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大开发与做大做强陕西旅游业

2018-07-03 15:22:20 来源:西部决策网
  我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无疑地为陕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千方百计地做大做强陕西旅游业,对发展陕西的特色经济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一、西部大开发为陕西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陕西旅游业的发展一直受到陕西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因而发展较快。到1999年底,接待境外旅游者63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2.7亿美元;国内来陕游客达260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88亿元人民币;全年国际国内旅游总收入110.4亿人民币,比上年增长了17.4%,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6.7%。[1]然而,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将为陕西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新的机遇。

  西部大开发为陕西乃至西部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条件。这首先表现在党和国家高层决策层的战略部署上。无论在江总书记考察陕西,还是朱总理考察青海、宁夏时的重要讲话中,都明确指出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西部大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党中央、国务院今年年初召开的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上也体现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注意发展包括旅游业在内的特色经济的构想。西部人已经看到,西部地区的旅游资源在国内有相对优势,旅游连同信息产业、教育产业、住宅业一起将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我国新的经济增长点,旅游业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其次,中央出台的一些政策也将为陕西乃至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例如国家目前正在考虑四项优惠政策向西部地区倾斜。其中将引进外资的60%用于西部开发,这就为开发陕西的旅游资源创造了条件;另外,允许西部各省设立产业发展基金,这就会给旅游产业资金的设立,扩大旅游产业的融资能力铺平了道路。第三,陕西已下定决心,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千方百计做大旅游产业。继陕西省委、省政府作出关于深化旅游体制改革,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决定后,目前,十地市就如何发展本区域的旅游业做了全面部署,制定了相关措施,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前所未有。这预示陕西旅游业的发展将有新的突破。

  西部大开发将为陕西乃至西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更好的硬环境。首先,基础设施建设已列为西部大开发基础性工程,因而将获得数千亿的投资,所以,西部基础设施建设将有新的突破。未来10年内,陕西铁路建设的重点是:建成西安—安康、神木—延安铁路及宝鸡—兰州的铁路复线;开工建设西安—合肥铁路,争取建设太原—中卫、三原—平凉铁路。到2010年左右,形成“两纵六横两大枢纽”的网络布局。[2]公路建设的重点是把西安建设成为西北最大的路网中心,完善农村公路配套设施,提高公路的密度、等级和通达深度。在交通部最近规划的“四纵四横”8条国道主干线中,有3条经过陕西,加上1992年规划的全国“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中,也有3条路经陕西,在陕西的国道主干线总里程达3010公里。这6条主干线将构成陕西省公路网的第一层主骨架,其中除一条横贯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外,其余5条均以西安为交汇点向四周辐射,分别连接银川、兰州、成都、重庆、武汉、合肥、郑州、太原、包头等9大城市。在此基础上,陕西省又规划了总长度约3600公里的省内次干线系统。到2010年,这些公路全部建成后,全省地市所在地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和旅游区全部实现高速公路连接,实现“主线公路高速化,地县公路二级化,县乡公路黑色化,乡村公路硬面化”。民航重点完成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站二期改扩建工程,开工建设榆林机场,完成汉中、延安、安康机场的改扩建工程。通讯网的综合通讯能力、技术水平也将得到新的提升,这就给陕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交通通讯的支持。其次,西部大开发已将生态环境建设列为关键性工程。国家已经决定,要加大西部地区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力度,同时采取“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措施,由国家无偿向农民提供粮食和苗木,对陡坡耕地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还草。根据国家部署,各有关部委纷纷采取措施,仅林业部今后一段时间内就要投入1000亿,治理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水土流失和植树造林。根据国家部署,陕西山川秀美工程已经启动,重点是围绕陕北长城沿线风沙区和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建设高效的、以乔灌草相结合的防风固沙和水土保持林体系;加强渭北黄土高原沟壑区天然林保护和植树种草;加快关中平原绿化步伐,抓好农田林网、四旁植树、沿河护岸林、旅游景点和城市绿化工程建设;搞好秦巴山区天然林保护和封山育林建设;尽快实现全省林草茂密、山川秀美。[3]可以预言,随着山川秀美工程的实施,我省旅游景点和线路的生态环境必将有所改善,有利于吸引更多的游客来陕旅游。

