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要争当“智力丝绸之路”建设排头兵

2018-06-19 15:14:56 来源:西部决策网
  2016年6月22日,习近平同志在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最高会议立法院发表演讲《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时,提出“四个丝路”思想,即:着力深化环保合作,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着力深化医疗卫生合作,携手打造“健康丝绸之路”;着力深化人才培养合作,携手打造“智力丝绸之路”;着力深化安保合作,携手打造“和平丝绸之路”。与丝路沿线国家携手打造“智力丝绸之路”,对于陕西高校发展来讲,是一个重大历史机遇。

  陕西是古代丝绸之路上名副其实的人才培养中心和智力交流中心。长安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丝绸之路兴于汉、盛于唐,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汉唐时期的长安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中心、国际教育交流中心和留学生培养中心。汉长安的太学曾招收东亚、中亚的留学生,唐长安的国子监中留学生更是众多。“留学生”一词就是起源于唐朝,意为遣唐使回国后使团中仍然留在中国学习的日本学生。毫无疑问,陕西自古就是国际人才培养和智力交流的中心,作为丝绸之路新起点,在“一带一路”“智力丝绸之路”建设中,陕西高校具有显著区位优势。

  陕西具备建设“智力丝绸之路”的资源禀赋。陕西省共有96所高等院校,其中985和211院校数量分别居全国第三和第四位,省内在校大学生达150余万人,高校和科研机构数量在国内居于领先位置。在2012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进入学科前十位的有41个,这为“智力丝绸之路”建设奠定了学科资源基础。

  陕西高校在“智力丝绸之路”建设上已经做了大量工作。西安交通大学在西咸新区建立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牵头成立“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西北大学成立了丝绸之路研究院、中亚学院,启动了“中吉千人培训计划”,为吉尔吉斯斯坦培养石油技术骨干,特别是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联合开展考古合作已产生重大国际影响;西安外国语大学已培养出上千名面对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专业人才。在“智力丝绸之路”建设上,陕西高校已经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在国内高校中居于领先地位。

  在“智力丝绸之路”建设上,陕西高校具备争做排头兵的基础和条件,可以开展三方面的工作:

  第一,打好“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这张牌,通过深入开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研究,以丝路历史认同,增进与沿线国家的共识。在陕西高校中,以西北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为代表的高校在周秦汉唐历史文化和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有着重大影响。在今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指出,“一带一路”倡议唤起了沿线国家的历史记忆,要“借鉴历史经验创新合作理念,让‘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各国共同发展”。围绕“丝绸之路历史文化”开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是陕西“智力丝绸之路”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第二,高擎国际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合作旗帜,发挥陕西高校国际考古优势,率领中国考古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文化遗产保护。习近平同志在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时,明确“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丝绸之路国际考古合作”成为中乌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在塔什干访问期间,习近平同志会见了包括来自西北大学王建新教授在内的15位在乌开展考古和文物保护工作的中国考古专家,在随后的上合组织峰会上,又提出“中方愿为各国开展古迹修复和考古合作提供支持”。历史文化遗产和国际考古合作,必将对推动沿线国家丝绸之路历史认同和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产生深远影响。在“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中,打造陕西“智力丝绸之路”特色和模式的优势。

  第三,务实建立陕西高校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合作新模式。在《携手共创丝绸之路新辉煌》的演讲中,习近平同志提出了“四点主张”:构建“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共创“一带一路”新型合作模式,打造“一带一路”多元合作平台,推进“一带一路”重点领域项目。这“四点主张”也是陕西高校开展“智力丝绸之路”建设的指导思想。目前,“双一流”建设正处于进行时,陕西高校具有优势的41个学科,可以与沿线国家建立“智力丝绸之路”合作网络,构建“智力丝绸之路”新机制,搭建“智力丝绸之路”新平台,推动“智力丝绸之路”项目合作,以期产生“丝绸之路创新智力成果”,争当“智力丝绸之路”建设排头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