府+市场的有效对接;用世界语言,讲陕西故事;用外国人讲陕西故事;挖掘传统文化,借助现代表达。

  挖掘西安文化潜力让文物旅游深度融合

  著名文化学者、新丝路文化传播大使肖云儒通过视频的方式,就文化源脉、丝路起点与旅游中心相融互动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力图把“丝路起点”跟“文化源流”,这八个字落实为项目,而不仅仅是一种认识;二是把丝路起点跟文化源脉的优势,搭载上智能旅游的新平台。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荣誉秘书长弗朗西斯科·弗朗加利建言:陕西(西安)国际旅游枢纽建设应依托全省范围内的历史遗产,不断探寻文化旅游产品的多样化,延长游客的旅行期限和增加个体消费,并且避免在中国旅游高峰时造成景点拥堵现象,为游客提供更广泛的旅游产品,同时追求国内和国外游客的多样化和档次的提升。他建议,成立高水平的文化旅游国际中心,通过自身的开发以及相应地按照自己想要传递给外界的形象,使陕西成为国际旅游市场上的艺术、历史和文化的旅游目的地。(西安晚报记者 杨明 西安日报记者 张杨 见习记者 王江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