  西部大开发从优化结构的角度为陕西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优化经济结构是西部大开发的核心。这就要求西部各省区扬长避短,发挥优势,着力发展各自的特色经济。近几年来,陕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逐步加大,1998年为543亿元,1999年为640亿元,2000年计划为730亿元,力争800亿元。就经济增长速度看,连续几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目前,陕西已决定以西部大开发为主线,安排改革和建设的各项工作,大力发展特色经济,经济实力将进一步增强。鉴于目前全国国际游客的流向已从传统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向以经济发达程度和资源优势有机结合所形成的实力为标准,因而陕西特色经济的发展,经济实力的增强,投资环境的逐步改善,必将导致来陕的商务旅游会逐年增加。

  国家已明确指出,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条件,这也为陕西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陕西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较多,科技、学术水平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西部大开发必将使陕西科技教育有一个更大的发展,陕西完全有能力承办各种区域性、国际性会议,吸引更多国内外经济、科技界人士来陕考察、旅游、修学。陕西的卫星测控中心、飞机城、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新技术园区等也必将为游客开辟新的旅游项目,为陕西旅游业的发展助一臂之力。在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西部对外开放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国外游客来陕旅游的可能性将进一步增加。现在,我国加入WTO的时间也日益临近。入世后,随着我国与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往来的密切,来华的商务客人将明显增加。这将直接促进商务旅游的发展。鉴于我国正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陕西作为西北的门户,因其能源、矿产和旅游资源丰富、工业基础较好,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科教综合实力居国内先进水平,必将引起境外客商的关注,因而发展商务旅游的机会会明显增多。这也给陕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福音。而目前陕西旅游业发展落后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区的重要原因是商务客人在旅游接待总人数中所占比例很低。进入WTO前,我国旅行社仅能在国外设立办事处,入世后,可以在国外建立旅行社,这将使国内旅行社自行组团的能力大大增强,这也给陕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福音。

  二、在西部大开发中把陕西建成全国一流的旅游胜地

  西部大开发给陕西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机遇。我们一定要紧紧地抓住机遇,把陕西建成全国一流的旅游胜地。为实现这一目标,其主要标志和途径为:

  1.    一流的旅游精品

  陕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也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千百年来,陕西人民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黄土文化,有13个朝代在西安建都。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极具魅力。资料显示,全省已发现各类文物点35700多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83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多个,出土文物百余万件。许多文物古迹属稀世珍宝,在国际上有很高的知名度。被推崇为中国之最的著名景点有:号称“天下第一陵”的中华民族始祖轩辕黄帝陵;最早统一中国的秦始皇的陵墓及“世界第八奇迹”秦兵马俑军阵;保存最完整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的陵墓;中国最早珍藏释迦牟尼指骨的佛教名刹法门寺;全国最古老的“石质图书馆”西安碑林;中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西安古城墙等。陕西不仅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地上地下遗存着极为珍贵的历史文物古迹,而且自然旅游资源也别具风采。众所周知,秦岭雄险,巴山锦绣,西岳华山“奇险天下”,太白山高耸入云,黄河壶口瀑布气势磅礴。这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陕西的旅游资源更趋完美,这就为把陕西建成我国一流的旅游胜地,创造了良好的资源条件。

  但是,资源并不等于可供人观赏的旅游商品,要把陕西建成一流的旅游胜地,必须对现有的高品位、影响大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开发,努力包装成一流精品,才能赢得市场。当然,开发旅游精品,必须在“特”字上大做文章,“模仿别人者死,别开生面者活”,确实是发展旅游的绝窍。因此,今后一段时间内,陕西一定要以古老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为主体资源,突出“古”的地方特色,大力加强人文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逐步向世界推出“周、秦、汉、唐”四大文化旅游区。自然景观的开发建设,要以秦岭和黄河、长江两大水系为依托,重点把太白山建成国家森林公园,使秦岭成为“东有华山,西有太白”享誉全国的旅游胜地。应该强调的是,在开发人文与自然旅游资源的同时,必须注意把历史文化和地方民俗民情结合起来,千方百计提高旅游观赏度和参与度。

