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策网——西部大开发讯(艾米杰)4月12日上午10时,陕西省举办"加强文化建设彰显文化自信"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陕西省文物局新闻发言人、副局长周魁英出席,介绍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中共陕西省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副主任安广文主持。
据了解,陕西是文物资源大省,全省共有各类文物点49058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3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3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51处,总量位居全国前列;全省共有国有文物收藏保管机构522家、博物馆281座,馆藏文物总计774万件,数量居全国第二位。
周魁英介绍,陕西围绕文物重点工作和考古发掘工作,努力彰显文化遗产资源的丰富内涵,创新大遗址保护理念和模式。启动陕西省文化遗址公园建设,确定首批陕西省文化遗址公园25处;编制完成《扶贫攻坚"十三五"文物专项实施规划》,规划在全国也是第一家。选定贫困地区文物扶贫点137处,汉阴县凤堰梯田移民生态博物馆荣获陕西省委宣传部宣传文化工作"创新奖"。组织陕西省考古机构在中亚多国开展的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取得丰硕成果,扩大了陕西文物工作在"丝路"沿线国家中的影响力。
陕西省以习近平总书记"一个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学校"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推动博物馆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构建完备的博物馆体系,增强社会教育功能。西安碑林博物馆文化项目、陕西考古博物馆和秦陵铜车马博物馆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确定25家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和12家社区博物馆挂牌向社会公布;每年博物馆举办教育活动1800余场次、各类展览600多个,年平均接待观众3600余万人次,在满足群众对美好文化生活向往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成立全国首家"博物馆教育联盟"和陕西青年文博志愿者联合会,与西安市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行博物馆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启动"首届陕西历史文化动漫游戏大赛";组织编写《陕西历史文化遗产读本》系列读本,向全省8122所中小学10.2万个班级赠送文化遗产类丛书28.4万册,博物馆教育在各级学校得到普遍开展。
周魁英表示,陕西积极践行文明交流互鉴,打造文物精品展览,拓展与"一带一路"和"丝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三年来共举办出国(境)文物展览18个、入境展览13个,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地举办的文物展掀起中国文化热。配合"一带一路"高峰论坛在国家大剧院推出"陕西古代乐舞文物特展";配合阿斯塔纳世博会在哈萨克斯坦国家博物馆主办的"中国秦始皇兵马俑文物展"是陕西省文物首次在中亚展出。加强与港澳台文物交流,强化历史认同、民族认同、文化认同的基因纽带。2017年,庆祝香港回归20周年在香港分别推出"陕西珍藏中国古代金银器展"和"世界遗产丝绸之路展",首次以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世界遗产"丝绸之路"为主题,展出3国37家文博单位220件组精美文物,首次以中国牵头联合别的国家在香港举办文物展,在世界上是首次,在我国也是首次。与香港弘立书院"共建中国历史文化教育基地"开展游学体验活动,香港学生在陕西文博单位实习项目写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施政报告,第四届"台湾历史教师中华文化研习营"活动被国台办列为重点项目,陕西历史文化倍受港澳台同胞关注。
周魁英说,今后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重要讲话精神,担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者、传播者和推广者责任,肩负起增强公众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命,充分利用好陕西丰富的文物资源,为广泛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文化产品,讲好陕西故事,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