  从理论上说,陕西欲开发一批能在国内外打响的一流名牌旅游产品,必须坚持以文物古迹开发为主体,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互补,观光产品与休闲度假产品互补的现代旅游产品,形成历史文化遗产观光游、自然风光游、民俗风情游、休闲娱乐游、现代都市文化游等五大旅游产品系列。同时大力开发生态农业观光、康复保健、商务、会议、修学、宗教等专项旅游,这样,陕西的旅游业才有可能在西部大开发中有新的突破。

  2.    一流的旅游服务

  要想把陕西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旅游胜地,除了必须拥有一流的旅游精品外,还必须提供一流的旅游服务。

  陕西的旅游服务设施现已明显改善。改革开放初期,陕西涉外宾馆仅有人民大厦及地处丈八沟的陕西宾馆两处,床位550张,高速公路、出租车数量为零。娱乐中心基本上是空白,然而今非昔比。以西安市为例,宾馆、大酒店、旅游涉外饭店瞩目皆是,2万张床位可供年均240万海外游客“睡觉”之需。饮食配套服务质地优良。西安至北京、上海、广州等60多个城市96条国内航线已相继开通,西安与香港、澳门及日本名古屋、广岛、冲绳、福冈、新泻和沙特阿拉拍吉达已实现直航;日均发送旅游客6万余人的西安火车站已成为中国特等客运段;西临、西宝及机场专线等高速公路已经建成,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形高等级公路的格局正逐步形成。[4]购物中心随处可见。一大批娱乐场所陆续兴建,未央湖游乐园、渭水园、唐乐宫、古都大剧院、地王夜总会等拔地而起,《仿唐乐舞》、《秦俑魂》等文艺节目的开发使国内外游客大饱眼福,一扫80年代初流传的“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局面。

  旅游服务在星级饭店、宾馆以及有实力的旅行社中,质量较好。无论是住宿、餐饮服务,旅行代理服务,还是导游与翻译服务、游览娱乐服务都有一定水准。员工训练有素,服务规范,语言谈吐温文尔雅,礼节礼仪落落大方,举止从容、服饰整齐、卫生习惯良好,敬业精神较强。

  当然,在旅游服务方面也并非完美无缺。例如西安不少宾馆存在设备老化、设计不够完善等问题。商务客人,尤其是欧美客人对硬件要求高,他们有时间就想在宾馆里游泳、健身。这就要求西安的宾馆应注意内部设施的改造,在硬件上下一些功夫。另外,陕西的旅游纪念品、工艺品质量较差,科技含量低;有些特色的产品,也不成气候。如果能够仿效南方城市,成立若干个针对景点的课题研究小组,以陕西深厚的历史文化为背景,研究和开发独具特色的秦俑、秦绣、五毒马夹、西周青铜器、耀州青瓷、书画碑帖等旅游商品,同时加以精心包装和宣传,对带动旅游商品的生产和销售,增加陕西旅游业收入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3.    一流的旅游环境

  优化旅游环境对于建设国内一流的旅游胜地至关紧要。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旅游环境对于游客确定旅游目的地的影响越来越大。旅游环境包括旅游景区的服务质量、经营方式、绿化美化、环境卫生、治安状况等。从陕西实际情况看,一些重点旅游景区的环境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在旅游景区内,一些人无证经营,乱设摊点,欺哄游客屡见不鲜;有些主管部门利欲熏心,随意增加收费项目,有些景区没有公共厕所,旅游垃圾得不到及时清理,人造景点粗制滥造,个别地方游客受气,乞讨现象屡禁不止,游客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这些问题不解决,怎么能吸引国内外游客源源不断地来陕观光并延长在陕的逗留时间呢?

  解决上述问题,营造一流的旅游环境,陕西也有条件,关键是省市有关领导极为重视。以省上为例,为优化治理环境,过去就采取了一些措施。去年,又加大力度,从6个方面大做文章。一是解决旅游景区乱设摊点的问题。对景区内商业网点规模失控、分布散乱等问题进行全面清理,逐一审查,该取缔的取缔,该保留的精心规划设计。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基础上,着眼于长远建设,使景区内的商店分布合理,规模上档次,避免重复设置内容相同的商业网点,力争使景区内的商店与景区(点)内容相一致,保护景区(点)原有的旅游文化氛围。二是解决乱收费问题。对旅游景区服务项目收费进行清理,所有景区未经物价、旅游部门同意,不得随意增加收费项目。该收费的项目经物价、旅游部门核定价格后严格执行明码标价制度,坚决取缔自行设立的“园中园”收费,严禁餐馆、饮食摊点向游客高价收费。三是解决无证经营问题。在旅游景区从事经营活动的单位和个人,要按规定严格办理有关手续。凡无证经营者,一律进行清理,对在旅游景区从事导游和讲解的人员应予特别注意。四是解决环境卫生问题。景区内凡没有公共厕所的,要立即着手修建,已有的公共厕所必须做到清洁卫生,具备条件的要有专人管理。景区应设置方便游客的垃圾箱。五是解决滥造景点的问题。对那些品位低、粗制滥造的人造景点要坚决予以清理,该关掉的坚决关掉,该整顿的要限期整顿,新建人造景点必须从严审批。六是解决好安全和治安问题。景区对设施、设备要定期做全面检查,消除隐患,确保游客人身安全。要加强景区治安队伍的建设,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景区创造良好的治安秩序,进而实现“服务管理规范,人员训练有素,环境优美清洁,治安状况良好”的环境目标,使陕西旅游业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出现在世人面前。

  4.    一流的旅游促销

  大产业需要大市场来支撑,要把陕西建成一流的旅游胜地,一定要有一流的旅游促销。因为陕西的旅游景点是具有世界竞争力的。但是,躺在现有旅游资源上等人家来是等不来的。要走出去,全方位向全世界宣传自己,推销自己,让更多的国外游客来陕旅游。当然,在开拓国际市场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国内市场的开拓。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旅游意识增强了,国内游客将成为陕西的主要客源。而人均收入比较高的地区和城市自然应列为我们国内市场开拓的首选目标,不断加大促销力度。

  为打好旅游促销这张王牌,必须首先强化促销意识。从陕西的实际情况看,促销对旅游产业的重要意义,在实践中还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因此,必须加强旅游理论的学习和宣传,使旅游主管部门的各级领导、旅游产业中的广大从业人员真正认识到旅游促销对做大做强陕西旅游业的极端重要性,以便用足够的精力投入到旅游促销中去。其次,在市场调研和市场细分的基础上,确定市场目标,加强促销活动的针对性,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要。在这方面,澳大利亚的经验值得借鉴。他们针对日本中老年推出“度假在澳大利亚”;针对未婚女青年推出“我是澳洲姑娘”;针对新婚夫妇又推出“新婚在澳大利亚”,这种有针对性的促销宣传,为澳大利亚争取了大批日本游客。再次,努力发挥多种促销方式的组合作用,力争取得最佳效益。据旅游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旅游促销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促销方式单一,效果不明显。为解决这一问题,除加强有针对性的促销活动外,还应在产品不同的生命周期,不同的竞争环境下,对广告、销售促进、人员推销及公关这四大促销工具灵活地加以组合运用。例如在知晓期,广告和公关有利于迅速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在成长期,除继续加强广告和公关的力度外,可启用人员推销工具。在成熟期,销售促进宜发挥主要作用。在衰退期,提醒式广告就可以了。上述主张对陕西旅游业选择最佳促销组合有一定参考作用。最后,广开门路,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加促销经费投入。除政府给以导向性的资金支持外,企业也应从每年的盈利中切出一块用于旅游促销,还可参照各国促销筹资惯例,本着取之于旅游、用之于旅游的原则,开征旅游税,交纳行业发展基金,从而使旅游促销投入获得新的资金来源。

  三、依托大西北,做大陕西旅游业

  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做大陕西旅游业为什么要依托大西北?

  第一,西北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板块,有着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早在西汉时期,张骞打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我国西北地区之间,西北与中亚西亚的经济、文化与政治交流。人们在交流之中,就领略了沿途各地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及风土人情。在近代,也有人把西北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寻求其经济发展的途径。新中国成立后,在行政区划上就有西北局的建制。西北五省区,不仅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就有交流和来往,旅游业的联系也日趋密切。目前,国内已有不少游客以西安为起点,沿丝绸之路旅游,领略高原的雄浑,大漠的苍茫,绿洲的旺盛生机及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

  第二,西北地区旅游资源拥有巨大潜力。有文献显示:西北地区有着丰富多采的旅游资源。这首先表现在西北地区地貌独特。地跨陕甘宁三省区的黄土高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复盖的高原;陕南、陇南秦巴山区有大量的喀斯特地貌分布,奇洞怪石,给风光秀丽的秦巴山水更添异彩;中国海拔最低的吐鲁番盆地,世界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中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都分布在西北地区。其次,闻名遐尔,名贯古今的自然景观。以雄险著称天下的西岳华山,古今闻名的壶口瀑布,中国国内最大的湖泊——青海湖,新疆的天池与火焰山,宁夏沙坡头、沙湖,甘肃的麦积山、鸣沙山、月牙泉,贯穿五省区的黄河风光都已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上著名旅游点。再次,人文旅游资源别具一格。陕西有“天然历史博物馆”之称,其旅游资源品位高,存量大。兵马俑的发掘轰动世界,号称“世界第八奇迹”;法门寺的佛指舍利享誉海内外。陕西、甘肃有丰富的三国文化,甘肃的敦煌、天水、永靖及陕西的彬县、耀县的石窟艺术,青海的塔尔寺、甘肃的拉卜楞寺藏传佛教圣地和宁夏的伊斯兰清真大寺,位于陕西、宁夏、新疆、青海境内的历史上已经湮没的大夏都城、西夏王朝、楼兰古国及闻名世界、贯穿西北五省区的丝绸古道等,这些都是极具西北特色的旅游资源。最后,民族风情浓郁。西部地区民族聚居,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风俗和生活习惯,汉族传统节日众所周知,然而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开斋节、藏族的香浪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等却给人另外一番情趣。维吾尔、哈萨克、藏族、蒙古族、回族、土族等少数民族能歌善舞的形象令人难以忘怀。

  西北地区的旅游资源,已经并将继续吸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从长远看,西北地区的旅游业完全有可能在西部大开发的推动下发展成为本地区的支柱产业之一。所以,依托大西北,做大陕西旅游业则是西部大开发中我们的必然选择。为实现这一目标,应通过什么途径?

  第一,加强西北五省区的联合和协作,共打“西北旅游”一张牌。西北五省区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有过或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为谋求共同发展的途径,五省区的高层决策者和一些部门已对联合与协作做了有益探索。在首先做好本身工作的基础上,陕西旅游业在开展联合协作上也应有所作为。可以成立西北旅游业联合开发协作组织,树立市场新理念,建立资源互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客源互送的运作机制。以精诚合作,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联合体的整体优势;可以制定西北旅游开发规划,就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开发重点、协作方式,实施步骤做出全面规划;可以共同举办旅游和促销活动,以便在国内外树立西北旅游的整体形象,吸引旅游者。

  鉴于西北地区的旅游资源,从东到西,基本上呈带状分布,形成一条横贯整个地区,跨度约3000公里,由各类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机组合而成的旅游带。而这一旅游带的主干,则是古丝绸之路。丝绸之路在海内外旅游市场上知名度很高,因而西北五省区应联合起来,下大力开发它,宣传它,包装出自己的旅游精品。

  围绕“丝绸之路”,如何挖掘旅游资源,做大旅游产业,中国社会科学院及甘肃社会科学院的专家先后做过有价值的研究。从研究成果看,近期可以大陆桥沿线为主轴,着重发展四大旅游区,即西安为中心的关陇旅游区;以兰州为中心的沿黄(河)旅游区;以嘉峪关为中心的河西旅游区,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北疆旅游区。中远期还可以发展大漠景观、古城遗址为主要内容的南疆旅游区和长江、黄河源头旅游区。除观光旅游外,还可因地制宜开发休闲度假、温泉疗养、沙疗疗养、民俗风情、考古探险等专项旅游;利用边境口岸,发展边境跨国旅游。旅游开发应突出西域风情、民族特色,提供吃、住、行、游、购、乐相配套的优质服务。同时,应积极开发地域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加旅游收入。

  第二,给以优惠政策,充分发挥陕西旅游业对西北地区的重要带动作用。在西北地区,陕西的旅游资源开发最早,旅游业已有相当规模,其接待的国外旅游者数量及旅游业的外汇收入在西北地区有绝对优势,已基本成为西北旅游集散地,处于“龙头”地位。因此,千方百计做大陕西旅游业,让龙头高高举起来,就有利于带动西北五省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发展陕西旅游业,关键在于自身的努力。同时,要疏通渠道,尽可能地争取国家对陕西旅游业的政策支持。

  首先,增辟西安直飞欧洲、北美的航线,赋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落地签证权。国际直航问题尽管喊了多年,规划也有新设想,但一直没有重大突破,致使西安无法发挥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昆明中转、过境地的作用,“一地游”客人也受到限制。旅游业内人士常说,改善旅游环境最重要的条件之一是交通方便,陕西地处内陆,发展国际旅游的关键在于航空,核心是增加国际航线。此话确实说到点子上。因此,要做大陕西旅游业,必须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增辟西安直飞欧洲、北美的航线,赋予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落地签证权,使之成为真正的国际航空港。其次,批准陕西发掘一座帝王陵。从历史上看,先后有13个朝代在陕建都,文物古迹荟萃,仅大型帝王陵墓就有72座,由于国家有关部门不准发掘的限制,至今没有一座帝王陵墓发掘利用。其理由主要是担心文物受到破坏。其实,现今的文物保护技术已大大提高,只要采取相应周密措施,可以确保安然无羌。因此,应批准陕西发掘一座帝王陵,例如乾陵、乔陵或阳陵。若此设想能付诸实施,必定能使来陕游客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再次,批准在西安设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目前,国家级度假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地区则了了无几。陕西作为旅游资源丰富和旅游发展较快的地区,国家宜考虑批准在西安设立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享受相应优惠政策,使西安与陕西的度假旅游有一个大的发展。这对于完善旅游产品,调整陕西旅游产业结构的好处显而易见。

  最后,在投融资政策上给予一定的倾斜。由于陕西是“旅游资源大省,经济小省,财政穷省”,因而旅游资源开发受到很大的资金制约。为扭转这一局面,国家在投融资上应给予一定的政策优惠。在有利于文物资源保护和所有权不受侵害的前提下,允许外商投资文物资源开发。为切实做到这一点,其开发项目可采取单项申报制度,经过国家文物部门批准后即可实施。同时,旅游服务应全面对外开放。欢迎国际上著名的旅游企业、管理公司来陕单独或共同经营包括旅行社及各种娱乐业在内的旅游服务业。由于陕西及西安已成为全国的旅游热点,有望成为西部地区旅游中心。因此,国家对陕西的重大旅游项目应给予支持,优先安排实施。可以预计,在国家的支持帮助下,只要牢牢地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像重视工业、农业一样重视旅游业,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陕西一定可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旅游胜地。

  [参考文献]

  [1]杨向端.丰收的陕西旅游业[N].西安旅游报,2000-02-18(4).

  [2]发展思路课题组.抓住西部开发机遇,实现陕西经济跨越式发展[J].理论前沿,1999(增刊).

  [3]山川秀美课题组.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再造山川秀美的陕西[J].理论前沿,1999(增刊).

  [4]王辉.旅游为西安带来了什么?[N].西安旅游报,2000-01-2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